行走在喧嚣历史中的寂寞灵魂

2014-11-18 09:08李小娜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抒情学子现代性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成书的缘由在于王德威先生2006年秋应邀到北京大学短期授课,本书则根据先生主讲的八堂课内容整理而成。

八堂课主要指六次演讲和两次座谈,内容围绕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主题进行阐述,每节内容着成一章,从启蒙中的抒情传统到沈从文的三次启悟,从红色抒情到礼乐方案,从民族戏文到诗人之死,辅以想象中国的方法和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将文学理论与文人现代性观照在历史和当下文学热点的交汇处,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韵,书中朴实近人的演说语言并未经过过多严谨的修整加工,因此读来酣畅淋漓,如观纸上演义,亲切感和接纳感十足。

其实,早于三联书店于2010年9月出版此书之前,以传统抒情为旨的著作成果便已经累累。比如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出版的,柯庆明、萧驰主編的《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一书,从传统文士的内心世界出发建构出内敛的生命形态与孤绝的生命境界,解读烽火荣光下的文人情怀;再如学者季广茂的《异样的天空:抒情理论与文学传统》一书,通讲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交汇延展即为一段“有情”的历史,不苛不慢,从古代的遐想耽溺、近代的西方浪漫主义、现代的“五四”前后时期思考到当代的文学情趣,都有力地表达出兴与怨、情与物的“传统”抒情。

那么,王德威的《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书,则是开启了注疏的新模式和思想启蒙的独到感受。它并非一部简单的课堂内容的糅杂,而是诸多学者及新生代大学生思想碰撞的结晶,鲜活的理论消解与尘封的历史记忆在传统裂变和融摄中的生长与衍异,重塑了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意义的版图,意义深远。

该书从传统抒情的导论、沈从文的三次启悟、红色抒情:从瞿秋白到陈映真、抒情主义与礼乐方案、江行初雪·游园惊梦·遍地风流、诗人之死、想象中国的方法、海外汉学的视野等八个方面系统讲述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从“五四”主要作家论述到胡兰成、江文也、白先勇等海外文学作家,重新审视 “抒情传统”,不囿于成见,试图厘析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渊源与肌理。

本书中,抒情传统是从审美、文化实践、历史观照、政治意识等角度交汇的抒情,不限于世俗的情爱畅意,而是通过一种新的情感结构思考一个世纪中国文化人追求现代性的成绩和不足。

其实,书中每个作家的选择都意味着作者深思熟虑后的情感升华和无数资料搜集的精华积累。这些历史或现实中的人物也不时地提醒我们,革命中国里的文学与传统抒情彼此对应、对立、对抗。这种传统抒情是文学现实主义者反映当下格局、批判历史的透明工具,作家们则借着精致的文字形式,为尘埃的历史塑造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正因为他们的孜孜努力,以及在喧嚣闹市中对文学的隐忍研习让我们知晓黯然不彰的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一直都存在,找到观察中国现代性的新角度,并勘得美学和伦理的秩序,这是他们对于文学最大的贡献,也是这本书给予读者的最大收获。

当然,不得不提及的是,《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两次讲谈部分援引了发言教授及其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的讨论,在主讲人王德威先生、参与讨论的教授和学子以及三联书店的共同努力下,这本书给大众更易接触文学的机会。当然,作为读者会因书中严谨的学术理论定义而佩服作者的学术修养,会因作者笔下的历史文人的传奇际遇与文学成就而心生一个时代的感慨,翻阅学子与大师的提问回答篇,会因此感受到燕园以及所有致力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学子们孜孜不倦的求学经领,自始至终,都如身处烽火岁月的笔下文人般,热血沸腾。

王德威先生在前言中致谢了太多人,刘东教授、吴晓东教授和许子东教授的陈词力度俨然将平实的讲座造化成一个“众声喧哗”的场合,同时也对负责记录讲课和座谈的十七位同学提出由衷的感谢。

2006年的10月25日到2006年的11月11日,在暮秋燕园的八场讲座,是一个学者对于传统抒情和中国现代性的通透思索,当初慷慨陈词激昂探讨的教授们在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潜心探索,负责记录的十七位燕园学子现在也均已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他们有的忠于对文学的热爱一直从事着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工作,如2006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二年级的林分份、2006年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博士后鲍国华、而当时读中文系本科的黄湘金后以自己的博士论文《清末民初小说内外的女学生》获得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篇论文中亦多次提及抒情传统的新解;作为古代文学硕士二年级的陆胤也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以博士后的身份现一直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工作。然而,有更多的人因为毕业后的种种因素有了自己重新的选择,不管所走的路是否与文学有关,但他们对于文学发展的关注都不会比那些从事文学研究人的关注少。

书中的王国维、沈从文、胡兰成、陈映真等人物均已经埋没在历史的红尘中,历史选择了他们,让他们在一个时代里完成对文学的信仰以及书写,推动了中国文学从古至今因为抒情传统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宿命感。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出版之后被更多人了解,作者涵括从沈从文等20世纪初即已名扬天下的文学巨匠,直至在海外文学研究领域方始崭露头角的学界新秀,体现一个时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发展的演进路向。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八堂课讲解,也是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尽心尽善地完成一部著作,这些文字就不会因岁月走得太快而被淹没在出版的风沙中,相反会以丰碑般的启迪映像留给后来者更多的感受,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对“抒情传统”的重新叩问,是我们对中国文学何所来、何所去的反省,也是对“有情”历史的召唤。这种叩问和召唤也呼应了当下学子对于文学抒情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性传承。

一书意义传达至此,即便引不出光洁之玉,以它的分量之重、观念之新、思路清晰也会在文学平台中占据一席之地,以期对一个时代,和诸多作家作品的纪念。

作者简介:李小娜(1987- ),女,河北廊坊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抒情学子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春 日
杏林组曲·学子赋
浅空间的现代性
会抒情的灰绿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简论抒情体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