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自组织视域下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的持续提升

2014-11-18 20:11李新瑾周胜林付康康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方向

李新瑾 周胜林 付康康

【摘 要】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非官方群众性组织。大学生立足高校自组织在方向性的自我教育、规范化的自我管理、多元化的自我服务和灵活性的自我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实现对自身能力、知识和素养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校学生自组织;全面发展;方向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化,学分制和第二课堂教学正在逐渐弱化学院、专业、班级官方性组织在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角色。同时,大学生基于自愿性、合作性、自治性的原则建立起包容着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自组织,以顺应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大势。所谓高校学生自组织,是指大学生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具备一定规模、拥有组织章程和组织框架的非官方学生组织。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对在校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引导力,并在提升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学生自治组织中,大学生乐于沟通、有序协作,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能达成群体共识并迅速传播。同时,在微观的群体组织中,大学之间极具包容性、理解性地尊重彼此个性、学习彼此特长、模仿彼此素养。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新组织的高校学生自组织有着组织松散、管理自治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团组织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自组织的发展现状、产生原因、组织特征、活动规律、社会影响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正因为面临诸多困惑,高校学团主管部门和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充分认可和利用高校学生自组织在组织青年学生、团结青年学生、教育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的优势,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大学生自组织提升大学生自我群体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大学生自组织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加强大学生群体素养的提升;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新形势下依托学生自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和开展实践活动新途径、新办法。

一、高校学生自组织中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成果。能力是人对知识的内化、运用、创新的水平和程度。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大学生参加学生自组织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科学把握知识、能力与素质在学生自组织中的落脚点是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持续提升的起点,也是大学生自组织建设发展的关键。

(一)自组织方向性的自我教育

方向比努力重要。为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理论水平,强化自我群体组织思想引领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立足本土化和国际化视野,结合思想教育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建立起了追梦人励志协会、行政技能开发协会、民生学社、《大学之道》编委会、劳关研学社、农村基层治理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会和新儒商协会等大学生自组织。这些大学生自组织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也契合高校的德育的主要任务。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在自组织中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值得肯定和支持。调查研究也表明:方向性自我教育的大学生自组织面向大学生实现实际,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自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提升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追求真﹑善﹑美之中提升了自我品德素养。

(二)自组织规范化的自我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学生自组织随组织松散但其管理也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在大学校园里,学团组织和教学单位依托的学生组织往往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些官方性的学生组织充满了自上而下“管”的刚性气息。为了有所弥补和提升,大学生相得益彰地成了一些自下而上“理”的柔性团体,以更全面地对学习目标、思想动态、心理咨询和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在大学校园里,自我管理的概念往往狭隘性的转化为大学生日常事务的自我管理。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协会、留学生交流协会、每周经济论坛、海天调研协会、企业管理协会、法律知识协会、工程管理协会、雷雨话剧社等学生自组织表现出专业化和技术性业务管理范围的原因所在。在这些相对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以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理念之中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大学自组织在个人灵活性的协作和团队创造性的凝聚之中,以自我提升和自我激励为核心实现了工作能力和实践素质的跨越式提升。

(三)自组织多元化的自我服务

尽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强,在成长中也必然地将个人成长、学校进步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基于发现自我奉献他人的心理动机,大学生秉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本理念,充分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为他人、学校和社会的飞发展贡献力量、创造福利。自我服务在心理意识上更多的源于大学生对“超我”的持续追求,大学生相信在相当学识的支撑之下,依靠自我能力能够“自给自足、自供自需”满足自我、他人、乃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道精神之中展现青春朝气、散发青春活力、传递青春能量。在冲浪口才协会、DIY俱乐部、集邮协会、飞扬卡耐基协会、公寓爱洁协会、网络爱好者协会、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大学生自组织中,大学生所奉献出的服务往往是志愿和无偿的,但在与人便利之中大学生也获得了一定的存在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大学生在个体自我成长中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必然。

(四)自组织灵活性的自我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大学生在学期间应着重培养的素质。高校也矢志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等项目培育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大学生以过硬的专业为基础,基于研究兴趣和共同爱好组织成专业性研究和实践性创新的自组织展示自我创新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在广泛参与学科类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之中,ACM技术协会、开源软件俱乐部、企业管理协会、物流协会、电子商务协会、金融协会、数学建模、IE协会等学生自组织的蓬勃了起来。学术科技类的学生自组织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引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开展专业学习、勇攀科技高峰。同时,在创业成为青春中国梦的感召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学习KAB、SYB课程,依托大学生创业园、KAB创业俱乐部、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自组织投身于创业洪流之中,将专业文化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endprint

二、高校学生自组织自我建构的趋势方向

高校学生自组织是共同兴趣、共同愿景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交往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通过自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对自组织产生了一种基于文化认同的组织依恋。这种依恋引导大学生寻找到现实世界的存在感,也润色了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归属感。然而,高校大学生自组织如何更好地在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的提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建立高校自组织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何更好地组织、团结、服务更多的大学生仍有待深入解析与探究。

在人文精神的视域下,高校学生自组织是大学生为满足不同的人性需要而成立的,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高校学团组织工作应着重研究学生自组织中大学生对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的解读。同时,坚持人性回归的必然性,肯定大学生以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生态人的角色和身份在自组织中承担的责任。高校学生自组织的往往也会坚持理想主义,克服困难去实现组织成员基于共同愿景的目标去寻找组织责任和个人兴趣的幸福感,而这种目标渐进性地满意状态正是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自我完善的表征。

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启示下,高校学团组织应从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化的视野出发,整体性地对官方性的学生组织和非官方的自组织进行逻辑层次上的规划和部署。仅仅从高校学生自组织独立发展的视角,解读其存在的辩证意义和规范其发展的方向路径是不科学的。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学生自组织的建设发展放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整体网络之中综合考量,定义、拓展、运用、创新高校学生自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进而,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建设高校组织自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并对其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引导,以此为大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的持续提升提供更多地支持。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R].中青联发[2005]5号,2005.

[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2004.

[3] 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14-17.

基金项目:201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少年专项(项目编号:13CQSZ01);山东工商学院2011年社团课题大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ST156);山东工商学院2013年青年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工商学院共青团工作研究专项。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