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及其成因调查分析

2014-11-18 11:59宋宁宁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政策旅游经济

宋宁宁

【摘 要】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农民世世代代与土地相依,对土地的态度包含了很多的感情,甚至成为一种信仰,而土地的固定性又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安全感,而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将眼光集中在土地制度上,多从国家和政府的立场出发,自上而下的俯视问题,较少从农民和农村的立场出发,这就难以直接接触到农民的心理。

【关键词】土地意识;政策;经济;旅游

一、关于土地意识

土地问题是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农民对土地的意识更是影响农户开展土地利用、保护土地的最本质因素,因而分析农民的土地意识能更好的识别因意识而导致行为差异的农户的土地利用率。那么,农民土地意识具体包括什么呢?

(一)土地依赖意识

“土地依赖意识是指农户特有的对土地资源存在与利用的主观认识或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农户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信任与过分依赖心理”,也可以说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千百年的传统,农民通常会将耕地作为土地的首要用途,保证自己有条件在这片乡土上劳作,因此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很强。

(二)土地的耕种意识

农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兼顾到土地的各种用途,但耕地多被放在第一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民以食为天”,衣食是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农业用地得到满足后,剩余的土地才有可能有其他用途。土地的耕种意识直接影响着土地的利用率,因此在新时代应该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的培训,拓展农民的市场思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提高农民在耕种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土地的价值意识

农民的土地意识是中国千百年来农耕文化的真实反映,土地的价值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并左右农民的思想与行动。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进程务工,生存来源已不完全依托于土地了,但几千前来赋予土地的崇高价值,土地依然是农民心中不可取代的财产。

(四)土地的产权意识

土地的产权意识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归属问题认知情况。尽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依法享有承包经营使用的权利,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农户对农村土地的归属问题不太了解,全凭自己的想法来认定,经常有“自己的地当然是自己的”这一想法。对土地产权意识的认识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维权意识一越强,对土地的归属问题也更为明确。

“土地梦是中国农民最永远、最执着、最沉重的梦,是生存之梦”。土地不可移动性的根本属性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农民世世代代与土地相依,各种情感的产生也都与土地相交织,土地是农民的精神依托,因而土地意识是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利用率最关键、最本质的因素,研究农民的土地意识能映射农户对土地的利用状况,客观评价因意识不同而导致的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政策性原因

造成农民土地意识变化的原因,不能绕过政策的影响,即不同时代不同土地政策的颁布对农民的土地意识的变化有很大影响。所谓农村土地政策,“就是党和政府为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提出对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和调整农村土地关系的要求而制定的政策。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和社会因人们利用农村土地而产生的人地关系及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法定的结合形式”。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政策发生了几次变化:(1)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翻身做主人,踊跃出极大的积极性投入生产,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活资料,有利于新中国工业化的开展;(2)1953-1956年开展农业合作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自愿互利原则的,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农民通过参加合作社,生产资料由合作社统一购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热情;(3)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合作化的基础上扩大规模,集中劳动、按劳分配,压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分户经营,按劳分配“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生产力。而农业税的取消更是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城乡公平。

这些土地政策的变化对农民土地意识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前,我国的生产力较为低下,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的主要关注点是解决温饱问题,且我国的经济为计划经济,因此土地几乎成为农民唯一赖以生存的条件,因而他们此时可以说是将土地视为天一般的存在。

三、经济原因

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土地意识变化的最重要原因。农民最为理性的经济人,围绕土地种植作物和生产产品,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满足自家生计的需要,而追求利润则是他们的次要目标。因此,农民在选择土地的利用方式时除了考虑生计外则最大限度的考虑土地可以带来的利益,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以后,因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农民力求通过土地获得更大利益。在这之前,农民的温饱尚成问题,因此他们的关注点聚焦在解决温饱问题上。而在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由过去的工业剥削农业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农村会正在加速步入一个一个转型时期,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土地意识观念也与过去天差地别。

(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土地意识变化的影响

在比较封闭的地区,农民与外界交流困难,因而他们一方面对土地还有较强的依赖性,依然将土地视为生存之本;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土地利用方式得不到改善,对土地不免产生了一丝厌烦心理,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地区提供了足够的就业岗位,他们发现到外务工带来的收益远远多于在土地上劳作,因而更多的强壮年劳力选择成为农民工的一员,由此带来的便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他们没有能力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长久而之,大量的土地被空置,土地的利用率严重下降,难以发挥其价值,农民对土地的产权意识也不甚在意。而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当地的村委也有远见,较早的制定了该村的发展计划,是的农民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富裕了起来,如洪洞的梁村,便是洪洞新农村的代表。由于土地完全能够满足农民的利益,该村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大,几乎不愿意去外打工。因而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做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开发土地的价值其让农民只需依赖土地就能奔向小康,这样农民才能投入足够的热情,才会更加重视土地。

(二)旅游对农民土地意识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的都市化,也赋予了乡村土地新的经济价值。农民发展农家乐,种植绿色食品,大大提高产品的价格,农民只需依赖土地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大大增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使农民从过去的“抛荒”“卖地”转向“代耕”,甚至回归到传统的土地意识。

(三)城镇化的发展也对农民土地意识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很强,但是在面临外界侵占耕地时,譬如工业用地侵占农业用地,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征地、占地中只要有略高于甚至不低于自家种植土地的利益补偿时,便会选择妥协;而且地方政府既然是一个单独的利益主体,代表着国家而在农民面前有绝对话语权,土地所带来的收益不可能和工商业资本收益相比,如此一来,当地方政府的政治权利与工商业资本的经济强势一起入侵,再加上农民经济人的理性思考,耕地将为案板之鱼。这也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农民的土地意识也一直在变化,准确掌握农民的土地意识变化的方向及其变化的原因,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土地,制定正确农业方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骆虹莅,王成,王利平.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意识下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1).

[2] 俞敬忠.圆中国农民的“土地梦”[J].中国土地,2003.

[3] 朱嗣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策旅游经济
政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