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才云
【摘 要】腐败问题是老生常谈的社会疑难杂症,毫无疑问地说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对此深恶痛绝。鉴于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迥异,导致在反腐的模式上也难有迹可循。因此,就需要针对我国腐败现象有个更为深刻的把握,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抑制腐败的蔓延,直至消灭腐败。
【关键词】腐败;反腐;模式;蔓延
一、腐败问题的提出及其危害性
(一)腐败问题的提出。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腐败的危害性。第一,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秩序。公平公正的破坏在社会很多领域都有显现,这是与社会主流所倡导的和谐相悖的。第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的政策环境,而当下一些官员完全不顾及自身的身份,秉承着“下基层”的心态强行对一些企业的发展进行指导,扰乱了企业正常运转的轨迹。第三,形成了腐败的恶性循环。政府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头人,党政内部存在的腐败现象会误导社会整体的价值体系,形成扭曲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腐败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腐败风气又会进一步腐蚀官员的思想,形成了腐败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的公开化。腐败作为一种“损公肥私”或者“损人利己”的丑陋行为,是与法律、道德相违背的,按理来讲应该更加专注于隐蔽性,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就财政状况而言,我国财政拨款往往下拨的最低行政单位是县级部门,很多本该运用到基层建设的资金往往被公然截留,这种雁过拔毛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二)腐败的群体化。反腐遇到的最大瓶颈莫过于群体腐败,复杂的腐败牵扯关系直接导致了反腐进程的难度加大,而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度量的。
(三)基层腐败的普遍化。基层腐败的普遍化是我国目前又一大反腐难题。一些基层官员认为自己位卑权轻,自己的举动不会引起太大的风波,公然做起了“土皇帝”美梦,大肆敛财,肆无忌惮。
(四)腐败手段的多样化。如今的腐败手段令人膛目结舌,很多腐败官员往往身居幕后,通过其他途径去给自己谋利。有一些官员通过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去受贿,降低自己直接受贿的风险。更有甚者,空手套白狼,通过组建“家族工程”,去参加自己能够拍板的工程竞标,中标后再将工程外包,从中赚取高额利润。他们分工协作,竭力去豪夺社会的资产。
三、导致我国腐败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综合因素的影响。首先,事业的起航期。在很多官员在未涉政治前,找不到自己的归属,认识不到为官的职责所在,对于清水衙门嗤之以鼻,将自己向肥水丰厚的权力部门定位。这样的价值取向就为以后的贪污腐败埋下了伏笔。其次,事业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个人权力欲望达到了顶峰,由于个人心理的“投射效应”作祟,总是认为别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猜测自己的竞争者也在讨好上司。这样的心理导致其去大胆受贿,用受贿的钱物再去行贿,千方百计去迎合上司,希望能够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最后,事业的成熟阶段。眼看着自己的时代快结束了,有些官员会耐不住寂寞,苦思自己的为官意义,为什么不趁着自己拥有话语权阶段赚点“养老费”或者给自己的子女谋生计呢?而且对于退休官员还追责的腐败案例屈指可数,就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去贪污腐败。
(二)法律不完善,监督体制乏力。法律是制裁腐败最有效的利刃,我国目前的反腐第一大法《刑法》还不完善,与国际反腐交流甚少,只与世界上少数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给腐败分子有机可趁,助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就监督体系而言,由于我国腐败现象的群体化和腐败手段的多样化,原有的监督体制已经难以胜任反腐的重任。
(三)腐朽文化的侵蚀。古代的官僚思想纵横了我国封建王朝的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思想仍然是导致我国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些官员将自身的权力视为自身的特权,一种身份的象征,崇尚封建官僚文化中的“权为我所用,利为我所谋”,摒弃了“天下为公”的朴实思想。特别是现在的一些“裸官”,内心充满了“家天下”色彩的狭隘观念,将自己的亲人移居海外,同时运用自己的职权大肆圈钱,在海外置办物业,渴望能够在东窗事发前远走高飞。
四、如何抑制腐败现象的对策探讨
(一)审慎选拔、提升,推行责任终身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官员选拔时不能局限于知识文化成绩,更要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选取官员可以借助古代举孝廉的方式,多汲取民间的意见,审慎地进行官员的选拔。
(二)健全反腐法律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反腐不是独个国家所能承担的,必须进行全球化的合作。2005年我国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必须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国际反腐交流中学习更多的经验,健全自身的法律机制,铸造自己的反腐屏障。在监督官员作风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体制内的监督,要尽快落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然后在中央巡视组这一主干的带领下,鼓励社会各界参加到监督过程中去。
(三)引领市场而非“盈”领市场。首先,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平稳的环境,政府过分涉足市场只会画蛇添足,束缚市场的自身调节能力,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如果政府将过多的工作重心放置在市场中,一些官员会将官僚主义作风带到市场中,加剧腐败的蔓延。
(四)创新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的灵魂,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优秀的组织文化牵引组织成员积极向善,提高工作效率。公共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组织成员要有大公无私的服务精神,不能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组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要不断跟新和弘扬组织文化,积极开展服务型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任浩.公共组织行为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