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迪 王亚玺
摘 要 目的:探讨短程团体辅导促进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的效果。方法:同时对采用相等对匹配设计分组的14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辅导及不做处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差异,并在辅导后进行自我主观评价、团体活动反馈和开放性团体效果的评估。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其主观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明显增加,对照组被试则无显著变化。结论:针对性强、团体气氛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感受具有实效性和普适性。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主观社会支持 短程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留守儿童”是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下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其他监护人的农村儿童。一些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和情绪失调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焦虑或偏执的倾向。
在本研究中,把社会支持定义为个体能感受到、察觉或接受的来自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对其的关心或协助,可以分为主观支持(又称领悟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实际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是个体在面临压力时接受的实际帮助行为;主观支持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信念以及期望和评价。很多研究者相信,相比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更有实在意义。因为主观情感体验虽然不是客观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是影响人们行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内容设计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根据留守儿童特点,以“提高社会支持领悟力,促进学生积极成长”为目标,设计“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团体辅导”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为使儿童今后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换位思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为其适应社会打基础;(2)引导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提升他们对家人、监护人及朋友等的信念,提高主观社会支持的领悟水平。在操作技巧上,以团体动力、人际沟通理论、合理情绪法和认知疗法为理论依据,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短程团体心理辅导,矫正社会支持感低的儿童对社会支持信息的解释及领悟,改变他们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和信念,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度,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河南新乡某县抽取4所乡(镇)、村小学共615名小学生高年级(五六年级)农村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删除数据不全和奇异数据后有效问卷为507份,其中留守儿童294名,非留守儿童213名,男生314名,女生193 名,年龄范围11~13岁(12.09?.79)。
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施测,把主观社会支持总分分为三组:高分组(前27%)、中分组(中间46%)和低分组(后27%),以主观社会支持总分、性别、年龄为指标,采用相等对匹配设计模式进行配对,筛选出14对主观社会支持水平相当、年级与性别相同的留守儿童作为本实验被试,实验组、对照组各14人,7名男生7名女生。
2.2 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本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该问卷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具有较高信度(0.89-0.94)。本研究根据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改动了一些条目内容,修改为11个条目。修改后的量表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4。
(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此量表共12个条目,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可以用于测定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朋友或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因素分析后可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
(3)自编问卷。用来了解被试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资料,留守类型、托养方式和留守态度等留守情况,以及父母情况、重要他人等家庭环境。
2.3 实施过程
本研究一共分两部分进行。首先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四所小学两个年级的学生的社会支持及人口学变量、留守状况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为以后学校培养学生,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步进行准实验研究,用相等对匹配设计模式把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进行不施加任何干预,结束后分别对其实施前测、后测。通过统计分析探讨短程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的影响。
实验过程:实验组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每次90分钟,前两周每周两次,后两周每周一次;对照组只进行日常教学。团体辅导整体结束后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学生实施后测,记录其主观社会支持水平,对比两组前测、后测差异。每次辅导课结束时让实验组成员填写单元回馈表,了解他们对团体辅导的评价。整体辅导课程结束后填写总回馈表,了解成员在团体活动中的收获和评价。
3 结果分析
3.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差异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3),而在整体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及利用度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留守儿童的主观支持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整体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及其利用度虽低于非留守儿童,但并不显著。
3.2 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主观社会支持的影响
表1为实验组、对照组的被试主观社会支持前、后测得分及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被试的主观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在团体辅导前后明显增加,对照组被试则无显著变化。两种不同的实验处理使两组在主观社会支持总分、朋友支持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在其他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家庭支持维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
4 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父母是小学留守儿童的重要支持来源,由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亲子分离,失去了部分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其社会支持水平会低于非留守儿童。另外,长期分离可能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内向、退缩,或者好动富有攻击性,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信任感低,所以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获得与利用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家庭里其他监护人的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缺乏父母支持造成的影响,研究中留守儿童的整体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及利用度并没有显著降低。
对团体活动过程进行评估和质性分析表明,在团体活动中团员的投入度较高,每次团体主题也符合团员的需要,整个团体的气氛较为轻松,团体信任与坦诚的氛围逐次增加,使团员可以畅所欲言、有所收获。团体方案设计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杨筱筠,李萍,于云辉,盖旭红,苏静静,孙振宝.自尊团体辅导在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论坛,2008(2).
[2] 邢静南.短程团体辅导对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职业圈,2007(22).
[3] 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团体辅导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10).
[4] 冯怡,徐东娥,丁钰.护理人员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5).
[5] 鄢呈玥,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
[6] 关一航.通过团体辅导对在押罪犯抑郁症进行心理矫治[J].理论界,2005(12).
[7] 彭贤,姜晓芳,张凤华.两性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6).
[8] 陶传谱.贫困大学新生SCL-90和EPQ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6).
[9] 孔德生,张静.贫困大学生人格类型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1).
[10] 辛勇.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0).
[11] 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06.14(2):132-135.
[12] 全宏艳,龙芬,洪冬美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0-152.
[13] 张琪.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J].新西部,2010(5).
[14] 帅晓玲.重庆市巫溪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4).
[15] 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