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占杰
摘 要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贵州省松桃苗族农村地区的儿童由祖辈、亲朋或父母中的一方监护,这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同时把教育的重任更多地推给了学校。而这里的学校教育因沿袭着全国升学教育的办学模式,教育内容、方法等与苗族儿童的生活相脱节,无助于他们获得在本土社会生存中所需的知识,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其生长的环境及孕育其中的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对儿童的教育影响,以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 苗族 传统文化 古歌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1 松桃苗族地区儿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1.1 家庭教育
选择松桃苗族自治县作为田野调查点,是因为这里苗族人口比重大,苗族文化相对保存良好。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湘、黔、渝两省一市结合部。全县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其中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本文以松桃苗族自治县的黄板乡为考察点,对其下辖的当摆、大寨、卡罗和纳冲四个苗族村寨进行调查。
黄板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北部,东北部与松桃县长兴镇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交界,南连蓼皋镇。这里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旱地多,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和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茶叶和中药材等。黄板乡下辖28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此次调查对象共有152名儿童,年龄在3至12岁。其中127名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到沿海或内地的较大城市务工,余下的25名儿童的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在县城等较近的地方打短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由祖辈或亲朋监护,父母中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则由留下来的另外一方照顾。
这些苗族农村儿童的监护人由于年纪较大、每天忙于农活以及文化程度较低和溺爱等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尤其是祖辈或亲朋监护,因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是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至于其他的诸如道德方面的教育,他们只能进行简单的说教。而在外务工的父母由于不在子女身边,对其心灵关爱不仅少,其影响也非常有限,更多的是留在物质层面上。这种种原因致使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的家庭教育,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例如尊老爱幼、关爱父母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赞扬和鼓励,更得不到强化。而在其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反社会行为,也因没有受到相应的惩戒和教育而得以更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行为观念的活动和亲社会行为的出现都是观察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因长期缺乏祖辈和父母的家庭教育,这无疑会导致苗族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这些道德行为。
1.2 学校教育
对于3至12岁儿童而言,他们很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祖辈溺爱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缺陷,从而造成在苗族农村儿童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尤为重要。而在升学教育和“城市取向”的办学模式下,这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一种“舍乡取城”的趋向,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仿照城市教育模式又不能有效结合办学地点的实际情况,导致所传授的知识无助于苗族农村儿童获得其在本土社会中生存所需的知识和资源,与苗族社会功能脱节,在松桃苗族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教育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弊端迫使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促使苗族农村儿童健康成长。
乡村儿童教育应该有效链接知识和现实社会。使儿童徜徉在文字知识和乡村社会文化底蕴中。苗族农村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环境及孕育于其中的乡村文化。乡村是苗族农村儿童成长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习作嬉戏。乡村文化渗透了他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是他们生活“智慧”的源泉。在这些乡村文化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乡村文化逐渐瓦解、衰落,但它对于在乡村成长的少年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乡村教育离不开乡村生活、乡村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乡村少年的生活与经验又融入了乡村文化之中。
2 苗族古歌对松桃苗族农村儿童的教育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不同品质和富有个性的人,而这离不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他(她)的成长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体系,每个人都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看待事物。松桃苗族村寨中生长的儿童从小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其知识经验、技能等获得离不开其生长的环境及孕育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苗族文化对苗族儿童个体成长的影响。
因没有文字,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苗族只能借助服饰、歌唱等非文字的方式传承和延续本民族的文化。其中苗族古歌就是苗族传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苗族古歌也叫苗族史诗,是苗族诗歌中的一种。它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编年史”,是苗族先民的“百科全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苗族群众的生活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日常生活、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等各种活动都要传唱,是苗族群众记录历史、获得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种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苗族社会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以古歌等为依托的习俗,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反过来又渗透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定人们的生活实践。
2.1 苗族民族历史的教育
松桃苗族隶属于东部方言区苗族,旧时称为“红苗”,我们可以从古歌文本《苗族古歌·部族变迁》中追溯松桃苗族的迁徙发展史,“古时苗人住在广阔的水乡/古时苗众住在水乡边的地方/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苗众不得安宁/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一支苗人住旺几的城池……一支留在溆浦(今湖南的一个县)/去麻阳就住麻阳(今湖南的一个县)/从句吴的水乡迁来/沿水乡边的陆地找地方/来到吉吼(今湘西乾州)的地界/来到吉首(今湘西州府)的地方……一支去往平款/一支去往酉阳(今重庆市酉阳县)……一支来到镇竿(今凤凰县)/一支来到料高(今松桃县城蓼皋镇)……苗人又发满了盆地坝坪/苗众又发满坡满领。”这首古歌告诉我们苗族的迁徙路线和松桃苗族的发展史。通过这首古歌,我们知道,苗族在从北方在迁徙时,其中的一支留在了松桃,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演变成今天松桃苗族的分布格局。
因古歌多是在喜庆、祭祀、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演唱,有着场景宏大、听众多年龄阶段性、氛围严肃等特点,很多有关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等知识在这种超自然的情景下,以唱与听的形式传达给到场的苗族儿童。它不仅丰富了个体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增加了苗族群众个体间的文化共识,更实现了苗族文化的传承。这比儿童在学校所受的单纯的说教要深刻得多,而且这些关于苗族发展的历史也是学校教育的教材中所没有的。
2.2 劳动意识的教育
松桃苗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的艰辛迫使苗族群众为了生存而不停地劳作,这使得他们养成了辛勤劳动的习惯,并形成了勤勤恳恳、艰苦朴素、励精图治的优良传统美德。关于劳动,古歌中有这样的内容,“上得坡,下得坡,一家生活才好过;上不得坡,下不得坡,一家老少没吃喝”它告诉我们,劳动对于苗族群众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苗族古歌(二)种植歌》中,在盘古开天地后,为了生活,苗族人学会了“从恼土开始发明凿石取火,寻柴来烧,炒菜用油,吃菜放盐”,“立屋兴用茅盖/起屋用树做顶/用锅来弄菜/用鼎来煮饭/用皮带装水/土洞装米/用牛耕田”,“开荒要留沟,留沟让水流,把水引到田里,好在田里养鱼”等基本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技能。
而在调查中,80%以上儿童很少帮助家里做农活,也不会做农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些苗族儿童多是祖辈、亲朋或单亲监护,出于对儿童的关爱,可这也养成了儿童好吃懒做、怕劳动的坏习惯。让儿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习得一定的劳动技能,不仅要通过学校教师的和家长的教导,还应该充分发挥苗族传统文化及蕴含其中的文化习俗对苗族儿童的影响。在松桃苗族农村地区,苗族群众通过古歌的传唱以及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相关的教育,并通过每天的辛勤劳动为子女树立榜样,让子女养成了劳动的意识和习惯。苗族儿童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由于亲身经历、感悟,很自然地逐渐形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获得劳动的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苗族农村儿童适应乡村生活。
3 教育的再思考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学校教育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要使民族地区的儿童在其所生长的乡村社会中变成一个完整、适应现代社会的“人”,就要在学校教育之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对儿童的教育影响,以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2011年院级科研立项项目“苗族传统文化对苗族社区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TH 1114)
参考文献
[1] http://www.songtao.gov.cn/zjst/stjs/3412.shtml
[2]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 .
[3] 徐杰舜,吴政富.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