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浩,何家霖,马锦玉,余明芳
(合肥工业大学a.管理学院;b.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09)
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转变、就业市场供求不匹配产生的结构性失业、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加剧了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就业者的失业风险。在全球处于经济复苏状态的新形势下,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是各国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大学生就业难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热点问题。在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的众多原因中,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它直接决定了毕业生是否顺利就业。因此,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的经济形势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必须首先明确新的市场形势下对大学生素质的新需求,因此,研究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不仅能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预测就业成功等提供思路,也能为高校开展与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在开发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责任,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就业能力在国外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50年代相关研究文献相继出现,随后盛行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就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随着英、美两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或大众化,英、美有关就业能力研究的视角逐渐转移到大学生和高等教育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我国理论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能力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Employment),但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展,这一概念已经远远超过了就业本身。今天的就业能力不仅是指获得工作(attain),还包括保持工作(keep),以及晋升(promote)的能力[1]。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到目前为止未能达成共识,还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1)国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主要观点 就业能力译自英文Employ ability,也有人把它译为可就业能力或可雇佣性。英国学者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当然最初的定义是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根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这种提法后来被称为“二分法就业能力”。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的概念被不断地细分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因而更能贴近现实,更具有衡量能力和指导就业的实际意义。这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如英国的希拉吉(J.Hillage)和波拉德(E.Pollard)在为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做出的就业能力政策分析报告中,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2]
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就业能力作为欧洲共同体使用的术语被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英国的就业能力研究专家哈维(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个人的潜能,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是大学生所展示的雇主们所期望的在将来的岗位中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同时,哈维还将学习能力看作一项重要的就业能力。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会怎样学习。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找到一份工作,更确切的说是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3]。
Howard(1995)认为就业能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4]。
Overtoon(1998)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DFEE(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2000)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ILC(国际劳工大会,2000)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5]。
美国的南卫理公会大学考克斯商学院迈尔·福古艾特(Mel.Fugate,2001)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能够识别和抓住各种职业机遇的主动适应能力[6]。
美国教育研究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不仅是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企业中为取得进步而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就业能力不包括专业能力,是指有助于个人有效地、成功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又被称为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可转移能力[7]。
(2)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主要观点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虽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论,但各自的阐述基本相近。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8]。胡尊利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刘绍斌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以及相关实践锻炼初步养成,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得当运用充分展示,在工作期间不断发展提升并伴随大学生终身的多种知识、素质、技能、能力的总合。郑雨兰等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和变换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9]。
尽管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就业能力定义不同,但纵观就业能力概念的演变,它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相统一的。最初就业能力只是被理解成个体潜在的能够被雇佣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就业能力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个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90年代以后,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更加广泛,就业能力被理解为影响工作绩效的综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特征。在21世纪,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多强调个体的适应能力与通用技能。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涉及知识和能力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性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机整体。就业能力体现了职业特性、个体的素质以及社会用人取向的有机统一。而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针对各高校毕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就业前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可以说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以及相关实践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充分展示并得到用人单位肯定,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并在工作期间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伴随大学生终身的多种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
就业能力的基本结构研究是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认知与相互理解,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为了使就业能力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定义类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就业能力的构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国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主要观点 由于对就业能力具有不同释义,因此,关于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就业能力,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也有多种框架解释。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L·Goldschmidt(戈德斯密)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作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从个体的角度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②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③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④有效的工作方法;⑤敏锐的、广阔的视野[10]。
英国学者Pallard(1998)提出就业能力应当由资产、发展、表达、适应四个部分组成:2004年,英国就业能力研究的权威奈特(P.Knight)和约克((M.Yorke)提出了就业能力研究领域最著名并被广泛引用的USEM 模型,包含四个组成要素:(1)对专业和学科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2)具有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Skills);(3)包括个人品质、自信心、学习乐趣的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4)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自我认识的能力[11]。
美国学者迈尔·福古艾特(Fugate,2004)认为就业能力应当包括四个维度:(1)职业生涯识别;(2)个人适应性;(3)人力资本;(4)社会资本。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STD)(1990)将就业能力分为7个类别,包括16项技能:(1)基础能力,即学会学习能力;(2)基本胜任力,包括阅读、写作、计算能力;(3)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交流技能和倾听能力;(4)开发能力,包括自我尊重、动机和目标设定、职业发展能力;(5)适应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地思考能力;(6)群体能力,包括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7)影响能力,包括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能力[12]。
(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主要观点 自从国内学者郑晓明2002年发表“就业能力论”的研究文章后,我国对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维度的研究逐渐增多。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由智力因素(智商)与非智力因素(情商)构成;任江林、谢志远(2005)都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差异性能力)三个层次[13]。汪怿(2005)则认为,就业能力由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构成[14]。张丽华、刘晟楠(2005)通过对4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提炼出了就业能力的五个维度,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15]。郭志文、宋俊虹(2007)关于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围绕个人特质、个人环境、个人策略和结构要素四个维度展开。朱新秤(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16]。
宋国学(2008年)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多年的测量研究,构建了包括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17]。雷腾和虞文华认为找到工作、保持工作、发展工作和创造工作的能力也应归纳到就业能力的实际构成中[18]。
王世锋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构成分为四部分:一是基础能力,二是业务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求职能力[34]。郑雨兰,严鸣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由知识掌握、特殊知识应用、工作能力、工作精神以及身心素质这五个要素决定的[19]。
总之,尽管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有些不同意见,但总体上都涵盖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胜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对于就业能力结构的探讨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首先,就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心理结构。它不仅是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也是适应职业环境变化并维持持久工作的能力,更是个人身体素质、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其次,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个体就业造成影响。第三,上述对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初次就业领域,对持续的就业能力研究不够,因而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变化。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既然是一种由多方面知识、技能和素质所构成的综合体,且大部分能力是由大学生先前所处的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在对我国大学生学习环境、个性特点、就业市场状况、用人单位需要等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职业认同与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个人适应能力。明晰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各个维度,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可靠的方案。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文献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结构维度应当是以下因素的统一或结合,应当符合四个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统一 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满足工作岗位需要必备的条件和前提,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但只具有专业知识,而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难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统一 就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前提。通用技能是向潜在雇主展示专业技能并在获得就业后成功部署、使用自己人力资本的能力与素质组合,二者不可偏废。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都表明,后危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雇主更加看重学生具有的超越学科边界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从而弥补了以往单纯将就业能力视作一种绝对能力的缺陷,将外部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条件、职位特色要求、雇主需求变化等环境因素纳入了影响就业能力的维度中,使就业能力中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的内涵突出出来,其社会性、交互性特征更加明显。在后危机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入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特殊阶段,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要求逐年提高,因此,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应当将环境因素及个人应对环境与工作模式变化的策略及潜在能力体现出来。
(4)个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个人人力资本是一个人经过长期的学习培训和工作经历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绩效以及情感智力、情绪意志、认知判断等因素的综合,是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主体部分。就业能力固然与个人能力素质有关,但在一个信息泛滥和资源相对短缺的社会中,拥有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渠道无疑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调动、利用社会资本的支持和帮助,成为影响就业能力的重要外部因素。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广阔的社会网络体系获取稀有社会资源的能力。个人及家庭拥有的关系网络、资源信息在拓展职业生涯机会、促进成功就业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迈尔·福古艾特的分析框架就已包含这一维度。我国近几年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亲朋好友提供的信息、资源与机会”,拥有较强社会资本与人际网络的学生,获得信息、资源、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成功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中不能忽视和回避社会资本这一要素。
基于以上分析,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高等教育、社会文化观念、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专家分析,最终形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五个维度: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模型如图所示。
图1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1)基础能力 指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成功发展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和一般通用性的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倾听和表达能力,管理信息、数字处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包括科学思维和正确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这是区别于普通低技能劳动者、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专业能力 指大学毕业生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与学习所具备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素养、知识、理论与技能,并能够运用它从事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专业领域与职业方面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个人特质 指大学毕业生经过长期培养、熏陶形成的,被用人单位认可、看重的具有发展潜力和差异性特点的个性品质的总和,是集综合性、通用性、持久性、适应性为一体的软实力的集合,包括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诚实正直的个人品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合作、顾全大局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这已成为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诸多雇主与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的关键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 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与变化中调整行为策略求得就业和职业生涯成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自身职业期望、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能够获得支持和帮助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的大小与质量,在外部市场环境与雇主要求变化时调整就业观念与行为的态度与程度,能以可接受的方式展示、表达自身就业能力资产的求职能力。由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中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日趋重要,能否在变动的环境中调整、改变自身态度与行为,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增强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适应能力和可转换性,既是企业或组织保持弹性、活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雇主招聘大学生时重点考察的方面。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
(5)实践创新能力 指在工作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提出新理论、开拓新局面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一定的创造新思维能力。拥有创新能力将极大地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创新能力使人才具有了附加值和升值的潜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率的人力资源投资。
大学生就业能力既是一种绝对能力,更是一种相对能力,一是相对于其他个体的比较优势,二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雇主需求而调整改变自身定位、态度和行为的适应能力。因此,只有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探索方法,开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才能增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从而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梦提供最基本的依托。
[1]文晓凤.信息时代的就业能力发展[J].企业经济,2002,(10):11-12.
[2]Hillage J,Pollad 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85[Z].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4-8.
[3]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 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7):97-109.
[4]郑雨兰,严 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25-126.
[5]文晓凤.信息时代的就业能力发展[J].企业经济,2002,(10):11-12.
[6]高 艳,乔志宏,张建英.基于适应性的就业能力研究及启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74.
[7]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8]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8(3):91-92.
[9]郑雨兰,严 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25-126.
[10][16][20]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11]Yorke,M.,Knight,P.T.Embedding Employ ahility into the Curiculum[Z].Higher Education Academy,York,2004:4-5.
[12]Fugate,Mel,Kinicki,A.J.,Employability:Aps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13]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职业,2005,(6):85-88.
[14]姚 霞 姚秀芬.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新西部(下半月),2010,(2):68.
[15]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3.
[17]马绍壮,朱益宏,张文红.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维度结构与测量[J].人口与经济2012,(4):34-42.
[18]丁 锋.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提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4):62-63.
[19]王世锋.浅谈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训练与提升[J].人力资源管理,201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