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探析

2014-11-18 07:19:58程晓红刘征宇
关键词:矩阵人才评价

张 利,程晓红,徐 娟,刘征宇

(合肥工业大学a.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b.创新学院;c.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 230009)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与教育界通常所说的“专才”、“通才”相比较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人才[1]。这种“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复合、多种专业之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复合等。

复合型人才的特征在于知识的复合性、能力的复合性以及素质的复合性;能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的萌发点,从而达到对原有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2],同时通过将各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社会行为规则内化为自身的个性品质,使自己具有更良好的适应性。

二、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相继对本科生跨学科复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目前我国高校现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有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第二学士学位制三种类型[3]。各高校对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管理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实践: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跨专业选课、攻读辅修专业[4],成为复合型人才;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扩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教育体系;放宽了转系、转专业的限制,允许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同时结合导师制推行自由选课制度。

多年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5],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观念仍然未改变。“讲课”+“考试”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主要教学环节,课内学时多,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6]。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简单地培养学生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是无法达到时代发展要求的。二是教学方式单一。学校强调学生的知识素养,注重对知识的讲授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牢固,但却脱离社会实际,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7]。三是培养平台相对局限。与科研、企业基本脱节,表现出封闭性和分散性的弊端,高校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并且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不紧密,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8]。四是导师队伍力量薄弱。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导师制与之相配合。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扩招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多数导师制流于形式[9]。同时,高素质导师队伍的缺乏,也使得多数教师无法按照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五是教学管理制度限制。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学分制,但多数为“学年学分制”,能够真正让学生自由进行选修的课程很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非常困难。尽管一些高校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压力,真正坚持下来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应该说,只有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推行学分制,才能够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常规化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跨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简单学习,更需要知识与实践、能力与素质综合培养。因此,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不同环境和资源,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交流与合作模式,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三、建立基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1.拓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1)创新导师制 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大力实施导师制。教师积极承担导师任务,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以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同时邀请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专家把各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带进学校,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中。在毕业设计阶段则直接输送到企业基地进行培养。对于这批学生,实现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突破惯例,把企业导师作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作为副导师,从事的毕业设计课题和论文也应是经过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这样方能促进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对接。

(2)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实体 把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基地和项目捆绑起来,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立联合研发平台,有组织地进行科研,让学生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增长才干。如新能源汽车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合肥工业大学和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学科、研发和人才基础,双方以此为突破口,联合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并签订了18个科研项目,为一大批学生提供了科研实践平台。同时,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改革传统的点对点合作方式,将学校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对接社会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建立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搭建整个汽车行业服务的汽车电子研发平台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在现代教学环境下,传统的学期制弊端日益明显,如课程节奏慢,教学科研效率低,辅修和双修制难以有效推行,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实现共享,为此我国多所高校进行了小学期的改革。小学期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期中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实施认知实习、科研实践等多样化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加深对知识运用的理解,培养其协同发展的意识、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及动手科研实践的能力。

2.构建科学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工作,评价目的是通过对各高校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了解各高校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推动高校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并可作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当前国内多所高校结合自身探索实践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为合肥工业大学在复合型工程人才的探索实践中建立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但已有评价体系都还不够成熟,一些指标的设定还有待于细化,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界定。

表1 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确定评价原则、确立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确定评价原则要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依靠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确立评价指标要以培养“复合型”为根本,充分调研,咨询专家,进行排序筛选,最终确立评价指标;评价权值即为指标对评价对象影响程度的大小,可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值确定。

层次分析法[10]又称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Process(T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其基本思路[11]是把复杂问题分成若干有序层次,在每一层次上,各因素两两比较,构造比较判断矩阵。然后根据矩阵的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根,确定每一层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权重。最后,通过对各层分析得到总排序权重,从而为决策问题提供准确的数量化决策依据。实际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中的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然后进行权值计算,其具体步骤如下[12]:

第一步,构建层次模型,整理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如表1的三层式结构;

表2 B1判断矩阵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是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被称作准则)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位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对判断举证赋值多采取的方法是向专家询问,针对判断矩阵的准则,其中两个元素两两比较哪个重要,以及重要多少。如表1准则层中的B1因素放在矩阵左上角,其向下隶属的C1、C2、C3、C4因素分别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矩阵内数值通过咨询专家依照萨蒂教授的表度法值进行确定,建立举证如图1所示,准则层有B1到B5共5个因素,因此需建5个判断矩阵。

第三步,层次单排序与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其准则的相对权重,即表1中的C层对B层的权重,所以本质上是计算权向量。计算出权重后要对判断矩阵进行大体上的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若不符合一致性要求则要调整判断矩阵。

第四步,层次总排序与检验。总排序是指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最上层)的相对权重,表1中的权重值即是针对A 层的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假定已经算出第k-1层m 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

w(k-1)=(w1(k-1),w2(k-1),…,wm(k-1))T

第k层n个元素对于上一层(第k层)第j个元素的单排序权重是

pj(k)=(p1j(k),p2j(k),…,pnj(k))T

其中不受j支配的元素的权重为零。令P(k)=(p1(k),p2(k),…,pn(k)),表示第k层元素对第k-1层个元素的排序,则第k层元素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为:

同样,也需要对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推进培养体制改革创新的依据,在制定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人才的复合性,要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理论知识、职业素质、实践能力的真实情况,而且要实现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的统一性,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针对模型的具体计算过程可以通过编程实现,保证定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定量分析的精确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本文针对合肥工业大学原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表1)的不足,建议增加下文“建立多方参与的动态评价监督体系”,主要是增加社会对人才质量评价,改变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

3.建立多方参与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高校对于培养质量的评价仍然主要集中在对教学、作业、考试等课堂以及相关方面进行考核,使得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都将书本知识看成是衡量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传统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出来的是一批“高分人才”,然而这些“人才”走入社会后却难以胜任岗位需求。在当今这个日益凸显综合能力的时代,传统培养的弊端暴露地更加的明显。如果现行的人才评价指标仍沿用过去的刚性指标,将严重影响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出时代需求的合格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是“复合性”,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评价,其评价对象要多元化、评价层面也要多元化,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从关心学生出发,逐步改革现行的学生评定方法,实施多方参与的具有柔性的动态多元化评定方法,加强社会人士对人才评价的权重,重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在这个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两个阶段的评价:

第一阶段为在校期间的考核评价。改革书本知识考核的单一评判标准,紧贴社会实际,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考核。知识方面的考核可以采用原来的考核方式,开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但在考试方式和评价办法可以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和力度。能力素质方面的考核可以由专业导师来进行,结合社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的能力需求,制定动态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考核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等;

第二阶段为工作岗位中评价。针对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制定一套跟踪评价反馈机制,加强社会人士的评价。可以联合地方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反响作以评价,一方面直观的反映出学生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把社会的评价反馈到高校,可为高校改革培养方案、改革评价体系提供更为切合实际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1]苏晓云,马寅秋.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75-76.

[2]黄景荣,张利,张 辉,等.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40-43.

[3]堂 娜,陈遇春.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13,(2):127-129.

[4]高春娟,张 陵,朱少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88-89.

[5]朱崇实.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07,(15):42-47.

[6]于 航,胡展飞.从知识传递到主动探索——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6-98.

[7]李文廷,崔章国.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J].中国人才,2013,(6):120-121.

[8]刘湘溶.把握协同创新实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6):15-1 7.

[9]董秀娜.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2):72-7 3.

[10]杜 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1]董肇君.系统工程与运筹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2]吴大亲,么文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28-30.

猜你喜欢
矩阵人才评价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南都周刊(2015年1期)2015-09-10 07:22:44
矩阵
南都周刊(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矩阵
南都周刊(2015年4期)2015-09-10 07:22:44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