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是技术赖以生存的土壤

2014-11-17 18:05刘鸣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技术类工具建构

刘鸣家

曾听一位数学教师这样对学生宣传自己的学科,“语文只是一门学科,数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句话是否正确,但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定位是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工具?作为一门技术类课程,信息技术必然拥有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的特点,我认为技术类课程的特点是: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真实存在的问题就是技术赖以生存的土壤,而技术的学习与创新也不同于常规知识,它必须是在反复不断的应用中才能得以升华,在灵活巧妙的运用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下面我就谈谈这种学科特点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的种种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 教学目标的不同

科学需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讨论做什么、怎么做。两者的差异,决定了数理化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是不同的。作为技术类学科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困扰教师的是课堂上都教过的操作,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选用哪种工具去操作。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握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告诉学生,今天学习什么,你下面所有的问题都是用这种技术来解决的,在这种暗示或者提示下,学生虽然实行了操作并完成了课堂练习,但课后却很少去考虑过或使用了。

刘向永博士在文章中也曾提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是服务于人的需要的工具,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要使得学习者了解在何时、何地、面对何种人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在现阶段,特别是苏南这种计算机应用相当普及的地区,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操作已不是难点,难的是做什么,即技术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何时采用何种技术来解决问题。

因此,针对技术类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应该定位于:帮助学生了解何时应采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甚至组合使用各种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不同

目前,信息技术是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新兴的学科课程,教师们开始向传统课程学习,“例题讲授—学生练习—反馈评讲”成为了常见的教学模式。新课程开始了,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学生探索学习,建构知识,于是任务驱动从职业教学中拿来了,情境教学从语文教学中拿来了,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

于是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他们开始自主学习并通过探索完成了建构。那么,这样的课堂真的很完美了吗?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我们曾考虑过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不同吗?曾考虑过技术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的区别吗?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要让学生自主建构,这样才能终身不忘。可教师是否思考过,在信息技术课堂,学生需要建构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一种技术工具的使用技能层层分解,逐步引导,而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完成了对工具技能学习的建构。教师将学生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花费在了探索工具的基本使用操作上,而非工具技能的灵活运用上,这样真的合理吗?是不是这样的课堂模式就比社会上的软件培训班更有优势呢?是不是教师用了建构主义,用了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学生的信息素养就会更高呢?

王继华、吴向东在《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一文中也讲到,“因为当今的技术,已经简单到谁都可以拿起来就直接使用的地步。技术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使得技术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化,并已如空气般消融到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一般社会生活的基础。那种认为没有系统学习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数字文化创作活动的假设,在技术消融的时代将日益瓦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不是系统学习这些技术,而是创造环境和搭建支架,让学生去设计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文化作品。”

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创立了视频教学网站——可汗学院,风靡全球,进而还导致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的出现。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自学课程,课堂时间再通过活动,给予学生在具体环境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受此启发,我们是否也可以来翻转一下呢?真实问题可采用职业模拟等方式,体现出不同岗位如何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真实问题尽量能涉及各种信息加工工具或者软件功能,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Excel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职业模拟,如模拟学校教务人员的工作,在工作表中进行相应操作,见下表。

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将技能的初级学习和技能的深度运用进行了翻转,学生仍然在进行自主学习和建构,所不同的是他们建构的不是工具技能的学习,而是工具技能如何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去,如何能巧妙运用工具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体现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便捷性。

又如,李艺教授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三元本质说》中提到有这样的设计:将基本问题“如何将文章中的‘机器人替换为‘智能机器人”变式为“如何统计‘机器人的出现频次?如何突出显示正文中所有的‘机器人关键词”,这种问题变式也正是在拓宽学生对于工具技能的使用思路,为今后学生的自主创新开拓思维。

而只有这种对应于不同应用场合、不同问题的探索建构,通过解决问题这块“肥沃的土壤”,才能体现出技术本身的优势,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评价标准的不同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在课堂上一般会完成一件作品并上传至指定平台,而后教师进行展示评价,或者组织学生互评。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在Word、PowerPoint、网页设计等方面掌握着基本但不足以称为专家的技术,在美术功底方面略显不足,而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却往往会落到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方面──“美”。在课堂的过程性评价中则往往会对学生的操作简单给出“对”或“错”的评价。这种常规的对错或美否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技术类课堂,也背离了学科的技术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并无多少帮助,也起不到以评价反馈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数理化等科学类课程中,评价标准的对、错很明晰,而技术类课程呢?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知道,达成一种操作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并非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是五花八门,那怎样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才符合这种技术类课程呢?我认为技术的评价标准应当更关注于工具技能使用是否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有价值。“合理、有效、有价值”,这样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得学生去深入思考工具技能的本质,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处理工具的优势,才能使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类工具建构
调查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准备工具:步骤: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中技术类课程教学探讨
“巧用”工具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