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硕
摘 要: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群项目”推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并从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就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项目” 中职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通过两年多的调研,研究了国内50余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后,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沿袭型
部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沿袭原有普高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电子商务技术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PhotoShop、网页设计等,文化课比例较大。这种课程设置出现在重视中职学生升学率的学校。
1.2 照搬型
照搬高职(本科)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型的中职学校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从课程设置表上如果不看文化基础课,很难看出到底是中职、高职或本科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有电子商务数据库、动态网页设计、网站规划与网站设计等。这些课程在对大学生来说都很深,对于文化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学起来更加吃力。
1.3 整合型
有少数中职学校由于缺乏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和实习实训资源的限制,一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设不起来,因此,把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整合到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中,如学时较大的会计类课程、市场营销类课程、物流类课程等。
1.4 开拓型
随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推进,一些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革,以模块化、项目式的课程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
沿袭型、整合型的课程体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学生学习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形成明确的职业方向,毕业后发现学生在电子商务基础技能方面有缺口,就业竞争力不强。
2.2 课程体系与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不匹配
照搬型的课程体系模仿高职或本科的课程体系,看似合理,但忽视了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能力特征,最关键的是忽视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即使有少量学生学习掌握了一些艰深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在毕业后找到面向中职生招聘的高层次的电商岗位。
2.3 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先导性、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在电商快速的巨变中没有及时动态更新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现存课程体系在先导性、同步性、动态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矛盾,电商每6个月就发生一次巨变,知识的有效期非常短,传统课程体系在电商人才培养中遇到很大问题。
3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及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中职国示范建设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 ,笔者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面向电子商务岗位群,目标是培养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以模块化项目作为基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而这构建又以产业为依托、成为工学深度融合的“群项目”,强调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从而完成三个循环“电子商务基本职能的培养循环、职业技能的强化循环、职业岗位(群)的实战循环,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3.1 “群项目”内涵——面向岗位群,以技能为核心构建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
“群”在这里主要是指:对应专业相关企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它包括了各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 “群项目”也就是集这些为一体的一个产品或准产品。它主要用于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综合实训项目是通过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内容来编制的话,“群项目”则是由当今企业的各岗位职业标准来确定。
3.2 深入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构建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经过对电子商务企业、行业的调研,我们与企业专家一起,选择了可以代表贸易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完整运营过程的7个工作流程做为构建群项目的一个基础,如图1;
图1 以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为核心构建群项目
技能训练三循环是项目教学体系的运作模式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在第1、2、3学期通过专业技能培养项目群实现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养循环,在第4学期以群项目为手段实现不同专业就业方向(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等)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群强化循环,以第4学期下半段的企业订单培养和第5、6学期的顶岗实训为手段实现学生与企业真实岗位对接的岗位(群)实战循环。
3.3 通过群项目的实施倒逼电子商务专业四大模块教学改革
3.3.1 教学内容紧扣群项目的展开
为了要实施群项目,原本传统的课程体系因为受到了知识体系的限制,所以不能构建系统的工作情境,因此,必须要进行项目化重构。通过引入电子商务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来参与学校“群项目”的编制和教学,将之前的课程做一个拆分和重组。笔者将原本的课程体系打破了,重新构造出了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图2 电子商务以群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3.2 教学方法按照群项目需要做一次改革和创新
在过去,电子商务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理论教学—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在群项目实施以后,我们围绕群项目展开教学,通过一系列先实践、再总结,最后指导实践的过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培养模式整体发生变革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再现生产过程,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3.3.3 以岗位群技能要求为基础而形成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展开,而在每个项目中又有子项目、任务、子任务,所以评价者不仅有专职的教师,还有企业项目指导导师。这是群项目带来的最大变化。而课程的评价也从以前的学期一次性考核变成了日常的过程性考核。对此每一个群项目都制定了与企业工作标准及学生适应能力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体系,在项目中的关键节点设置了考核点,设置了综合性的考评标准,科学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各项标准。
3.3.4 教师一路成长为职业的训练导师
群项目的实施对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能力,教师在原本的教学基础上更要熟悉企业的一线操作流程,要具备项目的督导能力和培训能力。教师们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一名“职业训练导师”。
4 小结
“群项目”实施在中职电商教学中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把课程植入群项目,教师在群项目中可以完成包括项目准备、知识点设置、技能点设置、学生团队组建和角色分配、项目任务分配、项目完成进度监控、项目(子项目、任务)完成质量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每一个轮次的群项目教学都会形成一个可以积累的教学案例。
总之,以岗位群、技能群为基础构建的综合性的群项目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方向,能够为中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参考文献:
[1]甘朝威.以“群项目”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创建示范名校建设的路径思考[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2).
[2]王丽英.改革创新铸就“不一样的精彩”——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发展之路案例篇(三)[N].中国教育报,2014—6—24(8).endprint
摘 要: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群项目”推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并从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就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项目” 中职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通过两年多的调研,研究了国内50余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后,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沿袭型
部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沿袭原有普高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电子商务技术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PhotoShop、网页设计等,文化课比例较大。这种课程设置出现在重视中职学生升学率的学校。
1.2 照搬型
照搬高职(本科)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型的中职学校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从课程设置表上如果不看文化基础课,很难看出到底是中职、高职或本科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有电子商务数据库、动态网页设计、网站规划与网站设计等。这些课程在对大学生来说都很深,对于文化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学起来更加吃力。
1.3 整合型
有少数中职学校由于缺乏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和实习实训资源的限制,一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设不起来,因此,把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整合到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中,如学时较大的会计类课程、市场营销类课程、物流类课程等。
1.4 开拓型
随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推进,一些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革,以模块化、项目式的课程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
沿袭型、整合型的课程体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学生学习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形成明确的职业方向,毕业后发现学生在电子商务基础技能方面有缺口,就业竞争力不强。
2.2 课程体系与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不匹配
照搬型的课程体系模仿高职或本科的课程体系,看似合理,但忽视了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能力特征,最关键的是忽视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即使有少量学生学习掌握了一些艰深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在毕业后找到面向中职生招聘的高层次的电商岗位。
2.3 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先导性、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在电商快速的巨变中没有及时动态更新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现存课程体系在先导性、同步性、动态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矛盾,电商每6个月就发生一次巨变,知识的有效期非常短,传统课程体系在电商人才培养中遇到很大问题。
3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及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中职国示范建设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 ,笔者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面向电子商务岗位群,目标是培养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以模块化项目作为基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而这构建又以产业为依托、成为工学深度融合的“群项目”,强调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从而完成三个循环“电子商务基本职能的培养循环、职业技能的强化循环、职业岗位(群)的实战循环,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3.1 “群项目”内涵——面向岗位群,以技能为核心构建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
“群”在这里主要是指:对应专业相关企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它包括了各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 “群项目”也就是集这些为一体的一个产品或准产品。它主要用于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综合实训项目是通过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内容来编制的话,“群项目”则是由当今企业的各岗位职业标准来确定。
3.2 深入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构建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经过对电子商务企业、行业的调研,我们与企业专家一起,选择了可以代表贸易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完整运营过程的7个工作流程做为构建群项目的一个基础,如图1;
图1 以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为核心构建群项目
技能训练三循环是项目教学体系的运作模式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在第1、2、3学期通过专业技能培养项目群实现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养循环,在第4学期以群项目为手段实现不同专业就业方向(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等)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群强化循环,以第4学期下半段的企业订单培养和第5、6学期的顶岗实训为手段实现学生与企业真实岗位对接的岗位(群)实战循环。
3.3 通过群项目的实施倒逼电子商务专业四大模块教学改革
3.3.1 教学内容紧扣群项目的展开
为了要实施群项目,原本传统的课程体系因为受到了知识体系的限制,所以不能构建系统的工作情境,因此,必须要进行项目化重构。通过引入电子商务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来参与学校“群项目”的编制和教学,将之前的课程做一个拆分和重组。笔者将原本的课程体系打破了,重新构造出了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图2 电子商务以群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3.2 教学方法按照群项目需要做一次改革和创新
在过去,电子商务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理论教学—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在群项目实施以后,我们围绕群项目展开教学,通过一系列先实践、再总结,最后指导实践的过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培养模式整体发生变革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再现生产过程,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3.3.3 以岗位群技能要求为基础而形成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展开,而在每个项目中又有子项目、任务、子任务,所以评价者不仅有专职的教师,还有企业项目指导导师。这是群项目带来的最大变化。而课程的评价也从以前的学期一次性考核变成了日常的过程性考核。对此每一个群项目都制定了与企业工作标准及学生适应能力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体系,在项目中的关键节点设置了考核点,设置了综合性的考评标准,科学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各项标准。
3.3.4 教师一路成长为职业的训练导师
群项目的实施对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能力,教师在原本的教学基础上更要熟悉企业的一线操作流程,要具备项目的督导能力和培训能力。教师们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一名“职业训练导师”。
4 小结
“群项目”实施在中职电商教学中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把课程植入群项目,教师在群项目中可以完成包括项目准备、知识点设置、技能点设置、学生团队组建和角色分配、项目任务分配、项目完成进度监控、项目(子项目、任务)完成质量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每一个轮次的群项目教学都会形成一个可以积累的教学案例。
总之,以岗位群、技能群为基础构建的综合性的群项目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方向,能够为中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参考文献:
[1]甘朝威.以“群项目”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创建示范名校建设的路径思考[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2).
[2]王丽英.改革创新铸就“不一样的精彩”——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发展之路案例篇(三)[N].中国教育报,2014—6—24(8).endprint
摘 要: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群项目”推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并从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就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项目” 中职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通过两年多的调研,研究了国内50余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后,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沿袭型
部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沿袭原有普高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若干电子商务技术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PhotoShop、网页设计等,文化课比例较大。这种课程设置出现在重视中职学生升学率的学校。
1.2 照搬型
照搬高职(本科)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型的中职学校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从课程设置表上如果不看文化基础课,很难看出到底是中职、高职或本科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有电子商务数据库、动态网页设计、网站规划与网站设计等。这些课程在对大学生来说都很深,对于文化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学起来更加吃力。
1.3 整合型
有少数中职学校由于缺乏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和实习实训资源的限制,一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设不起来,因此,把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整合到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中,如学时较大的会计类课程、市场营销类课程、物流类课程等。
1.4 开拓型
随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推进,一些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革,以模块化、项目式的课程为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
沿袭型、整合型的课程体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体系职业方向不明,学生学习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未能形成明确的职业方向,毕业后发现学生在电子商务基础技能方面有缺口,就业竞争力不强。
2.2 课程体系与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不匹配
照搬型的课程体系模仿高职或本科的课程体系,看似合理,但忽视了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能力特征,最关键的是忽视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即使有少量学生学习掌握了一些艰深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很难在毕业后找到面向中职生招聘的高层次的电商岗位。
2.3 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先导性、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在电商快速的巨变中没有及时动态更新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现存课程体系在先导性、同步性、动态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矛盾,电商每6个月就发生一次巨变,知识的有效期非常短,传统课程体系在电商人才培养中遇到很大问题。
3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及解决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借鉴中职国示范建设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 ,笔者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面向电子商务岗位群,目标是培养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以模块化项目作为基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而这构建又以产业为依托、成为工学深度融合的“群项目”,强调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从而完成三个循环“电子商务基本职能的培养循环、职业技能的强化循环、职业岗位(群)的实战循环,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3.1 “群项目”内涵——面向岗位群,以技能为核心构建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
“群”在这里主要是指:对应专业相关企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它包括了各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 “群项目”也就是集这些为一体的一个产品或准产品。它主要用于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综合实训项目是通过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内容来编制的话,“群项目”则是由当今企业的各岗位职业标准来确定。
3.2 深入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构建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经过对电子商务企业、行业的调研,我们与企业专家一起,选择了可以代表贸易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完整运营过程的7个工作流程做为构建群项目的一个基础,如图1;
图1 以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岗位群、技能群为核心构建群项目
技能训练三循环是项目教学体系的运作模式通过“群项目”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在第1、2、3学期通过专业技能培养项目群实现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养循环,在第4学期以群项目为手段实现不同专业就业方向(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网络客服等)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群强化循环,以第4学期下半段的企业订单培养和第5、6学期的顶岗实训为手段实现学生与企业真实岗位对接的岗位(群)实战循环。
3.3 通过群项目的实施倒逼电子商务专业四大模块教学改革
3.3.1 教学内容紧扣群项目的展开
为了要实施群项目,原本传统的课程体系因为受到了知识体系的限制,所以不能构建系统的工作情境,因此,必须要进行项目化重构。通过引入电子商务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来参与学校“群项目”的编制和教学,将之前的课程做一个拆分和重组。笔者将原本的课程体系打破了,重新构造出了以群项目为核心的项目教学体系。
图2 电子商务以群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3.2 教学方法按照群项目需要做一次改革和创新
在过去,电子商务教学的传统模式是理论教学—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在群项目实施以后,我们围绕群项目展开教学,通过一系列先实践、再总结,最后指导实践的过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培养模式整体发生变革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再现生产过程,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3.3.3 以岗位群技能要求为基础而形成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展开,而在每个项目中又有子项目、任务、子任务,所以评价者不仅有专职的教师,还有企业项目指导导师。这是群项目带来的最大变化。而课程的评价也从以前的学期一次性考核变成了日常的过程性考核。对此每一个群项目都制定了与企业工作标准及学生适应能力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体系,在项目中的关键节点设置了考核点,设置了综合性的考评标准,科学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各项标准。
3.3.4 教师一路成长为职业的训练导师
群项目的实施对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能力,教师在原本的教学基础上更要熟悉企业的一线操作流程,要具备项目的督导能力和培训能力。教师们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一名“职业训练导师”。
4 小结
“群项目”实施在中职电商教学中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把课程植入群项目,教师在群项目中可以完成包括项目准备、知识点设置、技能点设置、学生团队组建和角色分配、项目任务分配、项目完成进度监控、项目(子项目、任务)完成质量评价等完整的教学过程,同时每一个轮次的群项目教学都会形成一个可以积累的教学案例。
总之,以岗位群、技能群为基础构建的综合性的群项目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方向,能够为中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参考文献:
[1]甘朝威.以“群项目”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创建示范名校建设的路径思考[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2).
[2]王丽英.改革创新铸就“不一样的精彩”——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发展之路案例篇(三)[N].中国教育报,2014—6—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