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快乐作文法

2014-11-17 14:30:01朱旭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牛粪口头讲故事

朱旭兴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通过“我手写我口”的实践,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之间的聊天,那真是高谈阔论、风生水起。可是他们写的作文却是那样的惨白无力、空洞无物。于是,我尝试在孩子们的“说”和“写”之间搭一座桥——口头作文,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口头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倾诉,成为自己真情的表露?我的做法如下:

一、临渊慕鱼:激发“说”的欲望

首先,看视频 张志公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社会运用口头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头能力办公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我决定先让孩子们看一些视频,包括辩论会、演讲、记者招待会、成功谈生意的画面,让孩子们了解语言交流的魅力,激发他们“说”的兴趣。例如,我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教学中,特地播放了1993年剑桥大学与复旦大学的辩论赛,之后让同学们谈谈感受。同学们纷纷说“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双方选手都是思维敏捷、口如悬河。”“在这场比赛中,我被他们精彩的表现震撼了。”“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老师,我们也举行辩论赛吧!”这样他们就产生“说”的兴趣。

其次,听故事 为了故事的内容更精彩、更动听,必须做好两个步骤:

第一,备故事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喜洋洋与大灰狼、猫和老鼠的故事,也不喜欢哲理深奥的故事,而情感深挚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他们。所以,我在他们刚入学时,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我总会给他们讲一个情感深挚的故事。一方面,让孩子们把下课时放松的心慢慢地收回到课堂上,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准备一个新故事,成为我每次备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在备故事时注意到以下几点:

1.选故事?摇在这个环节,我从两个方面入手:(1)内容方面,①要挑选感人的、动情的故事。②选与孩子同龄人的故事,他们会更加感兴趣。③要尽量挑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2)篇幅方面,故事太简单,就得自己临场发挥,予以补充;有时故事太长,就要适当删减。

2.做批注?摇确定了故事,我还要认真揣摩,哪里该加一些动作,哪里该用轻音,哪里该用重音,哪里该加一些描写,哪里要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都要一一做好批注。上课时,我才能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3.有梯度?摇刚开始的时候,我只从《实用文摘》、《小小说》、《读者》中选一些小故事,短小精悍,让孩子们易于接受。慢慢地,我从《儿童文学》、《故事会》中选一些连载的中篇故事。比如,《儿童文学》里的《震动》讲述了汶川地震里几个初中生自救与互救的故事,深深的揪住了孩子们的心,部分同学听完后,当天就写下感想,有的同学还对故事进行续写,同学们渐渐喜欢上了《儿童文学》,形成阅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

第二,讲故事

罗圆老师在他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里写道:“课堂上我喜欢瞎扯……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因此,我在讲故事的时候,非常注意运用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语惊人倒的夸张语言来讲故事。讲着,讲着,半个学期后,我发现学生们常常模仿我的语气和同学聊天,模仿我的神态给别人讲故事。我觉得时机成熟了,该让他们“结网捕鱼”了。

二、结网捕鱼:享受“说”的乐趣

当然,我的“说”并不是主体,只是一个示范,目地是为了抛砖引玉——让学生“说”,他们才是主体。为了捕得“好鱼”,我对他们的“网”要求可高呢!我要求他们的“网”要有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说故事”

听了半个学期的故事,孩子们早已充满激情、跃跃欲试。当我问道“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全班同学齐刷刷地举起手,我只好让全体同学轮流上台讲故事。虽然,只是讲故事书里的故事,但是他们讲故事的动作、神态都很自然、自信。每次,学生讲完故事,我都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评,让他们讲故事的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初尝“说”的乐趣。

第二个层次“说名著”

在“说故事”结束后,我提升了“说”的内容——我国的四大名著里的故事,也可以是评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尤其是学了《观沧海》一诗后,我发现同学们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歧较大,于是我就布置了一个讨论会“话说曹操”,并让同学们用一周的时间准备。讨论会上,便有了民间传说的曹操,也有史传里的曹操形象,有军事天才的曹操,也有文坛名将的曹操,更有同学说出曹操在管理家务、对子女的教育等方面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这次讨论会不仅让孩子们全面认识“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也让他们学会上网收集资料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说”得痛快。

第三个层次“说生活”

在此之前,我们说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同学们说自己身边的人或事。以往让同学们写作文总是:“我”生病了,老师或家长带我去医院看病;下雨天,老师或同学给我送雨伞;缺课后,同学或老师给我补课……完美的、英雄的人物太多了,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为此,我告诉他们:写作,要忠于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写出人物或事物的“不一样”,千万不要去追求人物的完美。

有位女生“说”《我的爸爸妈妈》:“自从弟弟出生后,爸爸妈妈就忙着照顾弟弟,就不再爱我,我很伤心……虽然我很伤心,但我能理解,他们只是换一种方式爱我。”听到这里,我问她:“这是你的心里话吗?他们真的还那么爱你吗?”女孩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低声地说“其实没有,但我写作文怎能说父母的坏话呢?”我告诉她“那不是坏话,是真话!是你这个年龄看到的世界和理解的世界。写作,就应该忠于自己的内心,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哦,原来是这样的。”小女孩松了一口气。此后,同学们话里的“真”多了,情感浓了。

有位男生这样“说”《假期趣事》:“春节时,我回老家过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放鞭炮。我点燃了鞭炮,然后用一次性的茶杯盖上,看着茶杯被炸裂,飞了。我就觉得好过瘾。但很快我就觉得不新鲜了,突然我发现路上有一大堆牛粪,于是,我找了一个最大的鞭炮,小心的插在牛粪里,点燃了导火线,赶紧躲在了墙壁后,只听‘啪的一声,牛粪溅的到处都是。我正要去察看详情,只听有人骂道:‘哪个没教养的孩子,把牛粪炸到我的新衣服上。我一定要让他赔新衣!我捂紧自己的嘴巴,不让它笑出声,赶紧跑回家去了。”

有了“真”,作文的情趣便浓了!

第四个层次“重复说”

在这个环节,我把全班同学按4—5人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布置他们私下一对一地说自己的故事,说完故事要看听众的反映。觉得不够好,晚上回家就好好反思,哪里还需要补充,哪里还需要修改。第二天又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以此类推。这样“重复说”,同学们的故事越来越感人了,同学们“说”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当每一轮结束后,我就会安排一节课,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回顾、总结得失,并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同时,我会根据孩子们“说”的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品行教育。

三、收网行动:体验“写”的快乐

当孩子们说故事“上瘾了”,让他们写作文已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两节课的作文时间,大部分同学只需一节课就能完成。

理论实践证明,从“说”到“写”是非常有效的训练途径。“说”可使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想得清楚,说的就流畅,写出来就明白。

猜你喜欢
牛粪口头讲故事
石牛粪金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3:56
丢失的牛粪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屎壳郎大战牛粪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2
听冬神讲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26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10
野保糗事之捡牛粪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动漫星空(2018年4期)2018-10-26 02:11:56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动漫星空(2018年2期)2018-10-26 02:10:46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动漫星空(2018年3期)2018-10-26 01:11:14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