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2014-11-17 04:26:46赵尔男于健骐
考试周刊 2014年80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模式创新安全教育

赵尔男 于健骐

摘 要: 做好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新趋势,要结合高校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建立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建立安全宣传警示制度,通过真实案例宣传教育,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等,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 模式创新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自2010年开始随着全国各地生源逐年降低,导致大学生源素质更是一降再降,生源质量的下降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出台类似生育二胎等防止当今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措施。针对高校,引发的就是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造成学生成分相对而言更加复杂,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在安全教育的模式上必须有新的突破。

一、现代高校安全教育现状

高校是国家培养高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和破坏的重要目标,处在国家安全斗争的前沿,确保高校学生安全是确保学校和学生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加强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后,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出现一些新问题。

(一)高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存在侥幸和麻痹心态,意识不到侵害或事故随时发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普遍性地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更缺乏应知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致不断出现财物被骗、被盗、被抢、人身遭受侵害。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受“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更轻安全教育,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实际社会经验。第二,高校管理方式日益社会化,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学生结构复杂,学校周边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给高校学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第三,高校独生子女学生比例增高,当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个人感情、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与压力时,个别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成为安全隐患。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育效果不佳。

当前提及保证校园安全时,更多是指向于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而不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处理事故。安全教育主要以讲座方式为主,说教的意味比较浓,而且覆盖面比较窄。大部分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是开开会、宣宣讲、挂挂条幅,大多数学生把这些当做任务完成,高校对此的重视性也不够,很少有高校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演示安全技能。

(三)高校安全教育缺乏学习型师资队伍。

当前,各高校安保队伍组成复杂,其中很少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安保训练人员,基本上都是从社会招聘的毫无安保知识的人员,或是由很少部分的大学生组成的。在人员不合理的情况下,在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对高校安全教育这个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著仍然寥寥无几。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模式创新和途径

(一)转变思想,教育理念上要有新意识。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新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阵地,教育学生认识国家安全、社会安全、自身安全教育关系到自身成长、社会和谐、国家存亡。当代大学生由于处于和平年代,对“国家安全”等知识缺乏认知,根本不清楚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应承担什么义务,即使在法律知识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仍然存在安全知识上的盲点,缺乏危机意识,政治素质不高。因此,高校安全教育要看清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安全教育理念上居安思危,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就国家安全、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环境等安全问题给予关注,从更高层面意识到安全问题对自身、社会、国家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具备对安全问题的危机意识。

(二)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促进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依据客观规律建立的规章制度,能够使管理者“有法可依”,能够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有法必依”。为广大师生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风气,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其次,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网格化管理体系。高校都应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四位一体的安全信息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确保安全信息畅通无阻。必须明确责任分工,以校领导、保卫部门领导及各职能责任区领导为“树干”,以其他保卫人员思想政治辅导员为“树叶”,逐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紧密团结才能使“大树”枝繁叶茂,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完善四个制度,一是完善自律协议,实现大学生自理、自立、自律,告诫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违反的后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内保工作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实验室及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等。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高到低,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四是引入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

(三)增强认识树立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高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根据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杜绝部分老师在思想上推脱责任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逐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机制、体制,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期排查安全事故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况态。通过有声有色、扎扎实实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师生的行为,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从而实现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四)开拓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结合实际,关注下一代的领导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指导我们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针对这些意见主要细分以下措施:

一是校园保卫科结合校园高发事件和日常突发事件发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开展安全教育,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触动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践环节,经常举办防火、防盗等实际演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建立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团队,组织对理论进行研究,调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打造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针对具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安徽师范大学陈孔祥教授提出“全覆盖”的安全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等性安全知识教育、公共安全知识教育、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安全知识教育,等等。高校保卫部门要发挥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断充实完善教育内容,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思政工作中。

三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安全教育模式,要求有规定教材、规定学时、进行考核、计算学分,以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高校的安全教育发展不能忽视安全文化建设。当前,校园安全教育还没有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走进课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全教育成效,高校应积极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推进安全教育常态化的发展进程。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本身必备的重要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放到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确保大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人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04,04S.

[2]孙亚峰.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3]王晓群.浅析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问题.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08,7.

[4]董振寿,吴星旭.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常芳,宋林艳.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科教创新导刊,2011,34.

[6]孙健,刘韦.“广泛宣传、注重实践、营造氛围”的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初探.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7]王兆先.关于建立高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与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2,17.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模式创新安全教育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甘肃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2:04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建设和谐校园的研究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17:43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01:58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2:37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