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王瑞
摘 要:当前以“低科技含量”、“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为特点的中国纺织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摆脱困境,中小纺织企业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对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瓶颈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并为提升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指导性对策。
关键词: 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6-0068-06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我国纺织经济的运行规律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整个产业正处于新旧模式更替的关键时期,过去以“低成本、贴牌生产、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旧生产模式已经被淘汰,正逐步转向以“高成本、科技创新、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小批量定制、网络电子商务销售”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模式,因此纺织行业已经步入了转向攻坚的关键时期。
我国纺织行业中近70%都是中小纺织企业,生产附加值低的中低档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厂商相互压价、竞争环境混乱、行业利润低和资金链脆弱。同时,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品牌、税负过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增速放缓、利润下降。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中小纺织企业只有实行科技创新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瓶颈
(一)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基本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暴露出种种弱点。
1.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五年来,由于纺织行业原材料成本价格的大幅度提升,我国中小纺织企业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例如,棉花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在棉纺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了70%左右的比例,因此棉花价格的持续波动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营业利润。
2.劳动力成本增加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纺织服装商品以低廉的价格取胜,利润主要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有效理顺了雇佣关系和薪酬待遇,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价格已经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四倍之多,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也在逐渐削弱,周边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纺织产品市场,很少有自主品牌产品,企业品牌创新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企业均采取贴牌加工的生产模式,依靠拥有少量的订单维持企业的生产运营。以前企业可以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甚至将国家补贴的出口退税归入利润范畴;然而近几年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劳动力成本价格上调幅度较大,相比较而言,周边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出现了产业转移现象。
4.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
由于纺织行业市场的进入和退出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众多中小纺织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纺织服装产品,行业内部是进行价格竞争。由于中低端商品的科技含量很低,附加值也低,因此企业缺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企业的柔性生产制造水平也很低,导致产品品种单一、性能退化、质量降低,难以满足消费者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竞相压价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纺织行业的长期发展。
5.中小企业税负过重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纺织企业税负还是比较重的,这使本来营业绩效不佳的纺织行业市场更是步履维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影响纺织行业的贸易走势和中小纺织企业的生存发展。国外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越演越烈,西方国家更是在暗中操纵人民币走势,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减本国的贸易逆差,以缓解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冲击。本来我国纺织行业低廉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更使我国中小纺织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有可能因为汇率的波动变化而亏损破产。
(二)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瓶颈
1.创新意识薄弱,过分注重短期盈利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绝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生产技术含量低、质量档次低的纺织服装产品。这些产品资金回收快、风险小、进入和退出市场门槛低,从而导致企业目光短浅,过分追求短期利润,不注重自主研发产品创新,只能依赖模仿运营方式维持企业生存。
2.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依赖于进口,虽然制造了大量的纺织服装产品,但是高端原材料依然需要进口,几乎没有实力研发科技含量较高的纤维技术,与国际纺织技术水平相差甚远。此外,中小纺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学历层次较低、科研能力较弱、技能素质较差,导致整体技术创新实力薄弱。
3.企业未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
由于中小纺织企业不具备高水准的设计研发能力,需要借助外界的资源优势开展合作创新活动。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科学研究与运营生产的耦合度很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很低,一些科技研发停留于理论阶段,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在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缺乏积极性、沟通不畅、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合作创新活动的被动局面,不利于新产品开发应用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4.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不足
人员、设备和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能力。我国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都存在着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就很难提升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中小纺织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发展不均衡,面临着人员专业技能差、资金不足、设备有限、投资风险大等众多问题,因此只能追求短期利润,无法从长计议,关注创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因素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开发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一)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一种组织行为,根据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共同愿景来创造价值。[1]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在知识获取、共享、整合、转化、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实现知识链条的价值增殖并实践于新领域,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不断创新。[2]企业知识创新有两种行为选择,一是充分利用组织内部既有知识,二是获取组织外部信息并探索新知识;同时企业知识创新又分为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在整个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如何在两种行为和三个层面中顺畅地交互转化,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任务。当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并由个体层面提升至组织层面时,便出现知识循环的螺旋上升态势,这就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内在推动力。[3]
知识螺旋的概念模型在知识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且是研究企业知识创新被引频次最多的模型之一。[4] Nonaka和Takeuchi基于对知识的二分法理论,构建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分类模式,试图用“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诠释知识的理念;继而Nonaka和Takeuchi(1995)基于知识创新融合“场力”的思想创建“知识螺旋”理论,该理论涉及四种“知识转化”模式,即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5]具体而言,首先,社会化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是个体的经验诀窍通过传授、共享、交流等方式产生共鸣的过程,使得组织成员相互学习和模仿;其次,外在化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是通过文字、图画和语言等表述隐性知识,用以帮助组织成员沟通交流心智模式和经验诀窍;再次,联结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阶段,将拥有的知识再次进行整合、重构和应用的过程,有效实现组织成员对既有知识的充分融合和挖掘;最后,内在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阶段,经过实践从中学到经验诀窍和规律套路,是共有的知识转化为个体成员的内在收获。[6]
(二)技术创新
基于企业管理视角,技术创新是新创意的萌生、转化和扩散过程,具体而言,是新概念的产生、研究、发展、试验、生产到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志是创造发明的商品化实现,该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面向市场并满足消费者需求。[7]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全新的生产方式,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和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占有市场份额并实现商品价值。该过程具有有效增加企业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扩大品牌优势等重要作用。[8]企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既能优化配置组织内部的核心资源,又能高效整合组织外部的创新资源。从创新形式和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两种形式,即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具体而言,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作为单独的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创造活动,其具备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二次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强调独立自主的主导作用;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以上的组织成员凭借各自的优势共同合作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企业在创新关系中处于对等或是从属地位,创新过程强调相互合作的协调作用。[9]
随着以经济全球化、技术竞争化和信息爆炸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技术创新早已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任何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都无法独立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开始力求跨越组织边界,致力于拓展社会网络,最大程度地获取外部关键资源,从而由不同的创新主体合作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网络,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网络在策略选择、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显现出的强动荡性[10]和高失败性[11]是阻碍技术创新网络进一步发展的致命顽疾。网络惯例作为网络行为的核心要素,其形成、发展、稳定和成熟将主导影响着技术创新网络的和谐平稳顺畅运转,从而有效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创新成功率。[12]技术创新网络惯例是随着网络组织的形成而萌生的,是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并且镶嵌于多种组织行为之中,涵盖了组织结构、规则、过程、战略、决策、技术以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是被网络组织成员共同接受认定的、相对稳定的和联合行动的“游戏规则”。[13]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全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投入到管理实践体系,以更高效的实施组织生产活动和实现组织目标任务,其包含的要素为:主体性是企业管理者;动因性是组织内外部硬件和软件的变更需要;目的性是更高效的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措施性是创造或引进消化吸收新的理念、流程、制度或方法等;具有职能性、系统性、动态性、市场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等特征。[14]
管理创新在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发挥组织集体的聪明智慧。系统且持续的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融入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从高层到低层全面开展,从战略选择到客户需求进行评估考核,逐步完善改进措施方法,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辨识生产运作中的缺陷和风险。其次,需要团队合作完成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凭借个人能力和单个部门很难实现,因此需要打破团队边界并跨越职能部门,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优化改进组织流程和运作模式。再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中层管理者鼓励员工敢于质疑和挑战现状,用变革的态度审视周围有创新可能的一切事物,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创新过程要具备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最后,需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创新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渐进地探索内在规律,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针对创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专业性指导性培训。[15]
三、促进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
我国中小纺织企业规模偏小、创新意识薄弱、研发能力较差、柔性制造水平低、生产设备单一化、运作资金短缺,这些都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小纺织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现状,充分调动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活动。
1.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相结合
由于我国纺织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紧密纺纱技术、组织结构组合、原材料配比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引进国外高质量面料和产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原料配比等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同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延伸性设计开发,利用生物科学等先进技术在不同原料的纺织品上进行试验,最终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实现产品创新的最终目标。该过程要求企业具备基本的自主研发能力,再基于“引进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的理念进行产品创新活动,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新产品。
2.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差,面对这一客观现实,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持续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求其他手段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就出现了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国内外有专门从事研发工作的机构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设计,借助每年的成品样品展销会和出版媒介等渠道,将新技术新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经营者而言,面对难以掌控的市场环境,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所属地域的消费者偏好、流行元素和文化习俗等具体情况,购买技术版权和专利产品,使之迅速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最终获取创新绩效。
3.合作开发
企业要想独立完成产品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实力和能力,尤其是对科研团队中的研发设计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中小企业往往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新。中小企业应该打破企业边界,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配置,获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以上三种产品创新的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适时恰当地运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根据成效及时调整方案策略,最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创新绩效。
因此,中小纺织企业应该具有创新理念和忧患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设企业的创新文化,充分挖掘利用组织内外部资源,注重人才培养机制,走产、学、研、商联合之路,积极构建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最终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
1.积极推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国家《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积极推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等现实问题,使纺织企业成为一个高效的有机统一体。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将企业外部供应链组织成员的运作状况紧密连接起来,其中包括上游供应商、中游分销商、下游客户等;同时又将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组织部门分解为相互协作的子系统,如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成本会计、质量监控、技术研发等。因此企业可以实现事前预期、事中监控、事后考核的运作模式,将生产计划、营销推广、库存运输等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和共享数据。不同的企业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针对实际运营状况,结合深化革新、强化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内在困境。具体的应用系统有如下几种: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制造执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大力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
信息化时代网络电子平台迅速发展,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应该顺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首先,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在积极开展地面推广的同时,创建网络平台官方网站,通过宣传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商品展示等方式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积极与网上商城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网上商城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厂商和客户搭建网络虚拟互动平台和便捷结算通道,加速订单生成、仓库出货、快递送货、确认收货等交易行为。因此,中小纺织企业应该将电子商务与生产制造相联结,提高生产运作的快速响应能力,有效缩短交易时间,降低成本开支和提升营业绩效。
3.加快设备智能化进程
当今是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纺织产业的设备机器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发展先进制造的新模式,例如人机交互的智能模式、各种生产工序的智能化技术,因此企业在努力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的同时,更要向装备制造智能模式迈进。其次,应用计算机网络的云计算技术,积极发展纺纱、制造、印染、服装等制造设备的网络联结一体化模式和数据在线监控模式,构建高效的网络数据共享平台,探索适合我国中小纺织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三)提升集群化经济优势协助科技创新
自2002年起我国纺织企业开始实行集群化试点工作,至今已有十二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也克服了重重困境。如今随着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化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位于东部地区的老集群还是处于中西部地区的新集群,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技术人才流失、工资薪酬较低、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土地环境方面,由于中央实行“减少工业用地”的政策,集群化地区获批工业用地已经很难了,同时由于环境新标准的颁布,废气废水的排放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在市场销售方面,近两年来,棉纺织产业集群中,尤其是小企业运营困难,它们不甘心只是采取贴牌的经营模式,但是自主品牌又无法实现,再加上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占据了大量的地面市场,给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在国际竞争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制造产业的低工资低成本,国内大量订单外流,失去了很多利润。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亟待应对的难题,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应该积极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加强内部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再塑造纺织产业集群化的经济优势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巩固原有优势塑造新优势
在过去的十年里,纺织集群经济发展势头迅速。虽然纺织业低工资低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仍拥有许多优势支撑着集群经济继续发展。例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设施、专业化技术融入产业集群内部、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等等,都是推动集群经济发展的硬件软件要素。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要继续挖掘新资源,创造新优势。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电商媒介的营销模式已经逐步取代地面营销方式,企业管理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引入网络营销策略,探索建立纺织集群经济的网络创新联盟新路子。
2.发挥集群间协同合作的团队力量
纺织集群经济至今已有二百多个试点,大部分具备专业技术特色,涉及纺织经济中的各行业、各环节和各品种,具有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协同合作和稳固集成的特点。有些集群联盟是自发行为,有些是通过中纺联促进协作形成的,相关集群间的协作还需要中纺联进一步开展协调工作,力争在集成创新、产业互补、功能优化、差异化发展、市场营销、利润分配和风险共担等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进步。同时,集群间应该专注研发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共享创新知识和经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纺织经济集群化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3.打造区域品牌和区域管理的优势
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应该打造区域品牌,力争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都有知名度,发挥良好的公共效应。当自主品牌被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熟知认可的时候,该品牌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品质量、商家诚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不能在业界出现负面影响,才能保证区域品牌经久不衰。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区域管理,坚持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例如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强集群政策落实等,从而提升纺织集群化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P.F. Drucker.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Z].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1988.
[2] 芮明杰,陈晓静.隐性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5-22.
[3] 曾萍.知识创新、 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8):1271-1280.
[4] Choo C W, Bontis 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 戴万亮,张慧颖,金彦龙.内部社会资本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2,30(8):1263-1271.
[7] 陈劲,刘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8]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91-98.
[9] 林筠,刘伟,李随成.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23(1):35-44.
[10] Das T K, Teng B S. 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 11(1): 77-101.
[11] 蒋国平.企业战略联盟高失败率原因分析及其成功之路[J].现代财经,2001,21(1):58-60.
[12] 陈学光,徐金发.网络组织及其惯例的形成——基于演化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4):52-58.
[13] 党兴华,孙永磊.技术创新网络位置对网络惯例的影响研究——以组织间信任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13,34(4):1-8.
[14] 陆园园.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理论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12):154-163.
[15] 何桢, 韩亚娟, 张敏, 张凯.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2):8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