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敦彬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就会成为没有对象参与的无效劳动。因此,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观点为指导的教学理念不断产生,如“以学定教”、“生本对话”“合作探究”等,以这种观点为指导的语文教改实践,也在不少学校开创着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诚然,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是改进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坚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指导思想,充分放手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学习,这一切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把这些认识上的任何一点夸大,同样也会陷入实践的误区。
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是指个人自觉主动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的认知和练习。因此,学生既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也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客体。知识最终都是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实践,其他人无法替代。但是,语文教学活动毕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笼统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而把在此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的老师,错误的理解成是围绕学生转的“客体”,这就有可能走上“学生中心论”的歧途。
回顾我国的教育思潮,“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两种主张,此消彼涨,在给我们的教学实践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教学实践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当很多学者批驳“教学中心论”扼杀了教学民主时,老师们就跟着调转方向,淡化甚至取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转而提倡“学生主体论”。他们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毕竟有不同的特点,把学习活动中的学生主体作用夸大混淆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作用。
从教学活动参与者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不可分离。如果过度强调学生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便切断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可分离的关系。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是“学生主体论”的代表人物。他确立的“不指导原则”,极力鼓吹给学生以无比的自由。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几乎全盘否定。对于类似罗杰斯的观点在语文教育中的消极影响,我们不应该低估。如有些教师把“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解成“课堂提问,学生讨论,代表发言,自主小结”十六个字。这类“记者招待会式”的语文教学课型,在很多学校的语文观摩教学中经常可见。对此,教师必须进行认真的鉴别与深思。
在研究语文教学方法时,许多教师较多地强调了兴趣论与启发说。这两个方面,主要是为了便于学生而提出的。不过,如果只局限于这两个方面或是处理失当,也都有可能引起某种危险。如果我们在教材上、教法上都故意趋易避难去迎合学生一时的喜好,而不顾他们的永久需要和语文教学自身的目的,这也就会使他们语文水平总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次上。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情趣激发,往往还需要意志砥励与方法指导,对高年级的学生尤其应该这样去做。这中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至于“启发”,本不应该有什么模式。笔者一向不同意“启发式教学”的提法,而特别倾向于称之为“启发性教学”。毋庸讳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在一定范围内建立某些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启发性教学需要的是应变性、随机性极高的教学艺术。激励坚毅的意志,导引高尚的情感,诱发浓厚的兴趣,拓展既有的知识,开发潜在的智能等,都是启发教育的宗旨;谈话法、问答法,质疑法、评定法、讨论法乃至朗读法、讲授法等,只要运用得当,都可能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因而,我们决不能以所谓“学生主体论”作为根据来构建启发教育的模式,而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结成统一的教学主体的整体作用,这才能让语文教学艺术百花齐放,促使语文教学质量全方位地不断得到提高。
当我们在克服忽视学法的倾向时,还必须注意可能又掩盖了轻视教法研究的倾向。有些教师常常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有些教师对其中的“不教”,则予以特别的注意,这样,“学法”就似乎理所当然地取代了教学的全部方法。叶老起初发表的那句话是并不成熟的,后来经过反复考虑和修改,这才把教学方法和原则的真谛归结为一句名言:“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不教”与“不需要教”,不能混为一谈。前者并不反映教育目的,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后者则是顾及教育对象自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双方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教”是个手段,“不需要教”是个目标。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应该加倍认真地研究和不断改进眼前的教,这才可能保证今后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对教学的研究不仅不可以削弱,而且必须集中精力予以细致的研究。“教学相长”这条普遍规律,在特别注重思想交流的语文教育中会有更为鲜明的反映。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能有助于我们树立真正科学的学生主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