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穿插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中往往能够起到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调整课堂节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但显然,穿插只能作为一个课堂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设计,让穿插运用适时得法。该如何合理运用穿插艺术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其运用的体会。
一、难点处穿插,打开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会有一个逐步转移的过程,教师要密切注意这一点。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学生在进入课堂二十分钟之后,通常会出现懈怠情绪,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神,而往往教学难点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但此时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难以突破,课堂几乎陷入困境。此时启用穿插艺术,让学生在失去了注意力和学习热情的情况下,眼前突然一亮,能够唤醒探究的热情,调剂紧张的气氛。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这是现代文学中一篇很有影响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由于时代背景了解不多,因而产生了很多疑问,有的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美,甚至是对爱情苦难的描写,但为什么在这首诗歌中却被赋予了美好的概念?针对这个问题,我将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作为专题,做了一个插入讲解:这篇文章写于1921年,当时正是军阀混战的时期,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满腹热情的郭沫若时年27岁,正是一腔热血想要报效祖国的时候,但面对社会的黑暗内心无比痛苦,尽管如此,内心强大的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热情,而是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天海”。在另一首诗歌中,他写出了自己对于天上的纯净世界的希冀,这是他将痛苦转移的一种有效的精神寄托,也是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我激励。诗人抬头仰望星空,看那里一片灿烂和纯净,将美好赋予一片星海,表达了郭沫若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憎恶。
通过课堂穿插,学生能够从背景资料入手,很快进入文本之中,不但有效解决了内心的疑惑,而且还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文本表层看到了深层的东西,让学生找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源头,提升了情感认知水平,这是一堂课至为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二、朗读时穿插,增进体验
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常用训练模式,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朗读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展开朗读指导。如在情感引导方面,就需要穿插一些资料引读、或者是一些情景创设的导入,指导学生尽快融入文本,增进个人体验。
如《我的叔叔于勒》时,课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来描述于勒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针对这段话,学生要用心体会,才能读出其中的感情。这时候我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将自己就当做文中的约瑟夫,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读出这三句话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来。但当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之后,立刻有了反响,学生就争相发言。此时我索性放弃之前预设的教学环节,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在穿插这段谈体验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这两句表示我对父母的作法感到愤慨,而后面两句则表示我的同情和肯定。虽然同样都是疑问和追问的意思,但一次比一次的感情强烈,在这段话中前面两句朗读的时候是咬着牙在问,后面两句就是咬着牙对“亲”字表示追问,并且要在咬牙问的时候将感情强调出来。
有的学生根据这段描写,想起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并且和学生讲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如有的学生讲到了邻居的一家人,有兄弟两个,弟弟比老大成家早。因为哥哥为人勤快,但人老实反应慢,所以一直没有娶到媳妇,哥哥帮着弟弟一家人辛苦劳作,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弟媳妇却嫌弃哥哥了,就给哥哥盖了猪圈一样的屋子给他住,就连邻居都看不下去,可是哥哥却说没什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故事,让同学们都非常愤慨。还有的学生讲到了自己的爷爷,老人有三个儿子,从小含辛茹苦养大,结果到了现在,三个儿子对他都不管不问,每次都是以工作忙为理由,不管不顾。年近花甲的老人孤单单地住在乡下,逢年过节都没有人去看望。学生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看到了生活中的世态炎凉,看到了身边的人情冷暖。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切身体验。由此,学生们还针对身边这些真实的故事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获得了深切的体验,学生在朗读中穿插了这样一个讨论的过程,逐步实现了语文教学“文以载道”的功效,为课堂阅读增添了光彩。
显而易见,在课堂中穿插一个故事让学生来思考问题,本身很符合初中生的思维需要。再进一步看,根据自己身边的真实生活进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进入文本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对作者所表达的意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通过穿插,学生可以凭借心理、思想、情感基础进入文本,起到由浅入深的功效。
三、结尾处穿插,提升效率
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一般情况下,教师大多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增进知识,提升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教师匆匆收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来得及进行消化,也缺乏相应的系统建构,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用穿插艺术,处理好课堂结构的布局,让学生获得反思和总结的能力,达到“豹尾”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体验欧亨利式的结尾,在课文的收尾时,我插入了这样一个实战演练的环节,投影展示:李勉做过开封尉,在任期间,曾暗中放走了一个很讲义气的死囚犯。后来,李勉被罢官,客游河北,偶遇死囚,死囚欢天喜地地将李勉接回家,并大加款待。晚上死囚和妻子商量:“这个人是我的恩人,我一定要报答他。”两个人就商量怎么报答他的恩情,他的妻子非常同意报恩的想法,也认为要拿最好的东西给他,妻子就认为可以拿一千匹布来报恩,但死囚认为这远远不够,其妻认为可以拿两千匹布来报答,可是死囚还是认为太少,最后其妻献计说……到底他们是商量如何报答李勉的呢?大家可以设计一个结尾。
学生通过讨论后认为,可以设计出这样的结尾:其妻与死囚居然想出了杀死李勉以帮其解脱的办法。这样的一个结尾,虽然看似突兀,出乎人意料之外,但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李勉当时的处境来说,也许死是个最好的解脱、最大的幸福。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对欧亨利式的结尾有了体验,并由此深刻把握了文本中欧亨利式的写作技巧。显然,这一穿插为学生理解文本增添了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穿插这种技法,一定要把握课堂的脉络,在气氛转入疲惫时,在学生陷入困惑时,要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要么加强学生的感受力,在即将中断的时候把握原来的课堂脉络,使其一脉相承,一气呵成,这样才能提升语文阅读的效率。当然,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获得高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