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峡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对策

2014-11-17 18:36史春林李秀英
东疆学刊 2014年4期

史春林 李秀英

[摘要]朝鲜海峡是东北亚地区的海上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海峡不仅是中国北向航线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舰船突破第一岛链封锁、驶向太平洋的战略出海口。但目前却有许多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朝鲜海峡的安全畅通,特别是有关海洋大国对朝鲜海峡的争夺和控制,以及朝鲜海峡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半岛问题等因素对该通道的安全畅通影响很大。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综合运用有关国际海洋法、海上安全合作、海上战略威慑、海上危机预警与管控等手段,确保朝鲜海峡安全畅通,进而确保国家经济和贸易安全。

[关键词]朝鲜海峡;安全畅通;中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 D8293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4005306

朝鲜海峡位于北太平洋西缘,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及九州岛之间的整条通道,朝鲜称为“朝鲜海峡”,韩国称为“大韩海峡”,日本称为“对马海峡”;从狭义上来讲,是指朝鲜半岛与日本对马岛之间的水道,朝鲜和韩国都称为“釜山海峡”或“釜山水道”,日本称为“朝鲜海峡”或“对马海峡西水道”。本文所指是广义上的朝鲜海峡,其略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00千米,宽约180千米,大都水深50-100米。朝鲜海峡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中国舰船进出太平洋的海上咽喉要道。但目前朝鲜海峡却面临一系列安全问题,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国舰船在朝鲜海峡的航行安全。

一、朝鲜海峡的重要地位

朝鲜海峡交通和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被称为东北亚海上门户,“谁控制朝鲜海峡,谁就控制了东北亚的门户”。[1](145)

1.朝鲜海峡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是朝鲜海峡海运条件良好,特别是海峡进出口宽敞,航道顺畅。二是朝鲜海峡沿岸港口众多。日本沿岸一侧有北九州、下关、福冈、关门、长崎等重要港口。韩国沿岸一侧有釜山、镇海、丽水、木浦等重要港口。三是朝鲜海峡地处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东北接日本海,西口过济州海峡通向黄海,西南接东海,向东能出入太平洋,向北可到达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四是朝鲜海峡为东北亚海上贸易捷径,来往于朝鲜半岛两侧、中国北部、日本西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船只频繁出入此海峡。

2.朝鲜海峡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

一是朝鲜海峡形势险要,朝鲜半岛及其附近岛屿扼守海峡北翼,对这一海上枢纽具有控制作用。雄踞海峡中部的对马岛素有“日本国防第一线”之称,是日本通往朝鲜半岛的跳板。西口有海峡中最大的岛屿——济州岛,也是韩国第一大岛,扼黄海、东海通往日本海的要冲。另外,朝鲜海峡北侧有韩国的巨济岛,东南侧有日本的壹岐岛、福江岛,这些也都是控制海峡的战略要地。二是朝鲜海峡沿岸军事基地众多,日本沿岸有佐世保、北九州、对马岛等军事基地;韩国沿岸有釜山、镇海、济州等军事基地。三是朝鲜海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进行封锁与反封锁的必争之地。如1597-1598年,中国明王朝和朝鲜王朝为抗击日军入侵,联合在朝鲜海峡进行了著名的“鸣梁海战”和“露梁海战”,两度大败日军,取得“壬辰战争”的胜利。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在朝鲜海峡发生过“对马海战”,俄太平洋舰队覆灭,日本取得制海权。二战期间美国把朝鲜海峡作为封锁的重点,二战后期美军太平洋舰队潜艇由此进入日本海,展开对日本的战时航运封锁。朝鲜战争期间,朝鲜海峡是美国的后勤支援通道。冷战时期,朝鲜海峡是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海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是美国及其日韩盟国封锁苏联太平洋舰队的一道“鬼门关”。至今朝鲜海峡仍是美国与俄罗斯争夺海上通道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朝鲜海峡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远东海军基地南下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也是美、日、韩舰队前往日本海进行单独或联合军演的咽喉要道。

对中国来说,朝鲜海峡是中国经东海和黄海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进行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目前,由中国港口北上,经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抵达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港口,或继续北上经日本海抵达俄罗斯远东港口,是中国与上述东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贸易航线。或经朝鲜海峡和阿拉斯加湾通往北美,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远洋航线。上述中国经朝鲜海峡前往东北亚和北美的北向航线约占中国对外贸易量的25% [2] (422),一旦这条航线中断,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在快速消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北冰洋有可能实现夏季通航或全年通航,届时中国经朝鲜海峡北上过北冰洋通往欧洲的航线将比目前南下经印度洋的航线缩短40%左右[3] (258),同时还可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等咽喉水道的依赖,因此中国经朝鲜海峡的北向航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影响朝鲜海峡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影响朝鲜海峡安全的因素来看,目前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特别是朝鲜海峡所在的东北亚有关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海峡周边的复杂局势等都对会朝鲜海峡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朝鲜海峡的沿岸国有关海洋立法的因素。

一方面,从朝鲜海峡沿岸国韩国来看,一是在韩国有关海洋资源开发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早在1952年1月,韩国就发表了《关于毗邻海域主权的总统声明》,把其离海岸约20-200海里内发现的一切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置于其管辖之下,由此引发了与日本长达十几年的渔业争端。1970年5月,韩国颁布了《海底矿物资源开采法的实施令》,公布了韩国7个石油开发区的地理坐标,但有4个石油开发区西侧与中国在黄海和东海的海洋权益主张相重叠,对此中国政府多次提出强烈抗议。1974年韩国和日本签订了《建立韩日共同开发区的协定》,由于这个开发区影响到中国在东海的权利主张,中国政府对此也多次表示了强烈抗议。1998年韩日又签订了新的渔业协定,擅自规定了他们在东中国海的共同捕鱼区的范围,即济州岛南部暂定水域,该范围处在东海中、日、韩三国交界争议水域,但韩、日并没有与中国商量,侵犯了中国专属经济区主权权利[4] (304~308),再次引发中国抗议。

二是在韩国有关领海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994年韩国将其南部属于朝鲜海峡的济州海峡的领海宽度扩大至12海里,导致其他国家舰船只能从朝鲜海峡和济州海峡的中间航行通过。另外韩国划分领海范围时,在好几个地方采用的特别直线基线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应用直线基线要求的地理条件,其应采用低潮线。而韩国的直线基线划法导致有近20,260平方千米的海域被其声称为内水,而该水域实际上属于领海或公海。

三是在韩国有关专属经济区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996年8月韩国颁布了《专属经济区法》,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韩国在不同的海域却采取了不同的划界原则,如在东海,韩国在济州岛以南对日本一侧主张自然延伸,对中国一侧却主张中间线,在朝鲜海峡则以海峡中心线划定。韩国的上述主张,与中国倡导的根据公平原则来进行海上划界的主张存在分歧。

另一方面,从日本来看,日本在2007年4月通过了《海洋建筑物安全地带设置法》,该法有关划定海上安全地带及其排他性管制的规定,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沿海国管辖权的范围,改变了这些水域的国际法律地位,扩大了日本在海上的掌控据点,使中国舰船通过朝鲜海峡进出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处在日本管辖之下。

总之,朝鲜海峡沿岸国韩国和日本的国内立法中的有些权利主张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方面,两国扩大了各自的海洋管辖范围,加强了对各自邻接海域的控制,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朝鲜海峡的航行自由;另一方面,韩、日所宣称的海洋管辖范围侵害了中国的海洋权益,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矛盾,如果矛盾激化造成局部不稳,会间接威胁到朝鲜海峡的安全。

2.美国及其盟国夺控朝鲜海峡的因素。

朝鲜海峡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和碰撞的多发地区,因此成为大国争夺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美国及其与日、韩军事同盟对朝鲜海峡的垄断控制会严重威胁到其他国家舰船在此航行。如1986年美国就宣称要控制16个用于国际航行的海上咽喉要道,2002年美国国防大学则提出要控制22个海上咽喉要道[5] (146),其中在东北亚就包括朝鲜海峡。为此,美国及其盟国采取了以下手段来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

一是利用岛链对朝鲜海峡进行封锁。在西太平洋有一系列呈弧线形分布的岛屿,美国及其盟国在冷战时期利用这些岛屿建立了针对新中国的岛链封锁。目前,美国及其盟国继续发挥这些岛链的封锁功能,并把朝鲜海峡作为控制中国出海口的首要环节,企图把中国海上力量围困在近海。[6] (53)

二是加紧在朝鲜海峡周围进行军事部署。首先,在朝鲜海峡周围建立庞大的军事基地群。二战后,美国与日、韩盟国合作在东北亚建立了以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北亚基地群。如朝鲜海峡沿岸韩国一侧,目前镇海为美国驻韩海军司令部驻地、韩国海军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地。釜山为韩国海军第3舰队司令部驻地,其东北濒日本海的北坪为韩国海军第1舰队司令部驻地。在朝鲜海峡沿岸日本一侧,佐世保为美国第7舰队供应支援基地、日本海上自卫队佐世堡地方队司令部驻地。横须贺则号称“东洋第一军港”,是美海军最大的海外基地和惟一的海外航母的母港,目前为美国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而且佐世保与横须贺分别位于日本东西海岸,互为犄角,是控制朝鲜海峡的“钥匙”,一旦发生战事,这两个基地将构成美军第一条战线。[7]

其次,美国与日、韩盟国签署防卫文件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早在1960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就规定美日联合防卫区包括朝鲜海峡。1978年签订的《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日本承担监视和封锁朝鲜海峡的任务。因此冷战时期,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奉行“封锁护航”战略,以封锁朝鲜海峡作为主要作战任务之一,平时对过往船只进行严密监视,战时则通过布设水雷、设置水中障碍物、反潜作战、水面战斗以及由陆基对船舶发射导弹或炮弹攻击等手段对海峡实施封锁,掌握战场主动权。目前,美日仍持这一构想,并表示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封锁朝鲜海峡的具体办法。同时韩国也发表《国防白皮书》,提出要加强对朝鲜海峡的控制。

再次,加强在朝鲜海峡周边的兵力部署。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亚太战略运输通道。为此,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国韩、日不断加强在朝鲜海峡周边的军事力量。如2010年“天安”号事件后,美国暂缓削减驻韩美军计划,将兵力保持在2.85万人,向韩军移交作战指挥权的期限也由2012年推迟到2015年。同时,韩国投巨资在朝鲜海峡中最大的岛屿——济州岛加紧修建海军基地,并部署数十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美制P-3C型反潜巡逻机,2015年竣工后将成为韩国海军控制朝鲜海峡的前哨基地。日本防卫当局近年来则加强了朝鲜海峡中的对马岛的驻军。美国及其日、韩盟国在朝鲜海峡附近还不断进行联合军演。早在1983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曾在大分县海岸外进行了封锁朝鲜海峡的模拟演习,近年来美日韩军队每年都要在朝鲜海峡周边海域举行十几场大规模的联合军演。

最后,朝鲜海峡周边海域水下火药味也很浓重。由于朝鲜海峡周边海域水下音响情况复杂,传统的声纳侦测系统易受噪音干扰而无法发挥作用,而这恰是潜艇可资利用的天然屏障,因此长期以来,美日韩不断加强在朝鲜海峡附近海域的潜艇部署和活动。同时朝鲜为了对抗威胁,也加强了自身的潜艇力量。据有关军事专家估计,目前在朝鲜海峡周边海域活动的潜艇至少有三四十艘,比冷战高潮时还要拥挤,并发生了多次冲突,如朝韩之间从1996年至今就发生过3次潜艇冲突事件。同时美俄、俄日的潜艇也常在朝鲜海峡周边海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8](88-89)随着各国潜艇在朝鲜海峡周边海域角逐和冲突不断升级,表明对该航道控制权的争夺在加剧。

三是“防扩散安全倡议”对朝鲜海峡安全的影响。2003年美国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目的是拦截和扣押被怀疑运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日本积极响应美国的PSI构想,2003年9月批准了一系列对走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船只进行拦截和扣押的举措,而且2004年和2007年在日本举行了两次PSI演习。韩国也积极响应,2010年在釜山港也举行了PSI演习。虽然PSI对海上反恐有一定作用,但自设拦截目标及自行拦截行动会妨害航行自由。另外,PSI在东北亚主要矛头针对的是朝鲜,因此朝鲜对PSI坚决反对,曾多次表态把禁运和拦截看作是战争行为。这可能会导致朝鲜与美国及其盟国发生冲突,从而影响朝鲜海峡的安全。

3.朝鲜半岛问题和朝鲜海峡周边岛屿争端的因素。

朝鲜海峡周边是目前世界上潜藏热点较多的海域,各种岛屿争议在激化,朝鲜半岛问题又反复多变并形成严重的军事对抗。这些争端和对抗可能引发的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严重危及朝鲜海峡的安全。

一方面,从朝鲜半岛问题来看,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时期两极对抗的产物和焦点,被称为“冷战的冰块”。而目前朝鲜半岛上空的冷战阴云仍迟迟不散,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军事对峙区,被称为“冷战的活化石”,成了最后一块难以消融的冰川。[9](74) 近年来,朝鲜导弹与核计划以及美对朝强硬政策等引发了美、朝之间尖锐的矛盾和对抗,使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同时朝韩、朝日关系也时有恶化,甚至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海上冲突。从朝、韩关系来看,朝、韩黄海争端由来已久,双方围绕所谓的“北方界线”(NLL)问题在有争议海域已发生多次海上武装冲突。特别是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美韩接连不断的联合军演,使朝鲜半岛的局势面临失控的危险。从朝、日关系来看,双方在海上也发生过多次冲突,如2001年12月日本击沉了朝鲜的不明船只。若朝鲜半岛危机久拖不决或出现突发事件,如美国对朝鲜实施海上封锁或采取“先发制人”手段对朝鲜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导致局势失控而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朝鲜海峡的安全。[10](275)

另一方面,从岛屿争端来看,在朝鲜海峡周边地区有日韩独岛(日本称“竹岛”)之争、中日钓鱼列岛(日本称“尖阁群岛”)和冲之鸟礁(日本称“冲之鸟岛”)之争以及中韩苏岩礁(韩国称“离于岛”)之争、俄日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之争等。特别是日韩独岛之争对朝鲜海峡安全影响最大,因为独岛正处在韩国郁陵岛和日本隐岐群岛之间的朝鲜海峡北口,日韩争端激化会影响到朝鲜海峡的安全。

4.朝鲜海峡交通秩序和管理的因素。

朝鲜海峡目前没有实行分道通航制度,一方面,由于朝鲜海峡附近有对马渔场,常有大批渔船出没,过境的各类大型商船与沿岸航行、随意穿越交叉的小型渔船,构成了各种复杂的会遇态势,容易发生碰撞等海损事故。另一方面,在朝鲜海峡附近水域设有军事演习区,演习时间为当地时间每日8-22时,每个月末在NAVTEX 发布下个月的演习区位置。这些演习区一个接一个,连片包围着朝鲜海峡附近水域,船舶在航行时需加以小心。

5.朝鲜海峡气象和海况的因素。

一方面,从气象条件来看,首先是海雾、烟雾等因素的影响。每年3-8月是朝鲜海峡的“雾季”,其中6-7月最多,同时受梅雨天气影响,最差时能见度视距仅有几米。而冬季由于冷气团在日韩大工业带上空停滞会发生烟雾,使能见度变差。其次是大风、巨浪等因素的影响。每年7-9月朝鲜海峡热带气旋较多,同时伴有雷暴出现,会产生狂风暴雨和大浪。而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朝鲜海峡冷空气频繁,常有寒潮大风。伴随偏北大风会形成暴风雪,影响能见度。同时,冬季每5天就有一个大风浪天气,最大波高可达13米。另一方面,从海况来看,朝鲜海峡沿岸多岛礁泥滩,航区状况复杂。上述这些状况,都会给航行船舶带来困难。

三、中国保障朝鲜海峡安全的战略对策

海上贸易一旦在狭窄水域被打断可能产生的后果,使得海上通道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1](50)由于朝鲜海峡安全问题对中国突破岛链封锁、走向太平洋以及开展正常的海上贸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应通过建立朝鲜海峡安全保障的综合体系,实现该通道的和平利用。

1.在话语层面,中国应大力倡导海上公共安全理念,争取参与有关朝鲜海峡安全保障的主动权。

中国应以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亚太地区海事机构首脑论坛、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等为平台倡导新安全观,争取维护朝鲜海峡安全的话语主动权:一是强调要以维护朝鲜海峡所有使用国安全为前提,反对美国和日本以自我安全为中心的单边主义倾向,特别是应对美国和日本的海洋扩张思想及无理行为进行批判和斗争。二是强调朝鲜海峡所有使用国和主权国均有维护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反对美日把一些相关国家排斥在外。三是强调以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构筑朝鲜海峡安全合作机制,反对美日利用自身优势恃强凌弱,特别是要反对美国以维护朝鲜海峡公共安全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四是强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朝鲜海峡周边国家有关海洋权益的争端。

2.在法律层面,中国应充分利用国际海洋法有关海峡通道航行的规定。

中国应充分利用海峡通道具有的国际共享性以及国际法对这种共享性保护的规定,来保障朝鲜海峡的安全畅通。朝鲜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适用于过境通行制度和自由航行制度。一方面,从过境通行制度来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认所有国家船舶享有用于国际航行海峡的过境通行的权利。在过境通行时船舶可按“正常方式”过境,即船舶可保持戒备状态和其他航行习惯、编队航行、潜艇潜航通过。船舶在过境通行时无需事先向沿海国通报或征得其同意,海峡沿岸国“不应妨碍”、“不应予以停止”船舶过境通行,并且还应公布其所知的海峡内对过境通行有危险的情况。[12](54)另一方面,从自由航行制度来看,朝鲜海峡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海域,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自由航行制度。因此,中国首先要把这些有关海峡航行的现有游戏规则研究透彻,以国际通行规范维护中国在朝鲜海峡通道的合法使用权。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应积极主动参与有关朝鲜海峡通道安全保障的法制建设。要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IAIN)等国际组织合作,推动有关朝鲜海峡安全新法规的设计,为中国舰船在朝鲜海峡安全航行提供法律保障。

3.在国际合作层面,中国应加强与朝鲜海峡沿岸国及美国合作,积极参与有关朝鲜海峡通道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

首先,从中国与朝鲜海峡沿岸国日、韩合作来看,一方面,对于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和海域划界等问题的矛盾和纠纷,应从稳定中日、中韩关系的大局来考虑问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的宪章、公约、协定等原则平等协商,以合作的态度共同探讨和平解决海上争端的办法,避免因海洋权益争端影响朝鲜海峡的安全。目前,应首先做出实际性和过渡性的临时安排,在重叠区实施共同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中日、中韩在海上通道方面的利益空间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因此应扩大中日、中韩在朝鲜海峡安全领域利益的汇合点。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东北亚海上安全共同体,共同构建东北亚海上新秩序。

其次,从中美合作来看,中美两国应在朝鲜海峡安全问题上加强相互沟通,增加彼此信任,尽量减少矛盾和规避风险。在此基础上,深化在朝鲜海峡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使彼此成为“海上利益攸关方”,即在朝鲜海峡问题上任何对抗都会给双方造成严重损失,使美国为了其自身利益而不愿封堵朝鲜海峡。

最后,从多边合作来看,中国应在拓展中日、中韩、中美双边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朝鲜海峡通道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目前朝鲜海峡尚缺乏有效的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多边合作的一切机会,积极与朝鲜海峡通道周边有关国家以及美国进行沟通协调,成立讨论朝鲜海峡安全问题的专家工作小组,在朝鲜海峡安全问题上通过主导或参与构建类似“朝核六方会谈”那样的安全合作机制,并签署系列协议对有关朝鲜海峡通道安全合作问题做出安排。一是建立朝鲜海峡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情报共享与交流;二是合作开展有关朝鲜海峡安全的科学研究,对海峡通道安全进行联合规划、建设与管理,共同制定维护朝鲜海峡沿岸港口的安全举措;三是联合开展有关朝鲜海峡人道救灾和应急搜救等行动;四是对朝鲜海峡环境共同保护和监测,防止海上污染;五是共同预防和打击海上恐怖、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动。以此实现朝鲜海峡通道的安全,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4.在危机预警和管控层面,中国应积极推动有关朝鲜海峡危机预警和管控机制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目前朝鲜海峡周边海域存在的海空兵力几乎饱和,再加上朝鲜海峡通道缺乏早期预警以及成熟的危机管控机制,使朝鲜海峡通道及其周边海域突发海空事故的情况较多且发展方向难以把握,处理力度难以拿捏;另一方面,由于海上非传统安全不仅具有跨国性和蔓延性,而且还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海峡附近一旦发生海上军事危机或恐怖事件,必然会对海峡通道安全构成极大冲击。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有关海峡通道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关朝鲜海峡安全的具体规则、操作程序及各种预案,如中美、中日、中韩应签署《防止海上事故协定》等,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减少分歧和猜忌,消除因误解和误判而造成的对立和冲突,防止局势失控。

5.在军事层面,中国应建设具有一定威慑力的海上战略力量。目前,朝鲜海峡制海权掌握在美国及其盟国手中,他们很可能会在东北亚发生武装冲突或战争的情况下,封锁和阻断该航线。因此,中国必须加快海军建设,提高海上威慑能力,为通过朝鲜海峡的中国舰船保驾护航。一方面,平时中国应在朝鲜海峡显示必要的军事存在,为此,中国海军应在朝鲜海峡通道附近海域举行例行军演,显示中国海军有突破第一岛链、打通战略出海口的信心和能力,同时也显示中国舰船自由穿越朝鲜海峡的权利。另一方面,战时中国海军应具有争夺和控制朝鲜海峡的能力,能够阻止敌方行动自由和掌握战略主动权。

总之,朝鲜海峡不但是中国在东北亚一个非常重要的出海口,而且是中国舰船驶向太平洋的一个咽喉要道。因此,中国必须勇敢面对各种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确保朝鲜海峡通道的安全,进而确保国家经济和贸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家铸:《海权与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张炜:《国家海上安全》,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年。

[3]梁芳:《海上战略通道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

[4]季国兴:《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Sam J.Tangredi. 〖WTBX〗Globalization and Maritime Power.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6]李杰:《全球战略海峡通道》,《党政论坛》,2011年第2期。

[7]蔡伟:《美军死盯十六条水道》,《中国矿业报》,2001年7月21日。

[8]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

[9]周洪波:《冷战后东北亚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2期。

[10]冯梁:《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11] Wilfried A. Herrmann. 〖WTBX〗Asias Security Challenges.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1998.

[12]张海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年。

[责任编辑 全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