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原为贬义词

2014-11-17 03:03:00文/佚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孺子齐景公孺子牛

文/佚 名

“孺子牛”原为贬义词

文/佚 名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小儿子名叫“荼”,也叫“孺子”,齐景公非常喜欢他,晚年时对他更是到了有求必应、十分溺爱的程度。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孺子撒娇,非让齐景公扮成老牛让他骑着玩。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真的口里衔一根绳子,扮成一头老牛让荼牵着走。孺子牵着这头“牛”,一会儿让他叫,一会儿又骑到他的背上赶“牛”。正当孺子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手中的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都扯断了。

齐景公临死前立下遗命,立荼为国君。齐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对子女过分溺爱的父母。

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中,有非常著名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里的“千夫”是指那些手握权柄的统治者,而这里的“孺子”则是指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郭沫若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指出“但这一典故,一落到鲁迅的手里,却完全变了质。在这里,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它的贬义逐渐消失,变成了另外一种含义:指对老百姓、对人民大众无限忠诚的人。通过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鲜明而伟大的个人品格。

(于子棉摘自《神州民俗》2013年9月)

猜你喜欢
孺子齐景公孺子牛
晏子劝戒
快乐语文(2021年26期)2021-11-07 08:41:44
“孺子牛”的由来
被嫌弃的齐景公
趣味(语文)(2020年6期)2020-11-16 01:45:08
甘为孺子牛
孺子牛
孺子难教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孺子驱鸡
父与子
北方人(2014年9期)2014-12-04 11:06:01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