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浅析

2014-11-15 03:03杨爱东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道德教育生活化

杨爱东 刘 杰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高校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浅析

杨爱东 刘 杰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转向是德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最终目标,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是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高校德育教育 生活化转向 教学模式

一、高校德育模式生活化转向的内涵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早已不适应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的新世纪大学生,因此高校德育教学模式改革已是近年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此前,我们也已进行过“主体性德育模式建构”的研究,但无论是对道德教育深层理论的挖掘还是对现实高校德育规律把握,或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现实建构,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德育教学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将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必须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实现生活化取向的改革,这是提出高校德育模式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背景。所谓高校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转向,就是指高校道德模式由理想主义高远道德目标和道德价值取向的“灌输、引导”式的德育模式转向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让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道德意义,领悟道德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坚强道德意志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具有价值引导功能的丰富资源的“实践、体验”式德育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1]而且“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因此,现实生活是教育得以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教育是因现实生活而存在的,并因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高校道德教育也应遵循此规律。高校的德育改革也应该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使德育显示出鲜活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尽的力量和作用。

二、回归生活世界: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

回归生活世界,首先是把现实生活作为道德教育最切近、最真实也是最丰富的资源。具体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应是德育教学的现实素材,而道德教育也只有在人们的全部生活中进行才能彰显德育的魅力,这一点,先贤早已有过深刻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伦理学和政治学,所探讨的就是实践和活动。”[3]近代启蒙思想家狄尔泰也曾指出:“任何世界观的最终根源都是生活本身。”[4]

因此,道德来源于实践,亦应回归实践,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应然取向。首先,善及人类种种美好德性存在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现实生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而独立存在的善是没有的。所以,从现实的具体的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诠释道德的本质及善的意义,应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特征。其次,生活实践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美好德性并不是知识和抽象的理念,德性养成也不能仅凭纯粹理智的训练就可达到。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人的良好德性并非天赋,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实践获得的。“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5]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再次,生活才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总目标服务的,是为了使大学生有更加美好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6]。因此,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遵循道德的本质,符合道德教育规律,回归生活世界,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和应有的价值取向。正如赵汀阳先生说:“生活的目的是与生活一起显现出来的东西,它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与生活本身的意图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7]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最终目标

高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水平和精神境界,但无论是道德实践水平还是精神境界的提高都依赖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因此,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目标即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体来说,德育生活化转向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第一,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人的内在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原动力,个体的道德欲求则是提升其道德境界的原动力。因此,在德育实践中,一方面应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塑造自我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道德需求的层次,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既有基本需求又有高层次的需求,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德育实践引导大学生追求理想的道德人格来提升其道德需求。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层面考察,个体道德人格都是一个自觉习得、自主建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单向灌输而成,所以,如果在道德教育中不顾教育客体的内在欲求,不努力提升学生需要的层次,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养成。第二,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判断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与道德事件做出分析、鉴别、选择和评价的心理过程,道德选择是基于道德判断做出的价值评判和选择。既然个体的道德人格不可能通过单向灌输而生成,那么,发展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就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道德实践尤其是通过在道德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才能发展个体的道德潜能,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关注道德生活,使大学生学会处理道德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发展学生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能力就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最主要方式。第三,在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认识道德化的存在。所谓道德化存在就是个体的道德行为既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目的,又不是因为对某种东西的畏惧,而是出于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做出的选择,道德化存在最终将人们引向对人类普遍永恒的至善的道德境界的追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并遵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因为只要是人类社会就要有一个道德的基准,即“道德共识”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不管他抱有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的理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该社会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8]。

所以,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从道德实践中寻求道德共识,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的运行规则和通行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在认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遵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将对道德观念的习得、道德规范的学习及道德行为的养成将一定的道德原理和规范内化为自我的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只有当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成为人的自觉自愿,且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即自觉能动性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才真正成为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因而,个体才能在种种道德事件中选择和坚持应当的、善的和正义的,拒绝和鄙视恶的,非正义的,才能达到不为外力所左右的道德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化存在。

四、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高校德育若要顺利实现生活化转向则必须在道德实践教育这一环节实行改革,我们认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依托,以社会实践为拓展平台,实现多元化道德实践教育是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的现实路径。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为高校德育生活化转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坚实基础。课改后的《基础》虽然仍肩负政治导向的功能,但是在内容上比旧教材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从新生适应到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职业观、法治观等,几乎涵盖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更具多元化取向。以此为基础,生活化取向的德育实践即应以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职业观、法治观为切入点,深入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德育实践的现实来源,同时把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道德困境与道德抉择的难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例如,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件为起点,通过从实践到情感再到理论的路径,引发其共鸣以发挥激发其爱国情感、引导其爱国主义行为的作用。同样,理想信念教育也需要强调在个体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对高尚的理想信念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不适于教条式灌输,而是需要依据其因兴趣、爱好、个性、学业水平、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及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使其真正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意义,并激励其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后,伦理道德观教育作为整个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规律的知、情、信、意、行诸环节最终仍需要在实践中落实。

其次,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拓展德育生活化的实践内容,注重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作用。社会是道德实践的主要场域,也是德育生活化过程实施的大环境,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德育生活化转向的改革实践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识社会与道德,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和感悟能力,不断将道德原则转化为信念与行动。因此,实现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转向需要努力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网络,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考察、单位实习、参观访问、军政训练、社区服务、劳动锻炼、就业创业实践等,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真正把道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逐步达到知行统一。

[1]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

[2]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7.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狄尔泰.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内的展开[M]//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1.

[6]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0.

[7]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

[8]何怀宏.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读书,1997(4):33.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道德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