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王会祥 张宁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在某些心血管病变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会发生变化[1,2]。本文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探讨它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共40例, 其中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30±11.4)岁, 为健康体检者, 排除冠心病, 脑血管病, 四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等及其他严重内脏疾病。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共38例, 其中男1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30±11.4)岁, 人选标准为: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临床无微血管病变表现:24 h尿蛋白定量<30 mg, 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临床无大血管病变:既往无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及病史, 心电图机心脏彩超检查无心脏损害表现, 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彩超正常, 头CT或脑血管多普勒正常。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共44例, 其中男23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30±11.4)岁, 人选标准为: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至少有下列微血管病变或大血管病变表现之一者:24 h尿蛋白定量≥30 mg, 眼底检查有微血管瘤, 渗出, 新生血管形成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电图, 心脏彩超检查确定有心脏病存在, 头CT或脑多普勒明确存在脑梗死, 脑动脉狭窄等血管病变改变;颈动脉或双下肢动脉彩超证实存在血管壁增厚、斑块等大血管病变。
1.2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于平卧位采肘静脉血, 采用德国Biomedica公司的试剂盒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血浆BNP的测定。
三组间血浆BNP水平的比较,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均P<0.01)。见表1。
表1 三组血浆BNP水平比较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患心脏病时一种被称为利钠肽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异常变化。利钠肽家族成员主要包括ANP,BNP和CNP, 分别主要来源于心房肌、心室肌及血管内皮细胞[3], 它们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调节水钠平衡机细胞增殖和分化、舒张血管等。但是Beer等[4]研究发现: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比无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相比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血浆BNP水平增高可能包括以下因素:①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管结构的改变使其血管反应性降低[5], 血浆BNP可能代偿性分泌增多以加强血管扩张;②糖尿病血管病变时心肌肥大和牵张、肌坏死和纤维化可能引起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③高血糖引起血容量扩张而导致血浆利钠肽水平的上升;④已有研究证实[6]: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BNP的升高与心脏自主功能失调存在相关性, BNP作为潜在的标记物可以帮助筛选糖尿病患者中早期存在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综上所述, 血浆BNP可作为简便, 价廉, 可靠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指标。
[1]朱雪明,沈海英,冯萍,等.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评价.中华检验医学增殖,2006,29(10):923-925.
[2]贾春文,秦晓同,景宏美.利钠肽系统与心血管的关系.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26(5):397 - 399.
[3]Nybo M, Nielsen L B, Nielsen S J , et al.Discordant expression of pro B type and pro C type natriuretic pep tide in newborn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type 1 diabet.Regul Pept, 2007,141 (13):135-139.
[4]Beer S, Golay S, Bardy D, et al.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vascular complications.Diabetes Metab, 2005, 31(6):567-573.
[5]董雪红,李连喜,梁文昌,等.2型糖尿病人微血管舒张功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23(5):893-896.
[6]Yufu K, Takahashi N, Nakagawa M, 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72(1):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