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2014-11-14 01:20黄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责任能力责任意识三农

黄瑾

[提要]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发展自身业务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成为商业银行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的路径探讨

收录日期:2014年9月9日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重任,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指出,“社会责任”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政府、股东、商业伙伴、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为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应当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与慈善责任。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以下两项特点:一是有义务对贷款企业履责情况进行监督。给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贷款,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支持。商业银行需将社会责任的理念传递给贷款或相关企业,例如把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等纳入贷款的准入条件。二是履行社会责任更直接。商业银行开展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具备正的社会外部性,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利益已然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从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社会责任并未被引起战略重视,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回报率高的行业,对公益性事业顾及相对较弱,这根源于其对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意识不足,社会责任感仍需加强。

(二)承担形式单一。从商业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集中在捐款、助学贷款等,少数银行会赞助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由于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上存在不足,使现有产品使用率不高,所以银行又很难通过产品开发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监管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商业银行难以协调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谋取高收益,选择支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盲目提供贷款,最终导致部分产业出现发展明显过热的局面。同时,由于有些银行忽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产业的支持,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冷热不匀的困境。然而,由于行业内缺乏监管,以上行为便可以肆意妄为。

三、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的路径

上文所述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承担形式单一以及监管机制尚未健全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以下三项针对性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承担能力提供借鉴。

(一)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将责任文化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始终。建立体现社会责任内涵的文化价值观,在员工教育方面,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带头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抗震救灾、扶贫帮困等。同时,可以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解活动,提供一些免费的金融产品来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以此来关心弱势群体,让广大社会公众分享银行业发展带来的硕果。

(二)拓宽履责形式。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增加普通的社会利益,这里最大的社会利益可理解为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拓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一是为“三农”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三农”政策落实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放低对“三农”相关行业的贷款支持门槛,必然能够极大地促进“三农”政策的落实;二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低碳经济是为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低碳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即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支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监管机制。首先,可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依据和保障。例如,可以在相关法律中明确银行社会责任的要求,细化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使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更明确行为方式;其次,行业协会可建立适用于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定期举行行业内大检查,对商业银行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进行必要的鼓励与引导,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况昕.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2012.11.

[2]陈向阳,林良旭.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与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责任能力责任意识三农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侵权解释论研究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无责任能力未成年人侵害行为的刑法评价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