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科技软实力的传播与中国的优化策略
——以中美科普影视为例

2014-11-14 12:18黄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合肥230026
江淮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影视科普科学

黄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合肥 230026)

中西方科技软实力的传播与中国的优化策略

——以中美科普影视为例

黄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合肥 230026)

文章以中美科普影视传播为样本,从不同层面探讨导致中美科普影视传播呈现的不同风貌、走入不同路径的原因,以此比较中西方科技软实力传播的异同与优劣并寻找提升我国科技软实力传播的优化策略。

科技软实力;科技传播;科普影视

科技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指国家以柔性方式运用全部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科技软实力本质是一种文化力,对科技硬实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科技软实力包括:科技文化(核心是科技价值观),科技创新力,科技传播力,科技制度、政策与发展战略等。在科技软实力的诸多要素中,科技传播力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科技传播力不仅本身就是科技软实力的体现,反过来又能够对科技软实力起到倍增效应和推动作用。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科技软实力的灵魂,那么科技传播就是科技软实力的扩音器和推动器。

一、西方科技软实力的传播

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科技传播、特别是科普工作的作用,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营造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普工作走在世界前列,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英国政府和科学家曾因发生疯牛病未能及时给出科学答案和正确措施而引发过公众对政府和科学空前的道德信任危机。因此,英国政府意识到必须重视发展科技协调机制,改善公众对科学的印象,确保科学为人民的健康和福利服务。英国科研机构把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上,设立面向学校的科普计划,开发富于启发性的科学教材,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提供给教师。

而德国对科普的概念则有着较为宽泛的理解,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包括在内,提出公众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口号,认为科普不仅要涉及自然和工程技术,而且也要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研究与教育部发起了“科学年”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科普活动,让科学家们与公众直接交流。“科学与公众对话”是德国科普工作的着力点。

丹麦早在1958年就制定了 《博物馆法》,规定每一个得到丹麦文化部认可与资助的博物馆都必须安排展览向公众开放。丹麦科普政策的核心是公众的参与,并在科技决策中达成一种全民共识。丹麦法律明文规定,凡是涉及重大争议的科学政策,在作出决定之前,必须让社会公众了解科学发展对社会、环境和公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对争议性的科学议题进行公共讨论。

欧盟2010年发布的发展战略报告 《面向2020》把促进科技传播作为“创新联盟”计划的五个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重大科研项目参与者的科普义务,并把研究成果与公众交流,作为项目申请的必要条件。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强国,其科普传播特别是科普影视也居领先水平,乃至一提科普影视、科幻电影,人们脑海里立马就会浮现星球大战、机械战警和异形人、终结者这些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场景和形象。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科普立法的国家,对科普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同样极为重视。但两国的科普传播在传播理念、制作方式、表现风格及播放渠道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作为传播四大基本要素之一的传播者本身受到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的制约,对传播方式的影响更大。本文以中美科普影视传播为样本,从中美两国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环境层面来探讨导致中美科普影视呈现出两种不同风貌、走入两种不同路径的原因,并从中西方科技软实力传播的异同与优劣比较中寻找提升我国科技软实力的优化策略。

二、媒介环境与体制机制对科技软实力传播影响

媒介环境与体制机制对科技软实力起到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这里以影视艺术产业的发展为例。

1.中国:影视产业化浪潮与事业性坚守

在中国,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所有权和话语权都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一方面,事业属性是中国广播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属性,对于科普影视创作来说,这种事业属性的有利方面就在于能够从宏观上对其进行指导和调整,有利于从国家层面落实科普影视的相关政策与精神,规避了因市场的盲目性所导致的科普影视创作在发展过程中的无序性。

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属性不断被认识和加强,事业化体制企业化管理就成为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随着广播电视市场化与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从传播观念到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将影视产品的生产纳入到商品生产的轨道是其中的重要特征。

对于我国科普影视的发展来说,目前所处的媒介环境与体制机制可谓利弊兼具,一方面是国家对于影视产业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支持,产业化意识不断提高,产业化探索不断深入,科普影视完全可以将自己纳入到这一波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同样,由于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以及发展初期的无序性也为科普影视的良性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媒的事业属性,通过国家行政力量进行规范和扶持使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行政干预的疆界如何界定和制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分的参与和干涉也会对市场化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美国:商业法则下的科普效应

美国科普影视的高度发展与其媒介环境与体制机制息息相关。美国文化产业早已超出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影视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美国大片,以类型化生产方式席卷着全球的电影市场,科幻大片即为其类型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科幻大片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核与视觉奇观的形式吸引着一大批观众驻足,作为一种虚构性影片,表现得当也可以作为一种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美国电视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则发挥着主力的作用。首先从美国的电视体制上来讲,美国电视是一种商业电视为主导的电视体制,美国三大无线电视网NBC、CBS、ABC都属于商业电视网,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有线电视节目充斥于荧屏,满足着观众的不同需求。美国无线电视网很少有正式的科学节目的出现,但一些大型娱乐类节目中会出现带有一定科普性质的节目出现,如在中国也收获大批粉丝的《科学大爆炸》虽然属于情景喜剧的范畴,但其科普效果也不容忽视。科学节目传播的主力集中在有线电视网,其中探索(Discovery)公司所属的一系列频道、国家地理频道(NG)以及历史频道(History)三大平台所生产播放的纪实节目是美国科学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电视以外,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也会播放大量的科学教育节目,但其影响力与有线电视网不能相媲美。

美国影视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市场规则和运行机制也较为完善,科普影视的创作也绝大多数被纳入到这种商业化的体系当中,在收获着不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科普的目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销世界的科学产品。

三、动力支持系统对科技软实力传播的影响

作为一项具有公共属性的传播活动,科普影视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团体等方面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支持系统。

1.中国:政策法规推动

总体来讲,自上而下的从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扶持是中国科普影视动力支持系统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我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来支持科普事业的国家。它是科学传播领域先行的基本法律,涉及了科普活动的各个方面,推动了科学传播政策的制定,初步建立了政府制定科学传播政策的法律架构;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推出和实施以及一些针对具体领域的法律条文如 《水土保持法》等都为科普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和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其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指导方针、目标、主要行动、保障条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都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规划。同样在2006年,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国科协、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科普资源共享与工程实施方案》,对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作进行了规划。

政策法规的推动是中国科普影视动力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对中国科普影视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动力因素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性指导性的、带有某种强制性而非自发性的手段,因此能够多大程度上对具体实践进行指导及其指导效果的大小就成为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动力支持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2.美国:社会团体助力

美国的科普影视绝大部分已经被纳入到市场化发展体系当中,强大的商业体系本身已经为其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系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社会团体在科普影视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交流和融合,在科学与娱乐越发紧密互动的背景下,美国科学院公共服务部设立了“科学与娱乐交流”办公室,作为在科学家和电影、电视制片人之间交流的平台。在中国互联网上拥有较多粉丝的系列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以充斥于其中的大量的专业科学术语与科学知识同时不乏爆笑的情节获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该剧邀请专门的科学顾问,负责完成剧本中的科学对话,同时同导演一样在现场进行指导。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家大卫·萨尔兹保就是《生活大爆炸》的科学顾问,他也是“科学与娱乐交流”办公室的储备学者之一,剧中公寓白色留言版上的很多物理公式都出自其手。正是有了“科学与娱乐交流”办公室这样的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科学和娱乐得到很好的交流与融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科学传播的双重目的。

对于科普影视的经费支持系统,除了收费电视以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也会对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商业电视台和向这两个电视系统提供电视节目的独立制片人进行资助。还有一些其他基金会为公共广播系统提供经费支持,用于教育节目的制作。此外,一些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可以向公共广播电视进行捐助,解决公共广播系统在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而除了获得社会团体、个人等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外,公共广播系统(PBS)内部也有大量的志愿者为其服务,以实现其正常的运转。

四、媒介产业发展环境对科技软实力传播的影响

1.美国:成熟的商业化发展环境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链条完善,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围层到核心层都积累了非常厚实的资源,并且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的文化产业早已实现了全球布局,进行全球生产和全球售卖,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市场的最大开发。在美国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媒介产业在这样的产业发展环境下成长和发展,必然能够从资源 (包括资金、软硬件、人力资源等)上得到大力支持,同时产业发展环境也非常有序和规范,从美国媒介的高度商业化发展状态中即可窥见一斑。

美国好莱坞电影从上世纪上半叶开始即开始了其类型化、商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自己一整套完整的叙事方法和售卖方式。美国的电视体制同样以商业化为主。美国各大商业无线电视网与有线电视网共同构成了美国强大的电视媒介商业体系,电视是一种商品,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电视制作也被看作是电视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除了制作以外,传播、销售、反馈、产业链开发等都是整个媒介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规范和有序是美国媒介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各个环节和利益方都在商业主义的信条和市场经济规则下运行,优胜劣汰都由规则来决定,从而有利于媒介产业的健康、有序与良性发展。以生产纪实娱乐节目的美国Discovery传播公司为例,我们看到,正是高品质的节目让其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的眼球。而这种高品质的生产能力背后隐藏着高度商业化发展这只看不见的手。Discovery频道的节目生产是一种高度的工业化生产的方式,采用独立制片人制度,在选题确定之前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以对选题进行论证和把握。在选题确定之后,制片人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导演和制作团队,对节目进行标准化的生产。探索频道节目有一整套完整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标准,使其产品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售卖。正如曾给探索频道拍过片子的中国导演曾经感慨道:“给探索频道拍片子,并不是你自己想怎么拍就能怎么拍,尤其是后期剪辑上需要按他们的结构来组织。你给探索频道做事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他们会派人在前期、中期、后期各个阶段来监督审查,如果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是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这在后期剪辑中尤其明显。”正是这种专业化、标准化的媒介产品的生产方式将节目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

2.中国:市场化探索起步

中国近年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政策的指导之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文化产业属性日渐明朗,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也不断出台,都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着良好的环境。包括电影、电视在内的媒介产业也被纳入到这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来,不断创造着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中国电影在近两年已经进入到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国产电影在市场上的号召力足以让国人骄傲。但我们也要看到,带有科学传播性质的科幻大片或者科教电影却表现乏力,鲜有在市场上表现优秀的佳作出现。

电视的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在近两年来有加快的趋势,一方面是电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集团化发展、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尝试都让电视在市场化浪潮中不断向前冲,虽然不乏很多失败的尝试和案例,但有探索总是好的。直播分离的产业化发展方式在近年来就又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因国外引进模式节目而同步引进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对于中国电视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一次大变革,而直播分离对于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其能够再次爆发的原因所在。同时,直播分离在中国文化不断产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又有了一些新的方式和发展,在产品制作、产品传播、产品售卖以及后续产业链开发方面都在不断创新发展着。

五、中国科技软实力发展的优化策略

1.政策推动与行业互动的双轮驱动,应该成为中国科普传播的发展动力。我国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科普立法的国家,但我国在科普政策方面还存在着过于空泛、难于落实的弊病,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制定与落实。如在科技工作者业绩考核、职称评定上建立完成科普工作的定量标准,增加科普工作的经费比例,把完成科普任务作为申请科研项目的必要条件,对科普传播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

科普传播行业要加强科学界与文艺界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可在科协设立类似美国“科学与娱乐交流”办公室那样的组织来沟通协调科技与艺术工作者的关系。通过科学与文艺两大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实现两个专业领域之间的连接,是未来中国科普影视发展需要做的功课之一。

2.商业化与公共化并存,应该成为中国科普传播的发展方向。商业化与公共化并存,是要改变目前公共和商业的属性含混不清、公共性和商业性发展都不够彻底的局面。属于公共性的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属于商业性的则由市场来承担。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双轨发展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科普影视传播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纯粹的公共性科普传播体系,如可以建立像美国PBS那样专门承担公共传播功能的公共频道面向全社会开放,不播商业广告,资金由国家拨款、企业和个人捐赠来获得,设立专门的基金会进行运作和管理。这个公共性质的科普影视传播平台的功能就在于让科普影视发挥应有的公共属性,保证其独立性和品质性,完成科学传播的国家使命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商业化科普传播体系,将科普传播的发展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当中,规范市场运行和发展机制,让市场真正发挥效能,用市场的资本和力量来实现最大化传播。政府仅进行宏观的指导,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不实际介入和干涉其管理和运作,形成像Discovery探索频道一样的纯粹商业化的科学传播平台,完成科普影视传播的市场化运作。

3.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专业化的追求应该成为中国科普传播的职业要求。目前我国科普影视创作人员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大多为人文学科,具有科学专业背景的很少,这是造成我国科普影视作品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优化创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首先要从科普影视的从业人员入手,吸收具有科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进入到科普影视创作者的队伍当中;其次要从学校教育入手,在人文学科如影视创作专业中加入科学传播的通识教育。而对于从事科普工作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要在科学专业中加强人文教育和艺术素养,要从中外文学艺术中汲取养料,用艺术之花培育出科普之果。可以在科技学院或者传播学院中设立科普传播专业,以培养科普传播的专门人才。要把科学的理性精神和艺术的想象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出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大众型科普作品。

4.分众化与精品化的传播定位应该成为中国科普传播的有效途径。虽然科普影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传播的最大化,但我们同样要意识到大众化科普传播不等于无目标的广撒网式传播。分众化传播是指针对不同定位、不同受众等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是科普传播发展的一种趋势。要实现分众化传播,就要在科学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受众分类、收视习惯等特点,根据频道属性、时段特性、节目整体定位来进行节目的生产制作。在各个不同领域分众传播的聚合便是大众化传播的效果。中国科普影视目前在分众化传播方面虽然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努力,例如针对少儿、成人所制作的不同的科普节目,针对工业、农业、科技等不同行业制作的科教栏目与科普纪录片等,但还需要在精细化、科学化上下功夫,要在分众化的基础上实现精品化,打造出又多又好的精品科普作品。

5.全球化与民族化齐头并进应该成为中国科普传播的发展战略。美国科普影视带给我们的一个启发便是要进行全球化的传播与发展战略。包括美国Discovery探索公司科普类节目、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科学类电视剧等科普传播媒介都在积极向全球拓展,进行全球化传播。我们不仅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科普传播作品,更应该具有全球意识,要让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科普作品走出国门,传播世界。

[1]殷俊.动漫产业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5):155-158.

[2]班秀萍.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 文化产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三题议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7):198-202.

[3]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99.

[4]王建英.“探索”中国十年路[N].新京报,2006-01-24.

[5]张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的美国数字出版业[J].新闻界,2013,(20):68-69.

(责任编辑 焦德武)

G220

A

1001-862X(2014)06-0156-005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黄雯(1978—),女,安徽绩溪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科普传播与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影视科普科学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影视风起
影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