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国
【摘 要】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教师以问题为线索组织学习活动。“问题”如何获得?既有教师有目的有情境的设问,又有学生在教师激发下的提问,目的都在于让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产生求知欲,主动深入进行学习探究活动。
【关键词】问题教学 提出问题 激发问题
“有问题”的高中地理教学,这个说法没有任何问题,其含义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问题教学实践。
问题教学,即教学内容以呈现或激发问题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释问和设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在教学中有提问了,有问题了,就属于问题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以问题为线索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一、教师提出学习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是指由教师将教学重难点内容设计成若干学习问题,帮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完成学习任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所以说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习的欲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探究的目标。
1.通过地理影像提出问题。
地理事物演化的时空范围广大,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用有关影像资料,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形象生动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降低学习难度,便于规律把握。
例如进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可设计观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地球表面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的三维动态视频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提出一些学习问题:
①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有关系,南半球呢?
②当太阳直射回归线,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极昼极夜范围。
③赤道全年昼夜状况。
④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
2.通过模拟实验提出问题。
用实验的方式,重现自然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和理解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制约的本质关系,即地理原理与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所以倡导模拟实验,其原因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任务量大,而且一些地理事物演化过程的时空范围十分广阔,这往往需要对地理实验活动进行裁减加工,如微型化、便捷化、模式化、缩时化等。模拟实验就成为一个良好选择,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晰呈现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和探究。
如对于“水循环环节和类型”的学习,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准备三个花盆,分别编上1号、2号、3号,1号盆内表土均被绿草所覆盖,绿草的高度明显低于花盆边沿高度。2号盆仅装大半盆清水。3号盆内注入适量的水,另外准备一个明显小一点的花盆,在盆内装入一些干燥的沙土后放入3号盆内,保证水位明显低于内盆的边沿。透明塑料薄膜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1-3号花盆分别用塑料薄膜将盆口封好,置于阳光下暴晒,盆口薄膜内出现一些水珠即可。
步骤二:课堂观察实验结果并提出问题:
①薄膜内的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②用指尖轻轻叩击塑料膜中央,水珠会怎样运动?这是模拟哪种自然现象?
③如果1-3号花盆分别模拟代表陆地、海洋、海陆之间的情况,可否分别说出水体在三个区域内的循环运动过程?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特点,亦可以由教师讲解1号盆代表的陆地内循环过程,其余两个水循环类型再由学生模仿讲述。
3.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问题。
对于人文地理或区域地理内容的学习,提出问题的方式一般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会收到更好效果。学生通过生动形象、贴近社会实际的案例,激发学以致用的积极性,综合分析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对于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可以选取学生所在城镇的平面简图,标注几个特定地点,如市中心、城郊边缘、交通干线沿线、乡村农特物产区等。选定几个体现当地经济特点的企业,假设为服装厂、钢铁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投资人,将如何确定这些企业的投资地点?为什么?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从而解决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问题。也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选取案例。如对于影响人口迁移主导因素的学习,以外来人口约700万的苏州地区为例,班级中有外来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课堂教学中,就选取这些学生作为案例,现身说法,思考回忆父母亲从外地迁移至苏州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得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探索的起点。“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创造的开始——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形成创新素质。
1.制造话题激发学生提问。
将一些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事件加以选择、组合,形成一个话题,构建一个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问题。如在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容的学习,投影图片:航海家哥伦布两次从西班牙航行到美洲的路线图,第二次航行的路线明显比第一次的长,配合投影片的文字材料: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仅用了20天。图文信息材料一呈现,学生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哥伦布船队两次航行的时间相差很大?经过思考,从而引出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2.利用比较引发学生提问。
运用比较法,可以将若干地理事象集中呈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自然引出疑问,强化思考过程,利于科学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比较法引出的问题,往往不具有唯一性,而是呈现多样化特征,这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风格的差异产生的,具有真实性,利于因材施教,利于课堂学习中促进每个学生的不同成长。
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学习,设计了一个对比分析的学习任务,思考讨论:下列各项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请将其分为开源和节流两类。
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科学灌溉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
合理开发地下水 减少污染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
发展节水产业 提高节水意识
雨污分流
学生对这个学习活动进展顺利,很快对大部分措施进行了正确分类。但也有不少学生会对诸如修水库、减少污染、雨污分流等的分类产生争议,甚至争论得不可开交,这正是学生相互辅助学习成长的过程。经过学生间不断交锋,加之教师点拨,逐渐对开源和节流措施的分类达成共识。
3.设计冲突诱发学生提问。
心理学习研究表明,事物的矛盾、冲突和差异更能激发人们的打探欲望。地理事物的矛盾之处,地理知识的差异之处,正是吸引注意力、产生疑问之处。如荒漠化含义的学习,设计了几个小小的学习步骤。
步骤一,讨论:判断下面的表述是否符合荒漠化的含义。
A.草原消失,沙漠变大
B.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才会发生荒漠化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地表裸露面积增加
D.大水漫灌,导致耕地土壤盐渍化
学生大多认为A、B两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步骤二,呈现结论: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是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步骤三,学生基于已有经验产生争议:荒漠化不就是沙漠扩大吗?怎么会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帮助学生回归科学概念,通过分析,着重把握荒漠化含义的三个要点,即发生地区、现象、主要表现。课案评析:这个教学活动简便易行,看似平常,却内涵丰富。既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对沙漠的一般认识,又造成已有经验与科学概念间的矛盾冲突,这是吸引学生注意知识关键细节的突破口,在这样一个矛盾冲突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结合,修正已有知识的谬误之处。这个方法特别有助于一些过多依赖自身感觉的直觉性学习者矫正学习风格,精准把握知识内涵。
问题的创设和激发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不要片面认为理性思维是枯燥的,因为它是人类的本能。深刻的理性思维,能给高中学生带来更强烈持久的学习成就感。
“生成问题教学”的实质就是回归学习的本质。进行问题教学,对于是否要求每节地理课堂学习都必须经历激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需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固然重要,但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即使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亦能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这也才是学习生活的常态。顽强探索后的失败与胜利,对人生有同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更是如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