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2014-11-14 01:06张亚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0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张亚飞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1年随访体检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心电图结果。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12±38)min,平均曝光时间(28.9±9.4)min,平均住院时间(7.0±2.1)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ASD患儿封堵后最大右心室压力术后随访显著低于术前(P<0.01),PAD患儿封堵后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 结论 导管介入治疗ASD、PAD等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0-0004-03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中3/4为单一类型的心脏异常,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部分严重的患者如果早期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脏扩张、呼吸道感染等,甚至发生心功能不全,晚期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衰,危及患儿生命[1,2]。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其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以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儿家属的关注[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6例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诊断明确,符合导管介入治疗指征。其中男30例,女36例,平均年龄(10.8±4.3)岁,平均体重(13.8±3.6)kg。其中PDA(动脉导管未闭) 33例,ASD(房间隔缺损)33例。所有患儿心功能均正常,体格发育低于同龄健康儿童。

1.2治疗方法

术前完善检查,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等,静脉肝素化。PDA封堵术:右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股动脉送入猪尾导管到PDA口上方1 cm处,左侧位血管造影,观察PDA形状以及狭窄部位直径,交换导丝送入降主动脉,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由推送杆推送并封堵PDA,主动脉造影观察封堵满意后,释放封堵器。ASD封堵术:患儿全麻,超声复查房间隔缺损情况,选择封堵器。右股静脉穿刺,右心导管检查,导丝径房间隔缺损送至右上肺静脉,输送鞘沿交换导丝送至左心房中央静脉或者肺静脉,封堵器经鞘送入并封堵房间隔缺损。复查证实封堵器固定良好,释放封堵器。

1.3随访

分别于术后3 d、1个月、3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内容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体检结果等。安全性评价:无严重并发症(心脏穿孔、大脑栓塞、心包填塞、封堵器岁血流飘移或者误放等续急诊心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有效性评价:成功关闭缺损,无残余分流,或者3个月后仅有微量残余分流,肺动脉跨瓣膜压差<25 mmHg。残余分流量测量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测量,小于1 mm为微量,1~2 mm为小量,<2~4 mm为中量,>4 mm为大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F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平均手术时间(112±38)min,平均曝光时间(28.9±9.4)min,平均住院时间(7.0±2.1)d。封堵后即刻检测,62例患儿即刻封堵完全,4例患儿有微量残余分流,于3个月随访时消失。患儿术中有短暂房性或者室性早博,与导管进入心脏时刺激有关,导管撤离时恢复。1例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

2.2随访结果

2.2.1 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 术前为(47.1±4.3)mmHg,术后3 d为(30.8±2.6)mmHg,术后1个月为(27.9±2.1)mmHg,术后3个月为(26.6±2.3)mmHg。术后患儿最大右心室压力显著低于术前(F=340.640,P<0.01)。见图1。

2.2.2 PAD患儿封堵前后心脏内径变化 术后患儿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见表1。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中常见疾病,占所有先天性畸形28%左右,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因心脏、大血管发生形成障碍或者发育异常,从而出现解剖结构异常,或者出生后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及时闭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出生活婴的0.4%~1.0%,每年我国新增的先心病患儿约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最轻者可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后就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有少部分先心病在5岁前能够自愈,还有少部分轻微畸形,没有明显影响循环功能无需治疗。大多数患儿需手术治疗。而一些简单的畸形例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随着时间延长,可发展加重,患儿可出现容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差、多汗、消瘦,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平静时呼吸急促,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差,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活动后青紫,出现杵状指趾,儿童喜欢蹲踞,出现晕厥、咯血等[5-7]。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无分流类或者左到右分流类的患儿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右向左分流或者复合畸形的患儿,病情较重者,手术复杂,甚至部分患儿无法进行完全矫正,因此只能行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8,9]。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其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家属的青睐。介入治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球囊扩张法解除血管、瓣膜狭窄,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另一类是采用各种记忆金属材质的封堵器堵闭异常缺损,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末闭等。介入治疗可避免开胸手术的风险和创伤,对患儿的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且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10-12]。但是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因此应该选择严格的适应证。完颜红心等[13]比较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介入封堵术能够得到和外科手术治疗相似的远期疗效,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相似,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张振忠[14]比较了介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临床疗效没有差异,但是介入术后早期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外科治疗。

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11例为PAD,11例为ASD,所有患儿心脏功能均正常,符合介入治疗的指征。

本次纳入研究的66例患儿中均手术成功,其中62例患儿即刻封堵完全,4例患儿有微量残余分流,于3个月随访时消失。1例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最大右心室压力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说明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并发症较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①导管/导丝刺激心脏后会引起短暂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房性心律失常,对大动脉的刺激和牵拉会引起血压和心律下降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及时解除刺激或者避免更多的刺激。②其他还有报道封堵器栓塞或者误放,本次研究中无上述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封堵成功。临床上一旦发生封堵器误放或者造成栓塞,应即刻套出,如果不能套出,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③选择合适的球囊或者封堵器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④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因此在临床中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综上所述,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是其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上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王艳荣,张广意,余晶,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4): 344-346.

[2] 张婧,黄国英.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和预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3):231-238.

[3] 巩亮,姜黔峰,赵鸿燕,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12,36(5): 430-432.

[4] 陆阳,李松华,赵仙先. 37例冠状动脉瘘经皮介入治疗分析[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40(6):400-401.

[5] 樊星,张宏家,刘迎龙,等. 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姑息术后血气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 342-345.

[6] 姚青,宋治远.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与评估[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599-603.

[7] 王玉林.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5):80-84.

[8] 沈立,顾海涛,莫绪明,等. 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2):1261-1264.

[9] 李志强,朱耀斌,刘迎龙,等. “复合”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枝动脉重症法洛四联征疗效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3):241-242.

[10] 郑可,金梅,王霄芳,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 375-378.

[11] 梁烈冰.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进展[J].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2):79-82.

[12] 李皓亮,袁义燕. 浅谈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疗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7-8.

[13] 完颜红心,单继平,范东晨,等.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对比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279-282.

[14] 张振忠. 介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109-110.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11例为PAD,11例为ASD,所有患儿心脏功能均正常,符合介入治疗的指征。

本次纳入研究的66例患儿中均手术成功,其中62例患儿即刻封堵完全,4例患儿有微量残余分流,于3个月随访时消失。1例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最大右心室压力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说明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并发症较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①导管/导丝刺激心脏后会引起短暂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房性心律失常,对大动脉的刺激和牵拉会引起血压和心律下降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及时解除刺激或者避免更多的刺激。②其他还有报道封堵器栓塞或者误放,本次研究中无上述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封堵成功。临床上一旦发生封堵器误放或者造成栓塞,应即刻套出,如果不能套出,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③选择合适的球囊或者封堵器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④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因此在临床中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综上所述,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是其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上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王艳荣,张广意,余晶,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4): 344-346.

[2] 张婧,黄国英.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和预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3):231-238.

[3] 巩亮,姜黔峰,赵鸿燕,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12,36(5): 430-432.

[4] 陆阳,李松华,赵仙先. 37例冠状动脉瘘经皮介入治疗分析[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40(6):400-401.

[5] 樊星,张宏家,刘迎龙,等. 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姑息术后血气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 342-345.

[6] 姚青,宋治远.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与评估[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599-603.

[7] 王玉林.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5):80-84.

[8] 沈立,顾海涛,莫绪明,等. 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2):1261-1264.

[9] 李志强,朱耀斌,刘迎龙,等. “复合”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枝动脉重症法洛四联征疗效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3):241-242.

[10] 郑可,金梅,王霄芳,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 375-378.

[11] 梁烈冰.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进展[J].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2):79-82.

[12] 李皓亮,袁义燕. 浅谈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疗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7-8.

[13] 完颜红心,单继平,范东晨,等.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对比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279-282.

[14] 张振忠. 介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109-110.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11例为PAD,11例为ASD,所有患儿心脏功能均正常,符合介入治疗的指征。

本次纳入研究的66例患儿中均手术成功,其中62例患儿即刻封堵完全,4例患儿有微量残余分流,于3个月随访时消失。1例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最大右心室压力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对ASD患儿封堵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儿左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说明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并且并发症较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①导管/导丝刺激心脏后会引起短暂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房性心律失常,对大动脉的刺激和牵拉会引起血压和心律下降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及时解除刺激或者避免更多的刺激。②其他还有报道封堵器栓塞或者误放,本次研究中无上述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封堵成功。临床上一旦发生封堵器误放或者造成栓塞,应即刻套出,如果不能套出,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③选择合适的球囊或者封堵器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④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因此在临床中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综上所述,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是其目前并不能完全代替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上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王艳荣,张广意,余晶,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4): 344-346.

[2] 张婧,黄国英.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和预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3):231-238.

[3] 巩亮,姜黔峰,赵鸿燕,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8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12,36(5): 430-432.

[4] 陆阳,李松华,赵仙先. 37例冠状动脉瘘经皮介入治疗分析[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40(6):400-401.

[5] 樊星,张宏家,刘迎龙,等. 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姑息术后血气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 342-345.

[6] 姚青,宋治远.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与评估[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599-603.

[7] 王玉林.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5):80-84.

[8] 沈立,顾海涛,莫绪明,等. 218例6个月以下先心病患儿的外科治疗[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2):1261-1264.

[9] 李志强,朱耀斌,刘迎龙,等. “复合”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枝动脉重症法洛四联征疗效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3):241-242.

[10] 郑可,金梅,王霄芳,等. 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 375-378.

[11] 梁烈冰.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进展[J].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2):79-82.

[12] 李皓亮,袁义燕. 浅谈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疗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7-8.

[13] 完颜红心,单继平,范东晨,等.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对比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279-282.

[14] 张振忠. 介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109-110.

(收稿日期:2014-07-09)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右腋下小切口行小儿先心病手术后气胸发生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