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珍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那么,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究竟要学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语文课归根结底是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构建语言成长的课堂,语文教学应向着语言更深处漫溯。
一、教学内容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别的学科往往关注的是文字阐述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而语文的媒体是语言,语文课更多地应关注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即“怎样写的”。如果在教学时只关注文章表达的内容而忽视表达的形式,就必然偏离语文的本质。
放眼当前的语文课堂,老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存在一定偏差。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绿色的千岛湖》一文时,一会儿给学生介绍千岛湖形成的地理知识,一会儿大讲千岛湖的旅游价值,一会儿大谈环境的保护问题,对文中那优美的词句视而不见,对文中精彩的比喻只字未提,老师似乎上的是地理课。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反复讲解孙膑使用的方法,对文中那些准确刻画人物神态的语句却毫不关注,俨然成了一节解决数学问题的课。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常识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语文课堂教学不必作秀,无须搞花架子,要回归语言文字上,追求语文的有效教学。因此,我们一定要将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去落实。
在教学《瑞雪图》一课时,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课文描写的是一场大雪的景色,表达作者对雪景的赞美之情,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怎样将雪的大、美表现出来的。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们就不能仅停留在明白“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的道理上,更应让学生读懂作者是怎样将这一道理说明白的,从而引导学生品读桃子、石榴、苹果同花生作对比的段落,体会对比方法的运用。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量,只有宝贵的四十分钟,而内容是一个变量,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要明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究竟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最重要的内容是语言文字。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这些语言表达技巧的关注和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得以提高。一堂语文课,如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通过学生反复感悟语言技巧,那么这就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二、教学方法重视语言的品味感悟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时下,某些语文课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片面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在课堂上动辄就看大屏幕上那一幅幅画面,动辄就课文表演,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唱歌、跳舞、画画者也屡见不鲜。
一位教师在上《太阳》一课时,她先问学生是否会唱《种太阳》这首歌,当她发现许多学生都不会时,就让学生跟着多媒体学唱,而这一学就足足花了8分钟。紧接着,她又让学生观看《后羿射日》的动画故事,又用了7分钟。我满以为这位老师会让学生读书了,然而她又“兴致勃勃”地播放起《宇宙的奥秘》专题片,这又花去6分钟。一节课已经过去一大半,学生还未来得及将课文读上一遍,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是一片空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老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的重要句段,引导学生一遍遍地、形式多样地、有层次、有目的地读,从而感悟文章中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感受语言的魅力。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就抓住老人的外表描写语段和海鸥对老人送别场景描写,引导学生反复吟读,以集体诵读渲染老人喜爱海鸥和海鸥留恋老人的感人情境,学生在教师吟读、师生对读、自我吟读等不同方式与要求的朗读中入情入境,在文字感受与口语表达中,文本蕴含的感情自然融入学生的心灵。
三、教学效果追求语言的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一篇篇美文佳作其目的无外乎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法,从而达到正确地运用表达。因此,语文教学在效果上就应该追求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结构非常清晰的文章,课文围绕“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展开。文章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文中的大量的比喻精妙新奇。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试着想出更多的比喻进行表达。我还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篇章结构和精彩的比喻写一篇《三月的风》。因为有了课文的写作方法的领悟,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一下子就写出了“三月的风是母亲的手”、“三月的风是调皮的孩子”这样的美妙语句,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我让学生感受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作者感慨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写作方法,懂得这两段作者是先说看到的自然现象,然后谈感想。于是,我让学生仿照“我看见(),可是()”写一段话。有的写道:“我看见许多车辆从我家门前飞驰而过,明天还会有许多车辆路过,可是那已不是今天的车辆了。”“我看见今天的语文课非常精彩,虽然明天还有语文课,可是已经不是今天的内容了。”学生这样学以致用,及时将学到的语言规律、语言表达的方法进行运用,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
总之,“语言是语文存在的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一堂语文课的核心内容。语文课要让学生弄明白,这样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而不用别的语言表达。因此,语文课应在教学内容上关注语言的形式表达,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语言的品味感悟,在教学效果上追求语言的积累运用,使语文课向着语言更深处漫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