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检0岁起 健康档案是财富

2014-11-12 14:22栾兆琳
大众健康 2014年7期
关键词:龋齿牙齿听力

栾兆琳

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 主任 刘莉

某幼儿园小班的牙齿检查结果显示,30个小朋友中,患有龋齿的13个,其中最多的一个小朋友的龋齿数竟然有20颗!老师忧心忡忡:“有几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吃到肉片嚼嚼就吐了,因为他的牙齿不好,会疼,嚼不烂。时间久了,多影响营养均衡和生长发育啊!”

有问题的不仅是牙齿一项。儿童体检及其所发现的问题值得所有年轻父母重视。我们请到北京市儿童医院保健中心的刘莉主任跟我们谈谈儿童体检的方方面面。

大众健康:我特别喜欢去幼儿园接孩子,一开门,孩子们从教室里涌出来,那劲头、那活力,真是很难相信体检下来,有问题的还不少。真希望孩子们都是健健康康的,不要生病。

刘莉:你的这个想法很多年轻父母都有。看着孩子挺活泼,能吃能睡、欢蹦乱跳,就一切万事大吉,任其“自由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孩子的健康还是要从小管理起来,并且把这种健康的习惯给他培养起来,孩子会终身受益。

大众健康:那儿童体检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

刘莉:当然了。很多人都觉得儿童这个群体除了感冒发烧,生大病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没有必要做什么体检。其实,孩子体检的意义和成人不完全一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活泼的天性也妨碍了他们稍有不适的自我察觉。所以,体检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生活习惯、营养结构甚至精神发育的异常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相对于成人以查出重大疾病为目的的体检,孩子的体检更有长远意义。当然,儿童体检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发现潜在病变并早治疗。我们保健中心曾经接诊过一个孩子,检查中发现他的血色素低于7克,并伴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很可能是白血病。虽然白血病是很难治愈的重大疾病,但是早发现给了他更大的治疗空间。

大众健康:很多家长都觉得幼儿园的体检项目比较简单,意义不大,您怎么看呢?

刘莉:幼儿园3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检的项目大致是差不多的,有体重、身高、视力、听力、牙齿、内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等常规项目。一般是基层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到幼儿园进行检查,尽管保健人员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时间短、数量大,加上不像医院有完备的现代化仪器可以利用,所以检查不可能那么完全与细致,但是这些检查仍然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北京市儿童的牙齿龋齿率一直是不低的,说明家长在保健牙齿的引导上下的功夫还不够。而我觉得幼儿园体检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一年两次的体检,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培养了健康的理念。在老师的带领下,挨个认真接受医生的检查,然后会有一个检查结果,这个结果爸爸妈妈会重视,老师也会以体检为契机,进行一些健康生活习惯的宣教。这个过程下来,健康的理念和体检的理念就会根植于小朋友心中,是很有意义的。

大众健康:相比较于幼儿园体检,我们儿童保健中心的体检有什么不同?

刘莉:首先,术业有专攻,我们保健中心医生的经验更丰富、水平也更高。其次,因为是一对一的门诊服务,所以医生会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一个孩子,加上我们医生的耐心细致,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更多了,还可以直接与家长有面对面的交流。再次,在幼儿园体检,即便医生发现了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问题,也只能交由老师转告家长以后再说,但是在医院,可以马上处理。比如,我们在做心脏听诊时发觉有杂音,可是直接开心电图、B超、各种生化检查等。某些检查仪器能更准确的发现问题。比如视力检测,在幼儿园只能读视力表,孩子不熟悉不配合时,就难以测的准确。医院可以借助仪器直接检测眼睛的屈光度,更科学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大众健康:之前只是知道孩子发烧了,抱起来就往儿童医院跑,体检也只是依靠幼儿园,从没想到到咱们医院做更细致的体检。

刘莉:其实近些年来,有意识来医院给孩子体检的父母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媒体的宣传,另外,也是因为年轻的父母们健康理念的提高。

大众健康:儿童体检跟成人一样,也是一年一次吗?

刘莉:根据孩子的年龄,建议的检查次数是不同的。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大众健康:这些体检结果都会建立健康档案吧?

刘莉:会员有是的,临时来一次的孩子可以将检查记录收到一起。这些健康档案是一个孩子从小健康状况的记录,是一种财富。在国外,健康档案非常普及,因为它可以让人明白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疾病预防,所以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健康档案。父母会从孩子0岁就替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孩子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并记录在档案里。所以说健康档案其实是人生当中的一笔人生财富。

大众健康:说了这么多儿童体检的健康理念,接下来想请您谈几个体检项目中的具体问题。

刘莉:好的。

大众健康:儿童的视力发育是有过程的,是吗?

刘莉:是的。一般1岁的孩子视力为0.2左右,3岁就达到了0.6,4岁可以达到0.8,6岁就达到1.0了。使用仪器的好处不但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视力,而且可以及早发现弱视。早发现弱视才能及时治疗,如果到6岁以后,弱视就很难治愈了。

大众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也不是很乐观,好多孩子在家抱着IPAD不放。

刘莉:人类也是动物。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可以看作是科技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类视力适应的速度。IPAD的动画演示很丰富,也是对眼睛影响最大的。电视稍好一点,因为毕竟距离远一点。我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什么电子视频产品都不要接触。3岁以上至少距离2米以上看电视,每次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大众健康:如果孩子的视力已经收到了影响,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吗?

刘莉:多去户外活动,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开。眼肌在户外自然环境下更容易得放松与恢复。此外,糖对视神经的发展也不利。要多吃绿叶蔬菜和深海鱼油。endprint

大众健康:再说说牙齿。很多家长认为龋齿不用补,因为早晚还会长出恒牙,这种观点不科学吧?

刘莉:是的。乳牙患龋了,还是要补的。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健康。但也要看是哪颗牙齿。一般磨牙龋坏了必须补。因为孩子从5、6岁开始换牙,先换中切牙,到11~12岁左右磨牙才全部换完。如果期间磨牙不补,那会影响孩子咀嚼较硬的食物。孩子不可能总是像婴儿似的吃半流质的食物,食物不经过充分咀嚼咽下后会增加胃的负担,久之会引发胃病及消化不良,必然不利于生长发育。

大众健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怎样护理牙齿?

刘莉:小婴儿在喝奶之后马上饮水,水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大一点的婴儿,可以用纱布蘸盐水为其清洁口腔。对于1、2岁的孩子,可以购买套在指头上专用口腔清洁指套轻轻擦拭幼嫩的小乳牙。3岁左右要教会他们学会漱口。学会漱口后可以练习刷牙并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大众健康:孩子可以用漱口水吗?

刘莉:我不建议孩子老用漱口水,会使口腔菌群失调。另外,给孩子选购牙刷的时候,要选刷头小、刷毛软的。

大众健康:吃糖一定是龋齿的罪魁祸首吗?

刘莉:吃糖太多,护理不当,肯定会对牙齿不好。但是口腔卫生习惯相同,结局却不一定相同。龋齿跟个人体质有很大的关系。牙釉质坚固就不易患龋,相反牙釉质疏松就很容易患龋齿。过去在四环素牙高发时代,也不见得每一个人都是四环素牙。所以,如果父母比较容易龋齿,那对孩子就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牙齿了。

另外,门诊上见到有些父母过多的寄希望于每年两次的涂氟,以为涂过氟了,就一定不会龋齿。这是一种误解。涂氟是可以很好地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膜,但是正确的护理步骤一样也不能少。

大众健康:除了视力和牙齿的问题,您觉得体检中还发现哪些问题值得父母关注?

刘莉:听力。我觉得孩子的听力问题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我们平常说话的频率一般是中频的,有些孩子中频的说话声听起来没问题,但是高频和低频的声音听不到或者听不清。这会影响孩子的辨音能力。影响听力的原因有不少,比如耳屎太多,这个真的会影响听力。有的孩子掏出耳屎,听力就恢复正常了。平时还容易忽略呼吸道感染合并中耳炎,然后影响了听力。俗话说“十聋九哑”,听力障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定期给孩子检测听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那更要及早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大众健康:孩子们大都任性好奇,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引导。这个说着容易做着难,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有没有可能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健康的问题,主动去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

刘莉:如果想让学龄前儿童自己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太容易。比如孩子喜欢看手机,手机的画面丰富有趣,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难抗拒的。所以孩子的习惯还靠家长动脑筋、想办法,合理引导。我曾经见过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看电视,宁可全家人不当孩子面看电视。这个很难做到,但是做得很值得。再比如,孩子们大都不爱吃菜,爱吃肉。那就把菜先端上来,先吃菜。菜量吃得差不多够了,再把肉端上来。保证了蔬菜的摄入,还不会摄入过多的肉类。这些小技巧需要家长用心地总结和摸索。毕竟,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需要付出很多的。

大众健康:跟您的谈话受益良多,非常感谢!endprint

猜你喜欢
龋齿牙齿听力
为什么人会有蛀牙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