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开
时逢毕业季,高考、中考陆续结束,身边的同事、朋友、亲属,每天热衷讨论的也都是关于中、高考的话题。成绩一般的,家长怒其孩子不争气的同时,更多的是带着艳羡的心情悄悄劝慰着自己要淡泊,只有考生成绩理想的家长才会轻松地舒一口气,会心地微笑着。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与环境中。想来,真是悲哀的事。可怜那些被中、高考的洪流挟持着挣扎其中的孩子们,除了压力就是压力,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仿佛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成者王败者寇。似乎家长也因此被三六九等地分开了,颇有当年母凭子贵、妻以夫荣的架势。以成绩的优异程度主载着对孩子的主导评语,怎么想都是一种沮丧的现象。
谁都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将来生活质量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成绩的好坏。但在中国,中、高考已经成了两道必须跨越的门坎,学生必须通过若干年的苦学,练就一身鲤鱼跃龙门的能耐儿,并且还得在关键时刻不失误,以最佳的状态做出一个漂亮的能让众人齐声喝彩的跃姿,才会为自己的前途开辟一条灿烂的金光大道。
现如今人们在大呼减负的同时,高中的门槛却在一年比一年拔高。在某种程度上,初中升高中这一关已经把相当一部分企盼上进但家庭经济薄弱的孩子拒之门外了。而口口声声意欲提升国民素质普及中学教育的呐喊无异于空谈。而大学呢?所谓的三本其实就是收费教育。且不论教学质量如何,更不论专业设置导向如何,单就那些生源而言,就让人感叹。
去年有位同事家孩子极其淘气厌学,高考没把全部课程考完就放弃了。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居然有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事实上,他们眼睛紧紧盯着的只是家长口袋里的钞票,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无奈的家长,在倾其所有仍然无力的情况下,只能长吁短叹。他们感叹无法如愿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当家长的无能,与钱与权不搭界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君不见,人家某某家孩子不是才考二百来分不也被某重点高中录取了吗?
教育是一种使命,它肩负的是历史的重任,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类发展铺好路垫好基。它应该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教育如果以眼前利益或利欲熏心为目的,悲哀的将是整个民族的今天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