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蔚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它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重视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高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49-1
一、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输出的流动过程。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这一流动过程的有效度,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故事导入。中学生对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注,对剧中人物情感变化也甚感兴趣。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如:在欣赏舒伯特的叙事歌曲《魔王》时,我通常都是使用这种故事导入法,但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而是用歌声,也就是用歌曲《魔王》来叙述故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表演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们既可以熟悉歌曲的旋律,又能了解故事情节,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
三、构建师生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是教育工作者普遍知晓的道理,换言之,师生的互相沟通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这在新课程中称为师生的“双向式互动”,那么如何进行双向式互动,互动成什么样子,却是大家难以拿捏好的一件事情。这里插入一个花絮来说明上面的内容,什么呢?很简单,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听到这个问题你会觉得,没有标准答案。的确是这样,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是不一样的,喜欢的缘由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受学生欢迎或者喜欢的教师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平易近人,容易相处,没有架子。反过来想想,课堂教学不也如此吗,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激发课堂的活力,动态调整并完善教学进程,那么一个良性的师生“双向互动式”的课堂很自然地就呈现在眼前。因此,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生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以师生互教互学,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就像厨师要烹制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会用到蒸、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还会加上不同的调料一样,要想让一堂课既有知识性,又兼具有趣味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很关键。
例如,《音乐鉴赏》一书第三单元第六节——鼓乐铿锵中,会介绍“打溜子”这一音乐知识。如果单纯听一下书中介绍的《锦鸡出山》,可能学生脑海里对这种演奏形式不会有太深的印象,特别是对四种主要的演奏乐器没有具体的认识。著名华裔音乐家谭盾的作品《地图》,是一部多媒体协奏曲,其中的第三乐章正是“打溜子”,那么我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平台,播放了作品的视频片断。不需要我过多的讲解与说明,通过湘西村民那充满肢体动作的生动表演,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各种打击乐器是如何来演奏的,特别是如何来合奏的,什么才是“打溜子”,并体会到这种民间合奏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这部作品中那独特的现场管弦乐与多媒体中湘西村民原生态的表演相互合作呼应的表演形式,学生还能通过思考,理解保护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音乐。但是在音乐课中多媒体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合理使用,不要喧宾夺主,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毕竟它对教学的帮助是在“辅助”层面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