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明+丁雪梅
火热七月,笔者有幸观摩了在湖北荆州举行的“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认真地观摩了来自16个省市区的16节语文课,感慨良多。翻阅两年前另一次全国大赛的观课记录,竟然大同小异,似乎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以下九个问题,也许并非仅在大赛中存在:
1.基础知识被冷落。本次大赛有一半以上的课不学字词,直接进入文本理解。那么,语文课标所说的“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的教学任务如何完成?初中语文课堂不进行字词教学恰当吗?也许是因为字词教学不出彩,显示不出教师的能力。但在钱梦龙、于漪等老师的课堂,你会发现字词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2.问题预设笼统说。教师预设问题,必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要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意图所在,要让学生知道问题涉及的能力点。在这次赛课中,有些问题真的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认真听读文章,说说作者围绕春酒回忆了家乡的哪些风俗和人事呢?”(《春酒》),“风俗”和“人事”是并列的两个概念吗?有“风俗”不涉及“人事”的吗?再如,“让同学们听出你是在复述”(《大自然的语言》),只要学生没有拿着书本读,只要是围绕课文内容在介绍,可以说都是“复述”,关键是让学生采取什么形式“复述”。问题表述不清,学生不知所云。
3.环节太多匆匆过。一堂课40分钟,要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实,要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教学环节不宜太多,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以二至三个为宜。可这次14节阅读教学课,六七个环节还是少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圆满呈现,只好生拉死拽往前赶,至于学生收获有几许,少有顾及。课堂俨然是教师教学技艺的表演场。
4.碎问碎答太繁琐。教师一堂课的教学,几乎都是在师问生答中度过的。一位教师教学《巍巍中山陵》,整堂课大小问题不少于10个。太多的问题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搞不清楚哪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至于这10个问题想解决什么,想让学生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恐怕师生都不清楚。
5.教师指导太啰嗦。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该进行精要的点拨,是方法的指导和提炼,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许多老师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只管把自己背下来的教案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大段抑扬顿挫的“讲述”,其实是大段的背诵教案,除了啰嗦,什么也没有留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活动的课堂很少。学生自然的生成,教师巧妙的点拨,也少见到。
6.文本解读欠斟酌。文本解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这是语文教师阅读能力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结果必须是哈姆雷特,而绝不是其他什么雷特。解读文本,须知人论世,须符合编者意图,须切合文本自身的内涵。一位教师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题解读为“轻狂”,无论怎样辩解都是不具说服力的。一位教师把琦君《春酒》的主题解读为“童年的幸福快乐”,未免有些肤浅。新课标鼓励师生创造性的解读课文,但解读并不是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7.语言学用少实作。参赛的14节阅读课,整个课堂几乎都是在对话中度过的。教师讲了,学生也说了,但真正让全体学生拿起笔来写的几乎没有。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只关注“听说”,忽略“读写”,特别是学生独自思考后的“读写”,语文不“少慢差费”才怪。
8.拓展延伸多余活。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无可厚非。但眼下出现的问题是:文本教学草草收场,课外拓展不厌其烦;文本教学与课外拓展同一层次,仅是换个方式的重复。这样的拓展主次不分,收效甚微。
9.教师主体谁奈何。叫喊了多年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大赛中少见风光。所有的课堂,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几乎都是形式,都是配合教师的“教”,真正的生成性课堂很难看到。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后走入教师的圈套,都是为了让学生说教师想说的答案,凡是与教师答案不吻合的,都被老师故意忽略。
新课改已近14年了,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和尝试也有14年了。可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何变化甚微呢?语文课堂转身为何如此艰难呢?恐怕以下三个原因值得深思:
其一,“教什么”确定难
语文教材与其它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其仅提供文本而不提供“教学点”。不同的教师在阅读文本后,由于自身阅读视野的差异,导致对文本“教学点”的研判出现差别。有专家说,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此言不假。课改十多年,语文课上成思品、历史、地理等课的少了,教“语文”的多了,但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到底应该“教什么”,还是众说纷纭。
有“教内容”的。教师与学生一道把文本的内容弄清楚即可。教《旅鼠之谜》,把旅鼠的三大奥秘归纳清楚完事。这便是“教生物”,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当然,归纳旅鼠的三大奥秘是应该的,但更应该做的是学习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有“教文体”的。许多老师在解读文本、预设教案时,多从文体角度切入,设计“教学点”。一旦把《旅鼠之谜》定位为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小品文,那么,说明的对象、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一系列问题就出来了,文本的“教学点”就丰富了。许多教师都习惯于这样的“教什么”。可又有人说,语文教学不宜刻意强化文体,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伪文体,是教学文体,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根本就没有这类文体。因此,专家建议淡化文体,不应课课都从文体切入,而倒了学生学语文的胃口。有“教语言”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学习文本为表现内容而采取的表达方式,包括标点、词语、句子、修辞等的使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张力,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这类“教什么”比较接近新课标的“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性质。可又有人指出,这样的“教什么”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语言表达是为内容服务的,语言是与内容融为一体的,离开了内容这个核,就无语言这个壳,如果课文仅分析几个词语、句子,语文训练的面太窄了。还有“教写法”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时候,从立意、构思、选材、表达等方面解剖文本,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进行写作训练。有专家非常支持这样的做法,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即是训练写作。但也有专家反对,认为把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定位为“写”,严重窄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endprint
更多的教师是对以上“教什么”的整合,几乎每篇文本在“教什么”上都要面面俱到。这就导致教学目标庞杂,教学内容繁复,教学轻重不分,重难点不突出。就语文教学而言,“教什么”这个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有标准答案。每位教师要自行确定“教什么”,确实很难,要是没有教参教案的指引,“教什么”真不知会是什么样。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二,教学方法改变难
在“教什么”确定之后,“怎么教”显得尤为重要。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是不一样的。目前众多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
一是讲授式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两千年来的讲授式教学思想已变成血液流淌在国人身上,讲授式教学法俨然已成为了唯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似乎是课堂的全部,教师“授”、学生“记”似乎是教学的唯一形式,教师讲得好就似乎意味着学生一定学得好。如今的语文教师,几乎都是讲授式教学法的产物。有了这样的教学文化背景,教师们最信得过的是讲授式教学法,对其他教学方式,都有不自觉的排他性。
二是新的教学方法未成气候。新课标实施十多年来,有些学校在课堂教学上作了大胆的探索,随着一些课改模式的建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洋思、杜郎口等在改变教学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洋思、杜郎口俨然已成了课改标杆,每天去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但在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像洋思、杜郎口那样的课堂几乎没有,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少讲,学生多学,老师精讲,学生精练的课堂很少见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的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意味着诸如学生独学、合学等教学方式还不能登大雅之堂。在本次大赛中,学生真正的自主、合作学习并未看到。
三是现行的考试仅需要讲授式。眼下的中考高考,更多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识记、理解,真正能够考查学生运用能力的题很少。即使有考查学生运用能力的,那也仅是纸上谈兵的运用。这样的考试方式,只要教师把每章每篇每课的知识讲深讲透就可以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够应付考试。在没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获得应试高分,那讲授式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好呢?
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整体推进,如果仅是某一方面的行动,没有强有力的配套措施,如果当下的中考高考没有改变,还是以考学生的识记为主,教学方法要改变,很难。
其三,学生主体实现难
说了多年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落实了吗?从本次大赛来看,离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很远。那为什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难呢?
一是大班额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学生主体,必须是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自己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收获是学生自己主动获得的。可在大班额的前提下,一个班级五六十人,教师的教学活动根本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需要。
二是“不放心”,教师只好成主体。教师根据自己的解读预设了多个教学目标,如果要组织每个同学通过自己的自主、合作学习而达成所有目标,不仅费时耗力,而且不容易达到。可文本出现在各种资料中的“问题”或者“知识点”、“能力点”,教师必须要讲到,否则,一旦考到原题,教师就会心虚。老师为求安心,只好通过又快又便捷的讲授把自己所预设的内容传给学生。这样,老师心安理得,因为“我”该讲的都讲了,学生要是没有掌握,不关“我”的事。至于一节课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样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教师很少思考,也很少指导学生做,教师只“授之以鱼”,会有效吗?
三是学段封闭,学生无所适从。当下小学、初中和高中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单位,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上几乎是各行其事。小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套。进入初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又是另一套。高中教师基于高考的考量,讲授式课堂比比皆是。三个学段,教师都想当然地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很少调查了解学生在一个学段已有了哪些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进行贯通。从教学的客观现实看,仅是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在学。至于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从学段连续和知识能力的一脉相承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方法的,很少很少。学段封闭,信息阻隔,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时间和智力浪费;而且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初中教师把小学生当作白纸一张,高中教师把初中生当成白纸一张,不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不发展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看来,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真还有些难,语文教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为怪。只要“教什么”无法统一,“怎么教”没有快捷道,学段相对封闭,语文教学要消除“少慢差费”的尴尬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通联:重庆涪陵区第十四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