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
杭州归来,怀想最多的,是那儿的香樟树。我甚至想,如果没有那些古老的香樟树,我也许不会感觉苏堤有多美,灵隐寺有多幽,杭州有多少回味。
随着目的地渐近,路边的绿也逐深,渐次成海。那绿,差不多全来自一种树。那是些什么树——树冠蓬蓬,有着浓厚的绿,重重黄绿中,偶尔夹杂点红黄,4月的醺风吹着,曼妙香软,有袅娜的浅醉。
之前,生长于中原的我,虽不曾见过香樟树,却一度痴迷于它的香——古意盎然的家具店,樟木柜“啪”地合上,香味还在空气中乱窜。 那是怎样的香呢?生命已归轮回,绿意只是前世传说,身体亦历千锤百炼,香气却不减半丝。它来自树木内心的芬芳,是品格的不朽述说。是青草、溪流、云雾、泥土的协作,带着空谷幽兰,高天流云的典雅气质,自然避邪。就连它 的名字,也是诗意的。“香樟,香樟”,只需看一眼,或念一念,就勾起人绵密的相思。所有的树中,从名字,到形象,到香气,从外到内,美到骨髓的,只有香樟。
现在,如此美好的树,就频现在我眼前。
夜色中的苏堤,两边的树做成黑色的剪影。微风徐来,似能听到“哧啦哧啦”的摩擦声。骑单车的,散步的,热恋的人们,都在树影阴翳里晃动。
在灵隐寺,又见到用香樟木雕的释迦牟尼,它在大雄宝殿内,高24.8米,据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佛像。殿前殿后,随处可见的大香樟,使灵隐寺果真有了“通灵”和“隐逸”之气。
一个没有古树的城,如琴声没有余韵。数不清的香樟树,赋予了杭州宋词般的美和忧愁。南宋小朝廷酽酽的歌声,龙井茶的烟火香,柔滑的蚕丝,都化作香樟的一树细愁。
在三潭印月的小岛上,一棵很大的香樟树下,一地红叶如燃,恍觉秋深似海。
三潭印月的香樟,花港观鱼处的香樟,多是二、三百岁,要两人合抱。雨里的香樟树,枝干的色泽更黑更润,树叶也绿得发亮。
苍老的香樟树上,或长满苔藓,或爬满青藤,成群的鸟在枝叶间欢唱,有鹧鸪、麻雀、花喜鹊,还有黄莺。树是鸟的家,鸟是树的花,它们都生长在人间天堂的西湖畔。
没有香樟树的杭州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白桦的北国。江南的自然风光,历史遥想,风土人情,人文关怀,人与环境的和谐,都能在一棵棵香樟树里寻觅,像一缕缕樟木香,使人回味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