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 孙秀丽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以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创新就业指导模式以提高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模式改革 就业能力 培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加之部分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导致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1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1.1 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总量大,选择方向窄,这无疑增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2 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在大多用人单位看来,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期间存在盲目性,对于职业还没有构建起合理规划,同时综合就业能力欠缺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这造成对于大学生求职者和社会用人单位而言“双输”的局面。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3 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就业率成为高校间竞争生源的重要标准之一。优质的就业率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给高校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金支持,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1.4 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提高,生源质量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周忠科指出:“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现在能够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学校较少,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总体上缺乏经验、技能,知识空泛、且缺少针对性。”①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就业能力。
2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1)缺乏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就业指导失效性不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机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就业服务水平,但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资金的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仅局限于开办就业讲座,接见用人单位,有限的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这对大学生实际的需求和社会对与大学生这一实际“产品”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缺乏专职专业的指导人员,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虽然不低于1:500,但整体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熟悉学生情况,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但他们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工作的经历,对于不同工种的选择,难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3)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整体性不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②同时,许多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放在方法和技巧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功利心强的现象较为普遍。
2.2 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1)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和不及时。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发布制度不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落后。表现在网络链接打不开、内容更新慢、时效性不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至于学生方面,缺乏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的主动性,错失了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而且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向学校反馈意见的习惯,以至于学校无法切合实际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2)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大多停留在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举办讲座、组织大学生现场招聘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调查:“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如何,如同‘填鸭。”③因此,高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3 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3.1 实施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抓好就业指导课和“三实”教学
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是指第一课堂的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第二课堂,在校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第三课堂是指校外的社会实习、实践、实训(三实),如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等。
(1)构建课程设置体系,抓好第一课堂教学。首先,高校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变革。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考虑自身的特点,重视学科的内涵调整与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其次,高校应该创新创业教育,深入钻研专业教学内容,规划出几门优秀的创业教育课程,打好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再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质来制定职业规划,有的放矢。
(2)构建素质提升体系,重视第二课堂作用。首先,高校以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主题活动:第一,举办关于人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讲座或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二,举办科技文化节,提高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第三,开展演讲、辩论比赛以及征文比赛,以锻炼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第四,开展各种素质拓展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次,高校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增强自我调节功能。同时,大学生应摒弃传统的择业观,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以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多去基层锻炼,以退促进,逐步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解决了基层、社区急需人才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对于校内实践活动,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比如教授助教、调查人员等,适当增加“三实”教学比重,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实”教学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习、实训、实践的教学活动课程之中,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对于校外实践活动,首先,高校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假期兼职,比如家教、做暑假工等。再次,高校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构建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
3.2 实施就业指导“参与模式”,重视优化学校资源
就业指导“参与模式”是指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主动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或其他中介结构的联系,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就业指导中心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邀请相关组织参与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1)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首先,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其次,高校应把当地企业作为良好的社会资源,邀请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到校参观、考察,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高校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利用合作项目的机会,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使高校大学生及早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高校应整合本校优秀毕业生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邀请他们回母校进行就业指导,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利用往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实施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政府经济介入
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是指政府就业政策引导,介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政府划拨专项费用,用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培训服务等,且形成鼓励投入和重点扶持的机制。同时根据就业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对就业政策加以调整,为毕业生营造公平、合理、鼓励竞争的就业环境。并加强对政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政府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好地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2)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消除政策壁垒和体制性障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加大人才使用和储备力度,积极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
注释
① 王阳.企业谈大学生就业及能力开发.2013-12-12.
② 卫敏丽,崔静,顾瑞珍.政协常委呼吁: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2009-06-16.
③ 钟志敏.高校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20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