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文
[摘 要]1981年,在昂昂溪东南大兴屯发现一些动物化石和石制品,1982年进行正式调查和发掘。1986年又在原发掘地点东南做了再考察。新发现两种哺乳动物化石;两件新类型的石器,为研究这里的文化面貌增添了新材料。
[关键词]齐齐哈尔;大兴;晚期石器
大兴屯地点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东南18公里,嫩江左岸—级阶地上的西缘(北纬47度2分,东经123度53分)。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曾对昂昂溪遗址进行过科学发掘。在此前后,俄国人、日本人都曾进行过调查。1960年省博物馆在嫩江流域考古调查时对昂昂溪地区进行了调查。1963年-1964年又派人进行专题复查。该处地层自上而下分为4层。第一层含动物化石、石器、灰烬和烧骨。先后发现石制品128件,骨制品1件,动物化石9种。
一、 石材选择、打片方法和工具类型
制作石器的原料以燧石、玉髓、玛瑙为主、外有少量火成岩和石英砂岩。它们来自附近的河流砾石层。打片技术主要用锤击法,同时兼有砸击法。石核的台面分自然台面和打击台面。而以打击台面居多。锤击石片多宽大于长,为数不多,且系利用自然台面打下的居多。长大于宽的,多数是打击台面。小石片多,其中石叶占有很大的比例,都是用锤击法生产的。用锤击法修整的工具,其痕迹多深凹不齐,而个别刃缘平齐,疤痕平远,且排列整齐,说明系使用压制法加工。还有砸击法产生的两极石核、两极石片,以及用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石核。有的在石叶上截去—端或两端,并对根部加以修整,表明镶嵌工具的技术已经出现。工具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刮削器、雕刻器数量多.形式多样;砍砸器数量小.系取用砾石单面打击而成。刮削器用普通石片做成,常见的多是小工具。在这类工具中又可分成单刃、双刃、端刃、复刃、琢背等。雕刻器.有用普通石片做的,也有用石叶做的。多数雕刻器侧边部有修整痕迹,常呈现双刃、夏刃、双面截顶等形式(图一)。
■
图1 齐齐哈尔大兴晚期旧石器地点的石器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和骨器。石器工具按制作方法分为压制、打制、磨制3种。以压制石器占绝对多数,是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生产工具。采用碧玉、石髓、玛瑙和蛋白石压制而成,种类多、形制繁、数量大。各遗址中所用石材的比例也不相同。人们运用娴熟的压制技术和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制造石器的经验,制造精致细小的石器,并使各类石器趋向定型化。石器多为两面加工,形制可分为平底、圆底、凹底和带铤4种。平底石器有的两侧较长。有的三边近似等长。有的器身较长且厚,横剖面菱形。有的器身较宽,两侧掠弧,似桃形。凹底石器,底内凹,是石器中最多的一种。有的三边近似等长,有的两侧压制出细密的锯齿,横剖面为菱形,十分锐利。这类石器制作最精,代表了压制石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带铤石器,器身较长,铤长而宽,横剖面呈菱形,通体压制。投枪头可分为圆底、凹底和带铤3种。形状与石器相似,两面压制,个体较大,安装在柄上作投杀野兽之用。尖状器有圆尖、扁尖、三棱形和弯嘴型4类。器身系通体压制,横剖面呈圆形或菱形,多有肩。打制石器有“锛形器”和磨制的石锛、凿、斧等。各遗址所出石器大体相同,但又各有一些明显区别,这可能是受地域影响所致。莫古气和额拉苏两地石器在选用石材上前者多以碧玉为主,后者以石髓居多。在器形上前者形体较大,后者则精致小巧。莫古气遗址中多出投枪头,额拉苏遗址则很少见,前者以有脊长石片加工的扁尖状器为主,后者则多圆尖状器。
二、年代和环境
大兴旧石器地点的年代及其所处的环境,必须主要求助于对当时动物种属及植物的袍子花粉分析。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可鉴定的有9种。灰鼠、上头田鼠在华北见于中更新世地层;普氏野马、达呼尔鼠免由中更新世延续到晚更新世,是草食动物,亦是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之一。表明当时该地属于草原型地理环境,气候较为寒冷。经植物袍子花粉分析表明,当时已有蒿、藜、菊、禾本科、桦属等本本和木本植物,这与哨乳动物化石所反映的情况相互吻合。总的看,当时该地属于干冷疏林草原生态环境。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大兴旧石器地点岩性特征和遗物埋藏状况判定,应属原生堆积。从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看,其中普氏野马、东北野牛、原始牛今宜灭绝,同属于东北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组。因此,其地质时代亦应是更新世晚期。关于文化遗物前已述及,已有进步的石器工具和细石器传统因素,表明它确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依1号探坑第一层化石的碳14年代测定,为距今11800土150年。
昂昂溪区原始文化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以压制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延续的年代很久远。除五福遗址由梁思永发掘的墓葬较早外,地表暴露的遗物大体相同,但也有晚期遗物共存。对此差异,可依据典型遗址和地层,以陶器为主要标志,为昂昂溪文化的分期提供可以参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当地旧石器时代及其同新时期时代昂昂溪文化的关系,以及当地压制石器的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星.昂昂溪新发现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1988(01).
[2]于汇历.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二十年[J],北方文物;2000(01).
[3]干志耿,魏正一.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