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生态农业发展中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2014-12-24 00:54王志江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资源环境齐齐哈尔生态农业

王志江

摘要:针对齐齐哈尔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土地资源过度利用,水土流失形式严峻等问题,提出应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的治理并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同时积极推广辖区内资源环境治理的典型,通过其经验的推广带动全市资源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齐齐哈尔;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03-01

近些年来,齐齐哈尔市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在农业生产局部区域已初步形成生态型种养加一体化模式。齐齐哈尔市辖区123个乡镇,已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63个。通过不懈努力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环境资源问题却日益凸显。

一、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资源问题

(一)土地资源过度利用

对土地重用轻养,多取少补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根据对齐齐哈尔市辖区土样抽样化验结果统计:农业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1996年的平均4-5%快速下降到目前的2.7-4%,平均每年下降1.0‰,由于土壤有机质急剧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因此,土地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再过30-50年黑土层将流失殆尽。

(二)水土流失形式严峻

由于全市森林资源总量还严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区域生态条件还很差,恶劣的生态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仍然是制约和影响全市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同时,有些地方过度使用农用化学品,形成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产品食品安全,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二、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农户盲目投入化肥,受农家肥源影响,对土壤投入有机肥、农家肥少,质量低,消耗大于积累。这种建立在入不抵出,靠土壤潜在肥力来补偿赤字的养分平衡结构,必然导致齐市部分农田耕地养分的下降。

第二,土壤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首先是耕地面积过大,一些土壤垦后,无力进行农田建设和土壤改良,产量不高不稳,弊多利少,得不偿失。如暗棕壤因地势高、坡度大、土层浅、多石砾,垦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很快。其次是林地面积不足,森林覆被率低,承担不了生态支柱的重任;再次是牧地面积急剧减少。

第三,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效益差。黑土层变薄养分含量减少,黑土层厚度下降了10—20厘米,平均每年减少0.2—0.6厘米,每年每亩流失表土1.5—4.5吨。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容重增大,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土壤透水性、蓄水性能差,理化性质日趋恶化。

此外,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全市耕作机械主要是小四轮拖拉机,缺少大型联合机械,小四轮拖拉机的普及对齐市耕地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破坏较大。

三、资源环境合理利用措施

(一)宏观战略掌控

在农业产业宏观发展上,科学合理利用并保护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应充分借鉴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和科学发展经验,全面构建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传统工业文明下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线性的,即“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废弃物排放”。生态文明下的生产者责任要延伸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资源开发者要对生态恢复负责,农业生产者要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后果负责。农业生产者对产品生产要从“种植”开始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使农业经济转变成基于绿色、环保技术支撑的循环型生产经济模式。

(二)微观策略践行

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上,应大打生态环境资源品牌,整合与生态环境资源关联度高的产业、产品以及生态、绿色、有机生产要素资源,让生态环境资源在保护中藏富于民、藏富于市。齐齐哈尔市内辖区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从而实现资源存量、环境质量、环境持续性、经济增长等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可以尝试成立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产业研究机构,一方面重点研究开发适应黑土地生态农业的农肥、农药及优质高产品种,一方面研究全市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规划,为农民、企业、政府当好参谋。

(三)树立典型推广成功经验

近些年来齐齐哈尔辖区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保护好生态农业环境资源。期间一些地区环境资源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拜泉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环境资源建设,大致经历了初期调整垄向、中期兴修“三田”、近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现在综合防治立体开发注重生态修复四个阶段。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和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生产力水平,把全县规划为西南部平原区、西北部和中部半丘陵区、东南部丘陵区和“三河”沿岸低洼易涝区。遵循“山处者林,水处者鱼,谷处者牧,陆处者农,结合者工”的原则,确定和完善了坡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等6种治理模式,运用“十子登科法”因地制宜地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此等成效显著的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方式方法应在全市辖区内进行推广,以此成功典型推动全市辖区内的资源环境治理和利用。

总之,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应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好生态农业环境资源,推进生态化生态农业环境资源建设的同时,不能走纯自然生态路线,要深入研究生态产业发展的问题,构建生态农业环境资源体系。

[责任编辑:兰欣卉]

猜你喜欢
资源环境齐齐哈尔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嫩水龙沙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达斡尔族与兴建齐齐哈尔城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