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林++章懿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现状及完善激励机制的意义,并提出了构建新时期新型的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独立院校;教师;激励机制
引言
我国的独立院校具体是指根据新的教育模式和制度机制而成立的二级的本科院校,和公办形式的二级院校、分校等具有很大不同,其经营模式更倾向于独立的民办高校,或者说是介于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之间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独立院校需要具备独立的校园、基本的高校设施,独立招生,独立教学,独立颁发证书,独立财务核算,并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鉴于独立高校的独特性,使得独立高校的教师团队也具有很多特性,具体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类。专职教师是独立院校自行招聘的全职教师,而兼职教师大多是由申办高校派遣过来的承担一定教学任务,但是隶属于申办高校的教师。目前,我国的独立院校的教师团队还大部分是兼职教师。但是伴随我国独立院校的快速发展,独立院校也逐渐从申办高校中脱离出来,需要独自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独立院校应该尽快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努力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1完善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的意义
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而独立院校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迫在眉睫,并且意义重大。
1.1有助于优化教师配置
独立高校从申办高校中脱离出来之后,就需要开始组织教师的独立招聘和组织管理工作。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不但能够优化院校的人员配置,还能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从而不断优化高校的师资队伍和人员配置,最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1.2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不仅使得高校的教师在充分的激励下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充分挖掘教师潜力,还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更好地发挥创新能力,为高校赢得荣誉。
1.3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绩效
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绩效,通过适当的激励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终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些年来,尽管很多独立院校已经开始改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教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激励手段单一、配套制度不完善、忽视个体差异、轻视工作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因此,我国的独立院校应该不断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来充分挖掘师资队伍的潜力,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以提升高校的教学效果。
2完善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措施
独立院校对教师的激励目标主要是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基于这个目标,独立院校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2.1以人为本的激励理念
独立院校在努力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的时候应该以教师为出发点和中心,不断挖掘教师的潜力,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性。以人为本,即要求构建的激励机制应该充分体现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关心教师的基本原则,并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知识,最终实现教师的内在价值向外转化,继而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和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的措施包括:(1)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创造性;(2)做好校内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等。
2.2确保外部环境有利于教师激励机制的执行
激励一定要基于教师的需求出发,但是当前我国独立院校内部对于教师存在重视约束轻视激励的现象,导致激励不足,影响教学水平。因此,独立院校应该有效结合教师的需求和激励,构建适宜教师激励机制实施的外部环境,从而提升教师激励效果。具体措施包括:(1)重视激励,加深对教师的了解,不断更新管理知识;(2)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尊重并积极倡导教师激励机制的大范围推行;(3)优化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引进优秀人才,构建成长型的师资队伍等。
2.3加强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独立院校对于年轻的教师通常采取岗前培训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鼓励年轻教师开设一些公开课,每学期都要评估教学效果,然后反馈给教师本人,来督促教师的快速成长。独立院校应该采取的制度激励措施包括:(1)不断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构建分类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2)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效果督导小组,监督各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3)彻底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把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的人才评价标准;(4)实行优胜劣汰机制,表扬优秀的教师,淘汰教学态度不严谨的教师,宁缺毋滥。
2.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团队是独立院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托。因此,独立院校应该不断采取有吸引力的措施来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构建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按照学院的自身定位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和原则,积极创造各种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采取适当的薪酬、情感等激励手段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3结论
综上所述,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不断完善我国独立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普峰.高等独立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黄毅,傅在汉,邓志英.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型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3):104-107.
[3]霍世刚,周宇,侯文静,等.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设计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