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2014-11-11 09:22向宝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基础性选择性语文课程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来执行,将基础性同选择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地构建开放和多样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

高中的语文课程的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将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行整合,促进语文学习四要素的和谐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构建的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高中语文教师有所借鉴。

一、高中语文课程结构要相对稳定

(一)将“人文性”和“稳定性”加以整合

语文这门学科不但包含了一些母语使用的技巧还包括了使用的规范,因此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人文色彩,是对作者的个性风格和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一学科特点就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多元的价值取向,所以就需要相关的高中语文教育人士努力地构建同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的语文教学策略,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加以结合,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取得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促进听、说、读、写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读懂文章中所要传达出的含义,并且能够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从当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来看,普遍都存在着重视读和写,而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自信,表达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感染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听、说、读、写”的和谐发展,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构建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建议

(一)树立起大语文的学科观念

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大语文的语文材料十分的广泛,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现在应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只是大语文教材中的一小部分,这时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树立起大语文的学科观念,可以选择一些难度比较适中,篇幅不长的文章来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多阅读,这样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文章,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此外语文知识不但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习得的,还可以从社会和生活中学到,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将大语文的学科观念同学校和社会进行自然的结合。

(二)建立起弹性的语文课程机制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希望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增强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选择性。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可以分成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利用学分来对这个两个部分进行调节。必修课程中主要突出整个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有效的语文知识,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必要的基础,促进学生成熟、健全人格的养成。而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建立起弹性的语文课程机制,真正地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中的基础性和选择性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三)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

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者被动的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处在一定的背景中,凭借他人的帮助,对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然后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可以建立起将网络媒介作为渠道的主题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协作式学习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资源不断的进行丰富,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的语文学习领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构起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构成人才素养的诸多要素之中,核心的要素就是语文素养,由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表现出来,因此这些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借助实践,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地组织一些不求一律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

向宝池,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猜你喜欢
基础性选择性语文课程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