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文化传递

2014-11-11 09:16王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亡妻江城子苏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成天被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包围,不少学生读书只看韩寒、郭敬明,开口闭口“小时代”、“来自星星的你”,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的传递,使学生的人格精神和文化修养都得以完善和提升呢?以下是我在讲授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的一些尝试和一点粗浅认识。

尝试一:在吟诵美读中体会语文的文化内容

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整整十年后,一改往日的豪气冲天、超然旷达,用沉痛哀婉的笔触写下了对亡妻的思念。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在诵读中去体会生死不渝的真挚感情。当诵读完第二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还没有从作者笔尖流淌的隐隐伤痛中走出来。让同学们谈谈读后的感想,孟柳同学说:“苏轼的这首词记录的是一场‘梦。在‘梦中,苏轼可以尽情地插上回忆的翅膀,回到那个与爱侣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王弗呢,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她说不定还‘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呢!这是一幅多么恩爱的画面啊!可是,虚幻的梦境越是幸福,表现的感情就越是沉重。”周喜同学说:“是啊,欣喜和甜蜜因为只能出现在梦中,实在让人心碎。夫妻相见,应有千言万语、太多感慨。但是,他俩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万语千言,从何说起?还是流泪吧,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周倩同学说:“这首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一句。梦是人们摆脱苦恼现实的避风港,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净土。但是,梦毕竟是虚幻的,梦终究会醒来的。当词人在梦醒后,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千里孤坟处,词人与妻子阴阳两隔,永远无法相见,这样残酷的现实是多么地让人心碎!”凌娟说:“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如我们学过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是现在,月圆却人亡,真叫人伤感啊!”……通过诵读,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有了交流,能领悟到作品的内容,也体会到了作品的情感。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加深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感受,能提升学生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在这种咬文嚼字、含英咀华的吟诵中进行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促进着生命个体的生成。

尝试二:在知人论世中体会语文的文化气质

在学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有几个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苏轼既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的亡妻,那么在梦中见到妻子后,苏轼不是应该一下子就认出妻子吗?为什么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我高度赞扬了学生们的质疑精神,并鼓励他们从了解苏轼的生平入手,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们热情高涨,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和查阅各种资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自己寻找到了答案:“生死两茫茫”的十年,也是苏轼生活极其动荡的十年。这十年,苏轼被卷进了王安石变法的漩涡之中,他经历了无数磨难,可谓九死一生。可以说,这十年的“茫茫”,对苏轼而言还不只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一切皆物是人非了。所以,苏轼觉得即使能够与亡妻相见,亡妻也一定认不出来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的自己了。

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是体会文本的一个窗口,但我们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而是应该引领学生走近作者,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真正地做到“知人论世”。只有重视了在作品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体会到民族文化在作者主观精神上的沉淀。

对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讨论和讲解结束后,我发现学生们对苏轼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兴趣才刚刚开始。第三组、第六组从图书馆借来了《苏轼诗文选》《苏轼作品集》进行阅读,石磊、沈帅领、陈虹等同学购买来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大传》,王超同学甚至从他爸爸的书柜里偷来了东方龙吟的文侠小说《万古风流苏东坡》。原来一下课就聊打游戏聊明星的学生们长大了,面对他们的变化,我从心里感到欣喜。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我们语文教师要坚守自我、守住本真,也要与时俱进,把语文教育既作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过程,也作为陶冶情操、建构人格的文化传递的过程。

王炜,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猜你喜欢
亡妻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春潮不息
从善如流
从人出发——评陈其钢《江城子》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再婚相处有讲究
江城子,秋日送战友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以“情”之钥匙开启《江城子》感人之门
情到深处自然浓
——评孙犁散文《亡人逸事》的结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