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014-11-10 07:22李素芬
商业文化 2014年8期
关键词: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李素芬

摘 要: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认为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到贷款基础利率落地,我国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已基本完成。本文认为,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存贷利差收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也就是说由市场主体自主确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不对其进行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调控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以及利用公开市场等措施达到间接调控利率的目的,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间接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

(一)利率市场化原理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在他的书《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由于信贷分配的可选择性及低的实际利率水平等原因呈现出金融抑制现象,这种金融抑制造成了价格歧视和市场分割,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同期,爱德华·肖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指出,金融深化能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抑制却导致金融资产总量减少,国内储蓄率低,生产要素产出率低下,有组织的金融市场萎缩,地下金融市场膨胀。因此,麦金农和肖均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以放松利率管制为中心的金融自由化方案。利率市场化具有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金融深化效应,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

金融约束理论。美国、日本及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大都在利率自由化过程中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银行危机。面对这种情况,赫尔曼、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都十分有限的现实,提出发展中国家实行利率管制,人为压低利率,有助于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维持银行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赫尔曼、斯蒂格利茨进一步提出,只有在适当的金融环境下金融约束才能顺利得以推行,即保持国内低通貨膨胀,使得实际利率水平具有可预测性并且为正。金融约束理论实质上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两者互为补充,使得利率市场化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才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1996年以前,我国在利率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并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深入研究与积极探索。1996年6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实现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

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开展的整体规划是首先实现货币及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再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进行间接调控和引导,最终实现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高低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的结果,发挥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由市场供求来确定利率水平。

在如何稳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工作上,我国坚持不断探索和深入。表2.1是我国历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事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货币政策大事记”。

表 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进程

1986年1月 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议定。

1990年3月 银行间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1996年6月 取消上限管理,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

2007年1月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正式运行。

债券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1月 全国统一银行间拆借市场建立。

1996年6月 放开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 央行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998年 放开银行间市场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发行利率。

1999年10月 国债发行开始采用利率招标形式。

票据市场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8年 央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外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2000年9月 放开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

2002年3月 央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年7月 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被放开,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

2003年11月 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5月 贷款利率可上下浮动10%,农村信用社最高可上浮40%

1998年10月 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上浮20%,农村信用社可上浮50%

1999年10月 县以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利率最高可上浮 30%。

1999年10月 央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

2003年8月 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

2004年1月 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9-1.7 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 0.9-2 倍。

2004年3月 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2004年10月 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

2006年8月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 倍。

2008年5月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 0.7 倍。

2012年6月 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013年7月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到贷款基础利率推行,我国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表1展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所取得的进展,也可以看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开,从长期来看,我国银行业不仅净利润增速会趋于下降,相关风险也将有所上升。未来利率市场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直至取消。通过分析2006年-2012年基准利率及存贷利差的变化情况可知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存贷利差缩小,如图1所示,因此下文将以存贷利差表示利率水平。

图1 基准利率及存贷利差变动情况表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各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的探索实践与开展进程情况,我国当前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根据当前国内实际,有选择性地借鉴国外在改革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本文以美国开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为例,以期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按三个阶段层层推进:从自由到管制,再到自由的过程。美国的金融业受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促使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模式,使得银行业在收入模式、风险管理及负债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都革命性的变化。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1929年至1933年,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银行为争夺存款不断提高存款利率,使得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约1/3的银行倒闭,金融业损失惨重。为了维持和恢复金融秩序,政府开始实施Q条例,明确规定了某些存款的利率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存款的过度竞争,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Q条例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复苏逐渐显露,随着通胀率的不断提高,负利率情况逐渐严重,使存款资金不断从存款机构流向国内自由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造成“金融脱媒”现象日趋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的积极发展。

由此,美国政府开始考虑放松Q项条例的政策,1970年6月,大额存单(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期限为90天以内)的利率管制首先被放松,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解除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管理法案》,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序幕正式拉开。法案决定从1980年3月31日起,决定6年内将Q条例利率上限逐步提高。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高恩—圣吉曼存款機构法案》,批准存款金融机构办理不受最低存款期限和最高利率限制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83年可转让存单账户利率被全部放开;1986年Q条例完全终结,美国最终由利率管制走向利率市场化。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改革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给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使银行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潜在风险。

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初期,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利率市场化措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金融机构纷纷走上“价格之战”的道路,造成国家存款利率的大幅上涨,这必然缩小了存贷利差,缩减银行利润空间,迫使银行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来获得新的利润来源,投入更多的人、财、物,推高了银行整体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客户流向能提供更高存款率的其他储蓄机构,降低了对银行业的依赖,致使银行信贷规模缩减,因此,银行的收益受到损失,使得经营风险对银行业影响很大。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为了实现收益目标,愿意承受高成本压力,以更高利率吸收获取资金,并积极探索金融业务的创新与拓展。但在美国金融监管法制比较落后、监管措施不到位、手段不完善的金融监管环境下,一些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银行为获取高额利润乘机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Q条例的废止使得长期受到管制的低利率彻底失去约束,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带来的利率风险骤增。银行业依靠高利率来获取新的资金来源即吸纳新的存款,在80年代甚至普遍出现存款率超出已发放贷款利率水平的现象,导致储贷危机席卷整个美国。这种利率市场化模式带来相应的利率风险,并对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而80年代,许多银行对此未能及时察觉并予以重视,又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应对该利率风险,相继出现破产倒闭潮。

表2 美国银行业的数量和倒闭数

年份 银行数量 银行机构倒闭数

1981 14414 10

1982 14451 42

1983 14469 48

1984 14496 79

1985 14417 120

1986 14210 138

1987 13723 184

1988 13137 200

1989 12715 206

1990 12347 168

1991 11927 124

1992 11466 120

1993 10960 42

1994 10425 11

1995 9942 6

1996 9530 5

1997 9143 1

1998 8744 3

1999 8580 7

资料来源:www.fdic.gov

而在80年代后期,美国银行业制定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对利率风险进行强化控制和有效管理。银行业防范风险技术也日趋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定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的发展逐渐稳定下来,银行业倒闭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

1、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利率的变动,关系到一国经济金融的各个层面,必然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太过激进,必然导致利率的过度波动,进而引发一系列超出经济管理者所能控制的程度,乃至造成一国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崩溃以及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2、利率市场化必然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触及到以存贷为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的利益,当利率自由化程度加大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急剧激烈,直接表现为各類金融机构之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不少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新的客户,纷纷采取盲目的为大众提供分别高于与低于金融机构平均存款与贷款利率的方式,直接导致成本上升,收益减小,进而导致风险加大,经营困难。

3、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置身于全新的金融环境且采取更加激烈的竞争模式,使得商业银行清楚的意识到建立相应制度措施来防范与治理各种风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第一,商业银行应该对利率市场化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通过建立灵活、高效的利率管理部门,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第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非价格竞争应该也将会成为银行业采用的主流竞争模式,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丰富金融服务的形式、内容以及服务范围来争取客户,扩大经营规模。第三,商业银行要通过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及金融产品,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利息收入主要是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构成,是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此项业务比重的高低通常可以反映传统业务在银行中的比重。存贷款利息收入差是我国银行业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且长期受银行业分业经营限制,除目前实际上已有混业经营迹象的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少数金融集团都设有专门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来从事具体的业务外,其他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即使涉足其他金融领域也基本上是采取通过代理的方式来进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占主导地位,虽然中间业务收入近三年来的年均增长幅度均保持在 30%左右,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中间业务的开展普遍不足,缺乏金融创新。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

(二)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收窄

1、存款利率上升。参考国外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由于长时期的利率抑制,当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必定会有所提升。如表2所示,美国政府在1980年颁布了《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控制法》,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到1986年结束,美国的利率水平从改革前的负利率上升改革完成后1985年的4%左右。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就存款而言,负债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前提。一旦客户拥有与银行就某项存款利率的议价能力,就会更加注重存款的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如果发生高通胀,银行会陷入不利境地。若银行无法达到客户预期利率,客户就可能通过其他金融投资渠道实现自己的金融需求,银行利润空间也将被压缩。

2、贷款利率下降。利率市场化后,在贷款市场,会出现银行抢占优质客户的情况。商业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会为他们提供优惠的利率发放贷款,为此商业银行实施的价格竞争模式必然降低贷款利率水平。而近来,低的贷款利率及各种营销手段成为商业银行采取的重要竞争手段,以此来开发新客户。利率市场化使得理性客户在贷款的时间和期限上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利用新利率贷款进而提前偿还以往高利率的贷款,实现低利率新债换高利率旧债。即使银行能对提前还款和取款行为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但为了尽可能的留住自己的客户资源,银行更可能向客户妥协,被动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和更低的收益。

3、存贷利差收窄。利率市场化实质就是政府让各经济主体有权决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后,无论在存款市场还是在贷款市场,都会出现银行抢占优质资源的现象。商业银行以优惠利率发放贷款,争夺优质客户;以较高的存款利率,确保存款来源。其直接结果就是利差收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营业收入构成。此外,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类型、数量和期限很难保持一致,因此,利率变动会影响到银行存款和贷款息差收益。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是构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存贷与金融产品定价机制。一方面,对金融产品种类进行细分,并根据利率结构的变化将不同的产品归为不同的业务单元,完成相应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报价体系,合理运用资本管理与净息差管理机制来指导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的定价,让各级分支机构综合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金融产品特征,借鉴外国商业银行的做法进行差异化定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达到灵活管控金融产品价格的效果。二是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经营结构。商业银行以往过分依靠存贷利差与价格竞争模式来保障盈利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传统业务面临新的剧烈竞争,商业银行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以往的经营理念,实施以财务成本控制为重点的成本管理策略,引入营销手段,创新竞争模式,关注存款理财化、贷款证券化,实现经营战略转型,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调整业务结构,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首先挖掘新的目标客户群,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脱媒、不良资产占比高等严重问题,学者提出中小企业、单个客户将成为金融产品的主要需求者,是商业银行的重要服务对象,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结合新的客户群创新金融产品,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其次,利用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等资源,如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中引进第三方物流监管企业,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降低对存贷的过分依赖,降低业务风险。四是强化对利率风险的监督,丰富管控措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目前我国利率风险的监督手段及管控机制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利用银监局提供的外部监管机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进行全面的利率敏感性管理。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提出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商业银行内控方面,借鉴西方成功经验,成立专门的利率预测结构,引进与完善利率风险监测技术,实现对利率的动态与准确预测,尽可能实现净利息资产的利率零缺口,保证利率风险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1): 1-14

[3]周静娴.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研究,2010(9):204-205

[4]张珉.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金融研究,2010(2):184-185

[5]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01)

[6]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7

猜你喜欢
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