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大功能分区的重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问题研究

2014-11-10 08:09宋延军韦怀张会孙璐
商业文化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宋延军+韦怀+张会+孙璐

摘 要:本文从重庆五大功能分区各有侧重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定位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各功能分区文化创意产业概况及人才需求特点,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及流动机制,最后从工作条件、待遇、奖惩机制等建立调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积极性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五大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问题;重庆发展

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背景下,重庆于2013年提出“五大功能区”的发展改革目标,旨在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区域,以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根据“五大功能区”的总体部署,重庆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相互依托、相互联系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强大引擎,已成为各地政府竞相角逐的“香饽饽”,而重庆“五大功能区”在功能定位上凸显出文化取向、高端产业、绿色经济、环保理念等特征,这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内在契合性。作为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地而异、有的放矢地实施“五大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其关键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重庆市共有文化机构1504个,文化从业人员14266人。重庆市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结构合理,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人才队伍的发展与事业发展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局面。但重庆市文化人才总量偏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奇缺,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呈现出继承型多、创新型少,单向型多、复合型少的局面,制约了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人才短板:西部各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的高端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呈现较低的态势,而在重庆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中,创意和策划人才数量急缺、结构不合理,擅长文化创意、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运作的人才少,尤其缺乏既懂文化市场又懂创意与策划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具体到优秀的编剧、导演、策划、创意设计等人才都很匮乏,难以适应本地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五大功能分区建设发展的深入,亟需根据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概况、特点,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及保障措施等人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重庆五大功能分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特点与人才需求定位

基于五大功能分区的不同发展定位,探索重庆市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重庆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各自功能分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促进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各功能分区文化创意产业类型的不同作用,整合文化资源,集聚和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形成文化品牌效应,促进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各有侧重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定位,可充分地做到人尽其才,更有效地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指导方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积极性的调动和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创意人才真正成为发展重庆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强市和中国梦最可依靠的力量。

重庆市五大功能分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特点与人才需求定位如下:

(一)都市功能核心区:该功能区属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主要是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艺术品交易、文化金融等产业,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应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构筑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等高端领域的文化产业人才聚集“洼地”,打造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与创作人才支撑“生态链”。

(二)都市功能拓展区:该功能区主要发展数字内容、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体会展、文化教育等产业,是全市的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针对该功能区域高端数字内容产业人才急缺、动漫产业“高地”人才匮乏、会展产业专业人才稀缺的特点,需要加强数字内容产业领军人才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现代媒体的创意与设计,提升文化品位。

(三)城市发展新区:该功能区主要发展印刷包装、文化用品制造、文化设备制造、工艺美术品生产等产业,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亟需文化与科技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型文化科技创意人才,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是发掘巴渝文化、三国文化、移民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物衍生、特色演艺等产业。

(五)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主要是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民俗旅游、生态度假、特色产品开发等产业。因此,需要促进文化旅游和文化生态人才转型,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的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演艺人才,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满足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融合的需要。

二、重庆五大功能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机制

为保障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健康而快速的发展,贯彻“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突出重点,加强规划;尊重人才,大胆创新;百花齐放,彰显特色;东西兼顾,有序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方针,着重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及保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理流动几个方面。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1、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增加对艺术职业院校的投入,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文化创意复合型人才,逐步建立起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建设。可充分发挥相应功能区的科教优势,在重庆各大高校结合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设立相关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及文化创意与策划、出版、动漫、会展等专业,整合目前分散的文化产业教育资源,融产学研为一体。3、提高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着重抓“双师队伍”和“创意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大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质量。4、多种形式培养五大功能分区的紧缺创意人才。根据五大功能分区人才需求特点,找准市场切入点,可通过校企合作定向、订单培养等方式,培养市场紧缺创新性人才。另外可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为功能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endprint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

1、实施“文化名人名家工程”。针对都市功能核心区亟需高端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可以优厚的文化人才政策为先导,在影视演艺、艺术品、文化金融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在市内外、国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名人名家。2、实施“紧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工程”。对于都市功能拓展区呈现出来的数字人才、动漫和会展人才紧缺现状,可积极引进有丰富产业信息资源、深谙产业运作方式、独具市场慧眼的经营人才,为数字、动漫、会展及文化教育产业经济能量的释放做铺垫。3、实施“新型工业化创意与设计人才引进工程”:面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趋势,大规模引进一定的新型工业化创意与设计人才,在城市发展新区发挥其独特功能。4、针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引进一批富有战略眼光、和创意思维的新型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人才,以带动当地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

(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流动

1、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机制。一是通过与文化部、教育部与重庆建立“部市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与中东部地区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二是建立核心区、拓展区人才支持新区和生态区的交流机制。

2、打造五大分区人才流动机制。

一是鼓励核心区、拓展区人才向新区流动。新区是重庆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是集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区域,鼓励核心区、拓展区人才向新区流动,是保证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人才支撑。二是鼓励新区人才向生态区流动。生态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生态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亟需新区人才的支持和补强,文化人才向生态区流动有助于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该区发展成为重庆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三是鼓励复合型人才向核心区和拓展区流动。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文化高端要素较为集中,对周边区域辐射作用强大,因此该区亟需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管理和运作,将这种文化辐射作用不断放大,同时这种辐射作用亦可以吸引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更好的加入重庆文化建设。

三、充分发挥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积极性的保障措施

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文化强市为总揽,加强文化产业发展顶层制度设计。全面安排层级互动机制,突出规划的引导功能、政策的指引作用,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以五大功能区域为平台,完善和实施分类配套政策,细化和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互联互通,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功能提升,促进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区域特色,依据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发展。

从工作条件、待遇、奖惩机制等方面调动人才积极性的保障措施包括:

1、实施“巴渝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服务五大功能分区建设”行动。以人为本,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载体推动,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走出“象牙塔”,到五大功能分区建设主战场贡献智慧、展现作为,真正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2、实施“人才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及时开展文化人才政策集中清理,研究出台一批含金量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重点在用好用活体制内外各类文化产业人才、推动创意人才资源在五大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西部最优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吸引和留住文化创意人才。3、提高基层文化产业人才待遇。加大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大力提升基层文化人才的待遇,一定程度调动和提高基层人才的积极性。4、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及创业、就业政策规定。建立职业艺术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定分类明确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的规定,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制定符合重庆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和方式。5、健全人才奖惩机制,形成高效合理的人才激励系统。努力营造更好的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的政策,为引进入渝的高层次人才在户籍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保社保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张婷.现阶段渝东北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年4月

[2]金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杭州模式”的经验与启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J],2012年11月

[3]成程,欧书阳.差异化发展推动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4月

[4]陈文权,余雅洁.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年12月

[5]杨庆育.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地方样本:一个直辖市例证[J],改革,2013年12月

[6]马婷婷.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6月

[7]2014-2018重庆文化产业调查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R],中商情报网,2013年4月

重庆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CH00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课题《重庆艺术职业院校“四能四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