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波
摘 要:其实写作的素材是发掘不完的,面对“新颖”这个要求,无数同学陷入寻找素材的误区。以为素材的 “新颖”便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写过的。其实,素材 “新颖”与否,并不在于是新是旧。关键是要选择一 个什么样的角度利用素材、用好素材。
关键词:写作 材料 教材 新颖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57-01
在写作中,许多同学面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写自己的事吧,好像跟别人的选择显得无多大区别;不写自己的事吧,似乎又无事可写,只好将记忆之中的某篇文章稍加改动搬上。可这样的文章又难逃读者老师的法眼。于是在许多同学看来,选材太难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写作的素材是发掘不完的,也不在与素材的新与旧,关键是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利用素材,用好素材,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选材就是要立足于中心用最佳的材料去表现的过程,其要求就是最确切地表现主题即作者的观点态度,使材料与主题的对接巧合无痕。
材料的积累来源广泛,教材,课外阅读,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文字都是我们的材料。
1 如何得到好材料
1.1 由此及彼
“此”与“彼”可以为正反对立,也可以同类,它既是根据文题确定的中心,寻找第一个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再反向联系寻找相反的材料,此为正反选材。例如以“宽容”为例:先从正面找到“蔺相如宽容廉颇”之例,然后反面联系,找到“周瑜不能宽容”之例。正反对比,观点鲜明。第三种联系选材就是依据你找到的材料(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然后想一想与它同属一类的事例还有哪些。
1.2 抚今追昔
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幕幕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个闪闪发光的人物,善于捕捉善于剪接,既显示深厚文化底蕴又令人信服。
1.3 吐故纳新
就是舍去陈旧的,选用新鲜独特的材料。新颖独特的材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能给人以新鲜的效果。例如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名人热点时事、胜景人文等。
2 如何用好好材料
2.1 推陈出新
即使是旧材料或同一材料,只要角度不同,同样能写出新意来。要做到推陈出新,就要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同时善于比较,去同存异,表现独特的“这一个”。例如爱迪生是大家写议论文时常用之例,但如果充分想象,将爱迪生工作的情景生动的描写出来,这样,老材料也不显呆板了。
2.2 以少胜多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记叙文、议论文的选材。记叙文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段反应事物本质,选取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例、经历表现人物性格,舍去一般性片段、事迹等。议论文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论据来证明论点,舍去一般性论据。例如朱自清在《背影》选取最感人的一幕:父亲到车站送我,给我买桔子的情景,细致刻画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在吴晗的《谈骨气》中仅举了文天祥、闻一多的事例就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2.3 以小见大
“滴水见太阳”小事也可以折射大千世界。所谓“小”不是那些毫无意义的小事,而是能反应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使人耳目一新。
2.4 深入挖掘
很多材料的内涵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向的。一个素材,只要深入挖掘是可以用来论证多个主题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依照主题转变方向。充分利用素材的多向性为自己服务。
素材海阔天空,但不能任意游,选好素材才能使你的文章在海阔天空中独树一帜!
3 新颖素材的来源
(1)来源于习作者直接的生活经历,包括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我爱野豌豆》一文,写了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事,如野豌豆带给自己儿时的快乐,又写了自己听母亲所说的野豌豆是我们的大恩人。
(2)来源于习作者间接生活经历,包括自己从课本、课外读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得来的人或事。近年来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中,名人现身说法、名言增添光彩,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加以改造,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注入时代“活水”,体现时代精神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效果也很好。
4 结语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学们除了要学会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外,还应该学会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着眼于当代热点、焦点,为你的选材注入新鲜的血液,出新制胜,写出特色,何愁你的作文不吸引人的眼球?
参考文献
[1] 朱红娟.让细节描写成就成功作文[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2010.
[2] 高有忠.引导观察 培养兴趣[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8).
[3] 尹有刚.给学生一支神奇“妙笔”让学生写出五彩美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