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彭本超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开拓未来世界的有利武器。在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分阶段的训练而形成的。因此,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出基于科研项目驱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科研优势,搭建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新大赛等多项国家赛事的平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高校结合国家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对多元知识的综合及对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在第八届“挑战杯”组委会会议上,有关部门专家指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挑战”中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较低的。虽然当代大学生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基本具有了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行动倾向,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贯彻实施做得不尽人意。一方面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人,特别要求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树立%为创造性而教&的意识,学校应该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根本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素质教育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开拓型人才,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突破惯性和常规的创新精神,能够面对障碍、挑战和危机,不断地激发起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和行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意识。只有使学生形成批判意识,产生批判的态度,改变他们在传统教育中那种围绕老师教材转以及迷信权威、安于现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才能使他们学会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获得新原理,不断地探索求知,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性奠定基础。
2.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气氛。
创造性的形成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在富于创新性的环境气氛中才能顺利地发展起来。研究表明,如果教学环境使学生情绪紧张,产生了较高的焦虑感、压力感,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涣散,反应迟钝,感知范围和精确性缩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破坏,从而会妨碍创造性思维。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建立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避免用固定的眼光来看待有创造潜能的学生;解除学生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在学习中鼓励主动性”多样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既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解放思想,积极参加活动,敢于怀疑公认的知识,大胆地质疑; 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与求知的需求,树立创造的志向;鼓励学生正视现实,更鼓励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幻想。
3.积极结合课题开展专业实践和项目调研。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专业实践和项目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不耽误课程学习为条件去开展专业实践和科技服务!在这样的实践与服务中,会隐含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同学们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并设立讨论课,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有效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对学生独立性要求更高,方法也比较灵活!主要将读书”独立研究”集体讨论和写读书报告”上机实验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效果是明显的。通过归纳整理”自学”研究”探讨,能使学生澄清许多概念上的模糊认识。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措施
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以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事实,要靠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来实现!基于创新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科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监督检查作用。
1.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有机统一体,最大限度地把对人的尊重和社会的需要两者协调一致起来,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说,就是应该使人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只有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实施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也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价值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判断,即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但传统的评课存在着随意性强”而可比性”稳定性”目的性差等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对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使之规范化”数量化,已成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迫切需要。
四、结束语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造性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和核心,素质教育则是实现创造性的理想途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