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时代价值

2014-11-10 08:19谷宇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基本内容时代价值

谷宇

提要现今热议对社会结构的划分,通过实践验证了毛泽东同志几十年的前的预见和论断,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里,社会各阶级间仍然存在着差异,如若对现存的差异不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而任其发展,那么这种差异就会演变成矛盾,最后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和谐。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回顾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作背景;基本内容;时代价值

一、读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写作背景

第一次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当时国内革命的群众队伍,特别是工农运动有了重大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的武装力量已日益发展和壮大起来,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切都表明了革命向统治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北洋军阀进军的条件已经成熟,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全国已处于革命与反革命大决战的前夜。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买办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感觉到恐惧。他们同国民党右派相勾结,想法设法阻挠社会革命事业的发展。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在统一战线内部,逐渐运行起反革命的阴谋计划。同时,戴季陶主义”的反动理论盛行一时,大肆叫嚣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宣扬阶级调和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反对国共合作,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恶意中伤。戴季陶这种反动思想正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右翼进行反革命阴谋破坏作了理论上的準备。

为了分清敌友,团结朋友攻击敌人,使得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文章写于1925年12月1日,最终定稿在1926年3月。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解决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两种倾向同样的力量薄弱,同样的需要力量依靠,但又同时忘记农民,在寻找同盟的道路上十分迷茫,想要找到自己的同盟大军但又不知向谁处去。文章的发表,使我们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党在农村中“依靠贫农、雇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这样就把广大农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正确地解决了革命中重要的同盟军问题,对我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基本内容

文章写于1925年12月1日,最终定稿在1926年3月。文章的主要目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清敌友,团结朋友攻击敌人,使得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两种倾向同样的力量薄弱,同样的需要力量依靠,但又同时忘记农民,在寻找同盟的道路上十分迷茫,想要找到自己的同盟大军但又不知向谁处去,就在这时毛泽东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

该著作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一部分,全文共九页。就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从经济的角度将社会分成六大阶级,分别是以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为政治代表的附属于帝国主义的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对资本占有欲极强的,对革命斗争态度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的,既有妥协性又有革命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拥有一定资本但是因对革命态度不同左派参加革命积极,中派也参加,右派的态度不积极但受左派和中派革命大潮的裹挟附和参加革命三种的小资产阶级;对生存吃力但极易接受革命宣传的半无产阶级;因为广泛集中和经济底下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的工业无产阶级和受压迫极重,既无农具又无丝毫资金,苦不堪言的农民无产阶级组成的无产阶级;以拥有暴力和组织的游民无产者。

毛泽东正是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弄清了谁是革命对象,谁是革命的领导阶级,谁是革命的主力军,谁是革命的同盟军,这对后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二、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时代价值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自提出之后,并没有被下一个所谓的定义,习近平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论述是实现和平发展。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如今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主要是为了现代化的建设。

经过8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当初的预见与论断,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里,阶级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旧的剥削阶级已经被我们被打倒了,但是时刻都梦想着拥有大资本的人还在。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用以作为警惕,有着珍贵的价值。

第一,在和平年代不忘分析社会阶级,及时制定政策、调整结构。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忘对社会阶层进行分析,走好群众路线,严厉打击腐败。

无论是在那个年代,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是永恒的话题。正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所要解决的革命首要问题一样。只有搞清楚了这几个问题,我们才能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对待现阶段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处理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更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5]通过实践验证了毛泽东同志几十年的前的预见和论断,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里,社会各阶级间仍然存在着差异,如若对现存的差异不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而任其发展,那么这种差异就会演变成矛盾,最后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程敏.新版《毛泽东选集》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第1版:21.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4.

[4] 苏辉.从功能对等视角看《毛泽东选集》中习语的翻译[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 何萌,刘艳.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猜你喜欢
基本内容时代价值
试论习近平民生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与安全评估目标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