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2014-11-10 19:14顾万玲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批判大学生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主要观点及实质进行分析,指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影响,揭露其本质,同时对这一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帮助大学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这一思潮,使大学生不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学会克服并抵制错误思潮,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意识形态终结论;大学生;消极影响;批判

一、意识形态及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的概念堪称哲学史上最充满歧义的概念,在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安东尼·特拉西于1976年在他的论文《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中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后,围绕意识形态展开的理论和实践论争就没有停止过。而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意识形态也会有不同的存在意义,特拉西最初指意识形态为一门新的“观念的科学”。通常情况下认为意识形态属于政治范畴。意识形态在历次国家兴衰中也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现代经济政治变动史实际上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之间的竞争、破产、重构和更新的历史。

“意识形态的终结是”恩格斯于1893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提出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中又系统的总结意识形态终结理论。随后,雷蒙·阿隆、利普赛特等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知识分子的鸦片》、《政治人、政治社会的基础》中提出同一主题,即宣告19世纪的意识形态已经走向终结。而后,关于意识形态是否终结的辩论一直持续不断。不论丹尼尔·贝尔、福山、亨廷顿,还是戈尔巴乔夫的“意识形态终结论”都有一共同特点,强调的都是反共产主义、终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透过其貌似客观中性的话语,其实质是冷战思维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体现,是西方利用其话语霸权向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社会制度,企图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代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阴谋。

二、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能否坚持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尤其在信息化社会的当代,发达国家掌握着话语权,利用其霸主地位、舆论引导其他国家跟随自己的政治制度去取而代之与其相违背的社会制度。从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来看,意识形态终结论依然以不同的理论表现形式发挥着作用。

(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被逐渐消解

西方国家利用冷战后共产主义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式,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差距等方式,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借助话语霸权、经济强势及科技优势,把“资本主义民主”和“人权”包装成人类的普世价值,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我国社会公众及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侵袭和渗透,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之期,容易接受各种新思潮,再加上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够完善,教育形式枯燥,缺乏丰富、多样化,不具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致使大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倾向。

(二)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逐渐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西方右翼知识分子根据苏东剧变的事实,认为西方在“发展”问题上战胜了东方所作的事实与价值判断等,他们欢呼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国内也出现了部分他们的知音,青年学生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形成正确的主流意识,再加上受各种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必须用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受“西风美雨”的影响,更加不会去很好的辨别各种意识形态的真假虚伪,也没有意识去抵制那些不良思潮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元化的意識形态。

(三)意识形态的盲目西方主义化

当代社会上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觉得向欧美学习、借鉴、移植的过程就是进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实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有优秀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无限的知识可以供我们去学习、提高和完善,但不要觉得国外的学术水平一流,医疗制度完善或自由的政治空间就一味的认为国外的就是好的,青睐国外的社会制度或风俗习惯等。新加坡前总统黄金辉曾指出,“以往支撑我们发展的传统的亚洲道德、责任和社会观念,正让位于更为西方化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中心的生活观。”[1]这就是盲目崇拜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认为中国的发展只有自由民主制度一条道路。

三、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对策浅析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国,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辨识能力如何,能否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关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对此,我们要提高对于西方话语工具的洞察辨识能力,揭穿其企图以最低代价进行文化侵略的本质,积极巩固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教育学有一句经典名言,即“教育即唤醒”。我们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唤醒被西方社会不良思潮所蒙蔽的青年学子们。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本质上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进行正确的理论教育。发挥出其应该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多项活动、改进授课方式等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有益影响。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我们要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思政课的主要教育方式以及其他辅导性的教育方式来动摇一批批深受“西风美雨”影响的大学生,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注释:

[1]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8-9,199,201-202,369.

作者简介:顾万玲(1988.10.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学生,法学硕士,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批判大学生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