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IT时代下“慕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4-11-10 23:59李英梅张成
艺术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慕课微课

李英梅 张成

摘 要:IT技术与教育的深度交融而产生的“慕课”势必会带来教育的变革,美术教育也不例外,2014年,“慕课风暴”来袭,它将带给基础教育怎样的影响与启示,又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值得我们的关注。构建美术教材知识图谱在以微视频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知识体系构建十分必要。本文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知识图谱”等新兴事物进行了梳理,对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浅析并分享了《远近的奥秘》微视频制作过程。

关键词:“慕课”;“微课”;知识图谱

1 研究背景

1.1 我们即将进入“后IT时代”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在2013科技委年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我们将进入后IT时代”,21世纪,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科学和技术发展领域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正在酝酿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人类社会也即将跨入后IT时代。[1]IT技术与教育的深度交融而产生的“慕课”势必会带来教育的变革,当然,美术教育也不会例外,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

1.2 “慕课”与“翻转课堂”

(1)“慕课”的产生与发展。“慕课”是英文缩略词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也可以说,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中文简称。其由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年首次提出,2012年被广为传播,2013年在中国高校升温。2014年,慕课风暴来袭,大量的在线课程(MOOCs)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潮流涌动,传统的学术课程都在争先恐后地揣摩这种趋势的发展方向,它将带给基础教育怎样的影响与启示?基础教育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这一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对其系统审视和全面思考。 (2)“翻转课堂”(“颠倒课堂”)。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大会上发表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阐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教学视频上传平台,中学生晚上在家即可观看,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颠倒课堂”)。[2]“翻转课堂”凭借“慕课”平台,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自慕课产生之初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在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课前要录制一段8~10分钟的学习视频上传云服务器,学生在课前先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课堂上再针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互动交流,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问题的解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更直观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在此新模式下,如何让教师和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极为重要。针对这一模式,又有人称之为“基于系统设计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其特点在于紧扣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有了这样的制度设计,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会更准确,更高效,阐明知识的学科结构,学习也会更有意义。

1.3 “微课”与微视频

(1)“微课”。“微课”,是最近从“翻转课堂”(有学者称其“颠倒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微课”(又称“微课程”)可以界定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一个点记录课堂教育的重难点或教学过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教学设计、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反思、实践的检验和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意见及其他补充教学资源课件的主题。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教学资源,也是在其基础上拓展延伸的新型教学资源。 (2)“微视频”。微视频,作为慕课的载体,能有效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这种以微视频为主导的基于网络条件的先学后教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體现在讲解生动、反馈及时、易于保存和检索。

2 知识图谱与系统设计下碎片化学习

2.1 知识图谱的制作必要性

由于“慕课”具有开放、大规模、课程透明等特点,是更为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因此,在美术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划分及学习安排,特别是对课程知识点梳理方面,“慕课”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美术教师对课程体系要有深刻认识,进而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洞悉课程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其明确说明、描述、分块、分组、分群,更清晰地探究每对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将所有知识点按内在关系分成一系列可以独立学习的知识群,也就是本文中所指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又称“思维导图”。本文将知识图谱定义为可视化的探究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资源及其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学科自身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是安排学习进程的依据。在以微视频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设计中构建美术教材知识图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本土化“系统设计下碎片化学习”的具体落实。因而,对中学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知识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2.2 面向“微课”的美术课程知识图谱构建策略

应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思考,临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学习者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明晰思维的脉络,架构知识,促进直觉思维的养成与知识的迁移。

(1)每一节“微课程”时间应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因而要依据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划分,每个小知识点应相对独立及以便于学生学习与教师考核。对内容相对较多,依赖性较强且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可划分成一个个短小的知识点。一个好的划分,将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而错误的划分将导致难以、甚至是无法学习。[4](2)将微课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线框架建构课程知识体系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具体做法如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每章知识结构,进而确定各知识点、所涉及的下一级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的关联等。

2.3 高中湘教版美术教材《书法》知识图谱(部分)

如图1所示为我们针对湘教版高中美术教材书法制作的知识图谱,根据这个知识图谱,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按照其知识脉络制作出10个微视频,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分享一小部分,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到对美术教材知识梳理的系统性与知识图谱制作的完整性。

3 “微视频”的制作——以《远近的奥秘》①为例

3.1 确定教学主题

《远近的奥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其学习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点。

3.2 制作多媒体PPT课件

在制作PPT课件时,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则或要求:目的性: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科学性:无知识性错误。可学性:教师节奏控制适当,适于学生学习。悦读性:效果好,便于学习思考。悦听性:内容讲解清晰生动。基础性:紧扣知识点。

图1 高中湘教版美术教材《书法》知识图谱(部分)

3.3 采用录屏软件录制PPT课件

(1)录屏软件。在本“微课”作品《远近的奥秘》中,我们运用了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视频录制。 (2)《远近的奥秘》录屏过程。1)打开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会显示“您想做什么?”提示语,选择“开始录制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P)”的选项后,选择【确定】。2)此时,出现另一个小页面“屏幕录制设置”,选择“整个屏幕”(注意:在录制屏幕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节想要录制的区域。例如,我们在重点讲解一幅画时,想要给学生重点展示画的某一个细节,可以运用软件中的这个功能进行特殊录制。3)以上准备环节结束以后,接着就可以开始PPT的录制了,我们需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保证录制出的视频没有噪音,点击【录制】,打开已经做好的《远近的奥秘》课件,此时,电脑桌面上所有的活动以及录制人员发出的任何声音都会被录到视频之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录制时,随着PPT的播放,我们要对其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节奏和语气、语调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而定,如教学对象针对的是小学生,我们讲解时则需要亲切活泼具有吸引力,要照顾到小朋友的情绪。4)录影完成后,按【停止】。如果录影不满意,按【删除】即可重新录制。在《远近的奥秘》录制过程中,由于开始对软件的操作不熟练,为了保证录制效果,我们反复录制了4~5遍,才达到稍微满意的程度。5)保存视频,选择路径后,点击【保存】,命名只能是英文和数字,选择格式为avi格式。

3.4 后期剪辑

(1)关于剪辑软件——会声会影。“会声会影”是一款视频编辑器,可以利用这款视频编辑软件来进行后期的加工。例如,剪切掉不需要的视频,添加字幕,添加背景音乐等后期工作。 (2)《远近的奥秘》后期剪辑完善过程。1)剪辑。录屏的过程中,难免会录下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内容,此时,就需要会声会影编辑软件帮助我们把不需要的地方剪掉,以实现后期的完善工作。2)插入字幕。会声会影附带插入字幕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它进一步完善微视频《远近的奥秘》。在视频中插入字幕,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背景音乐。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改善教学效果。会声会影可以帮助我们在视频中插入背景音乐,且音量的大小可以视情况调节。但更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插入背景音乐反而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制作时就要具体考虑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免画蛇添足,引起负面影响。 (4)保存。后期剪辑完善之后,点击【分享】,在渲染时,要保证视频画面的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步骤中选择720P甚至1080P,渲染完毕以后,便会生成最终的视频。

4 总结

当西学东渐,“慕课”正在迅速地逼近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值得我们的持续关注。本文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知识图谱”等新兴事物进行了梳理,对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浅析,虽说尚处于研究初期,但也算是一种经验的累积,在未来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注释:①微视频《远近的奥秘》在首届全国师范生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在国防科技大学2013年科技委年会的讲话[R].长沙,2013.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8).

[3] 黎加厚.微課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4]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5] 陈宏伟,宗欣露.微课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6]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6.

作者简介:李英梅(1974—),女,山东菏泽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张成(1988—),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现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理论与教育。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慕课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