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

2014-11-10 21:34许海
前线 2014年2期
关键词:朱镕基显性隐性

许海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评价自己时说:“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在他的科研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努力学习进取,攀登科技高峰上,没有把精力放在应酬吃喝、经营人际关系上。结果,勤于正事的默默奉献者最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确实,如同“正确本身就是错误的标准”一样,勤于正事者崇尚直道而行,在选择正道的同时就已经远离了邪道,避开了邪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许多青史留名、流芳后世者无不胸怀正气,着眼正事,嫉恶如仇,不走旁门。为官如包拯、海瑞者,抗敌如岳飞、文天祥者,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努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为历史增添了佳话,为后人树立了楷模。同样,历史上也不乏“勤于邪门必疏于正事”者。大凡奸佞小人,除自己蝇营狗苟、偷奸耍滑外,还结党营私,以善为正事者为敌。奸臣如蔡京、高俅者,宦党如刘瑾、魏忠贤者,虽然蒙蔽一时,一度呼风唤雨,但虽然“可以在有些时候欺瞒有些人,却不可以在所有时候欺瞒所有人”,驰骛于邪门者难免劣迹昭彰,最终玩火自焚。

更有趣的是,正道与邪门之间的转化有时候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在封建科举时代,人人都希望以考试求闻达,因此贿赂考官之事时有发生。明朝永乐年间,李汰受命担任福建乡试主考,选拔举人。一天晚上,他正要就寝之时,忽报有人求见。来人进屋后,环顾屋中无他人,便取出黄金20两,双手捧到李汰面前,直言不讳地请求关照,并许以厚报。李汰听后,也不言语,从笔架上取出狼毫,泼墨即就:“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来人抬眼一望,又羞又怕,揣起黄金溜之大吉。此事传开之后,有打算进贡的人见李汰如此清廉,遂断绝邪门念想,专心进取,以真才实学求进,倒也为明朝选拔了一批有实际本领的治国良臣。有好事者因此作句说:“暗夜赋诗退黑金,海内风气一时清。早知科场捷径少,欲上层楼需攀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邪门”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增加了辨识的难度。尤其是和以前的“显性邪门”相比,“隐性邪门”更加不易察觉。在现实中,一些人利用制度设计的不完备,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认真学习、做好工作上,而是不琢磨事而琢磨人,大搞“感情投资”,盘点“社会资本”,“涵养”人际关系,虽然八面玲珑,却少真实本领,在社会上形成“会做事的不如会说话的,会说话的不如会跑腿的”新时代“脑体倒挂”现象,也为滋生“身边腐败”提供了温床。这些隐性邪门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一旦升堂入室,便变本加厉,成为阻碍创新发展的邪恶力量。

其实,无论是隐性邪门还是显性邪门,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明眼人洞若观火。朱镕基同志在担任总理时,有一次去外地视察工作,有地方官员曲意逢迎,除接待极尽奢华之能事外,还奉送价值不菲的玉石。朱镕基同志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看这个人有问题,要查一查。结果,这个人不但碰了一鼻子灰,还受到了严厉查处。看来,虽然古今时代不同,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邪之分,人们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

猜你喜欢
朱镕基显性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如果邓小平在,会称赞你吗
朱镕基慷慨助人严律己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慈善家,朱镕基的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