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分析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理念,我们发现不论是师生共同研究,还是学生自主学习,都离不开“问题意识”这一内在因素,所以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然而走进当今的课堂,一种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不少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仍是被动的回答,其问题意识仍未培养起来。
一、为什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情景你我都非常的熟悉。课堂上做学生的好似那被牵着鼻子的牛,老师指到哪,学生的思维就想到哪,乖乖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在一个个预设的问题中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老师却未必能在课堂上予以解答,从而最终影响到他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体悟,这种教学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改目标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现有的课堂中学生被动地听、记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况且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以往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会影响到他对新知识的接受。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新知识,凭借好奇发问想知道“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进而去探索寻找,解决自己的疑惑。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的实践才能成就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学生课堂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为学服务,教要转化为学,教学的使命不是取代、压抑、削弱学生的学习,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但是目前我们的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却很少,许多学生提不出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
1.课堂被教师的预设所操纵。教师在自己的预设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犹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完整到学生没有插嘴的份。尽管老师也能根据预设提出一些学生有可能疑惑的问题,但它毕竟是由老师想出来的,不是学生思考出来的。下课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学生的疑点教师却并未涉及。这样的课堂除了能给少部分认真的学生带来一些收获外,大部分学生实际上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2.就思维的过程看,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重视。很多课堂教师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学生大都是围着教师的思维转,表面看起来学生是在积极思考,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老师。有的教师虽然鼓励学生提问题,可又怕学生提问耽误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只好作罢。
3.评价体系有问题。在中国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所谓的好学生就是上课认真听讲,现在又增加了积极回答问题,而没有积极提出问题这一说。学生骨子里就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万能、无所不知的,至于主动提问题,似乎有叛逆的嫌疑,长此以往,学生上课为保太平懒得去问,只管当“好学生”。个别学生即使有问题,可由于没胆量,也就不去问了,课下更不会去主动考虑。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和品质。教师要放弃课堂话语权,特别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支持学生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就要勇于创设一种诱发学生质疑的欲望、学习的欲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某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教师需要在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向及表达的方式等方面经常性地给学生以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对预习内容进行提问;在分析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提问;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提问;从文章反常处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等等。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很多,教师要利用好现有的语文教材和各种课内外资源,不断创造适于学生发问的情境。
3.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契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个人认为,质疑的主要契机有课始质疑、课中质疑、课尾质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课尾质疑的处理,一定要有疑有解,不能为问而问。我们老师经常会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这些问题留着我们课后解决,真到了课后却又不了了之,这是不可取的,既是疑问就要有所解答。教师还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引导学生敢问、想问、会问,问出有质量、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不断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自觉地去学去思,我们的学生才会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才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有不竭的创新动力,才会永远傲立于世界。
作者简介:李小康,男,1978年生,汉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研究生,中级职称,高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