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师应重视教的主体性

2014-11-10 03:55林兵峰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体性语文教学中职

林兵峰

【摘要】教学活动存在教的主体性和学的主体性。在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回避教师的主体性,等于放弃了教师的职责;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在于提升教师职业主体性的自重和自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师;主体性;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情境回顾:《书信》活动任务展示课,以知识竞赛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从“追根溯源、释义书信”和“复习书信种类、考察写作内容”“重温书信格式、课外拓展延伸”三个角度展示各自的成果。课堂上,三个小组的学生踊跃参与,提问、抢答,争先恐后……课后,除了能强烈感受到该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以外,其他的收获寥寥,特别是语文课的特质(有关书信的传统文化内涵)没能体现出来。

这个案例不是个例,这种情形应是我们现在职高语文公开课上较为普遍的现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收获甚少。究其原因,我们一线的教师被“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新课程理念给“镇”住了。一时间,语文课堂成为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的主角,教师主动让位了。似乎不这样上语文课,你就落伍了,你就背离了新课改的理念。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改不是回避教师教的主体性,而是要教师转变理念和角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帮助学生“学得方法,形成习惯,从而将自己的语文阅读活动由自发变成自觉。”这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是不要教,而是要勇于教、善于教。面对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的中职生,教师更要发挥教的主体性。

一、教师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建构教材”上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之一。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明白:要找到一套完全适合所有学生的教材是不可能的。因而新课改把我们从“教材”的桎梏中解救下来,告诉我们面对教材,应秉持“依靠但不依赖,尊重而不倚重”的理念,对教材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在教材建设中有所作为。

当需要用普高的教材给中职生上课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教材唯我、唯学生所用。面对必修2第三单元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我把略读课《游褒禅山记》作为重点课来上。尽管《兰亭集序》《赤壁赋》文辞优美、寓意深远,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所爱,也是高考的重点。考虑到中职生文言文阅读的实际水平以及教材的难易度——同是议论部分,《兰亭集序》《赤壁赋》对人生、生死都作了深刻的阐述,但语言较为玄虚;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比较平实,学生更易于读懂,王安石强调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对学生起到励志的作用。像《离骚》这样的名篇,只能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屈原》,再从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入手,给学生讲述屈原为了复兴楚国走上了一条坎坷曲折的爱国忠君之路。至于课文(节选)内容,只要求学生背诵“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名句,其他不作过多讲解(太难了),重在让学生了解屈原为追求理想而义无反顾的伟大。

因此,语文教师应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在“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上发挥应有的主体性。

二、教师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创设情境”上

情境认知论认为所有知识都和语言一样,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索引。对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生来说,更应该把教学融入情境中,以调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当学生读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时,一定会惊讶于语言的强大威力,自然而然就会对烛之武佩服得五体投地,进而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凭三寸之舌就击退强大的敌兵。同样,当你听着《洪湖水浪打浪》这柔美、悠扬的歌声时,你是否也会随着优美的乐曲而置身于那一片银白世界,弥望的是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和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你能忍心将这一和平宁静的画面与战争的硝烟联系起来吗?这就是对战争题材的非战争化处理的艺术表现手法,《荷花淀》的教学难点在此就有所暗示。《孔子拜师》的视频生动直观再现了孔子不远千里拜师的过程,看后让学生反思:学识渊博的孔子尚要拜老子等人为师,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等道理,《劝学》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课堂上成功的情境创设,可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任何一位老师都要重视并精心设计情境。

三、教师的主体性应体现在“深入探究”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中职生毕业即就业,面对复杂的社会,学生要有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而探究性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中职生多数学习比较被动,他们少有主动质疑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他们去深入探究,特别是在他们已触及问题却没能深入探究时。

学习《我与地坛》的关键是弄清楚“我与地坛的关系”。师问:我与地坛有何共性?明确:我是一位残疾的青年,地坛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园。还有呢?学生答不上。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就略显肤浅。于是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3、5、7段中有关描写地坛的语句,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握到地坛的实质——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又给我怎样的启 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时的我已从一位一心求死的青年成熟为一位敢于直面人生、乐观坚强的青年,这一心路历程的变化是地坛里的那些鲜活生命和不朽的精神内核带给他的。所以我与地坛的真正共性是:我是一位残疾并不颓废的青年,地坛是一座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

这种有效的引导既教会了学生怎样走进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教师的主体性应体现在“拓展延伸”上

课堂教学拓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与外部相关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是将课文知识向纵深延伸,把课堂引向更为广阔的现实社会,旨在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以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实现“大语文”观。拓展延伸是学生能力的延伸,也是语文学科性质的体现。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向人们指明了选择职业的方向——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也正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可多数的学生认为“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工作只有像马克思那样的伟人才能做到,我们常人是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在“课堂拓展”环节上,就让学生讨论——“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工作是马克思们的专利吗?其实学生是被“为了人类的幸福”骇住了,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弄清它在现实的含义,即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因此,作为一名中职生,完全可以实现“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工作,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技之长,立足本职工作,在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一目标切实可行,就和学生一起学习“最美洗脚妹”刘丽的事迹。回顾她一路走来的道路,就是不把“洗脚妹”的工作看作低人一等,不怕吃苦受累,用心把这个工作做好,用心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才让她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是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刘丽做到了,郭明义也做到了……我们身边无数的小人物都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这样,深奥的人生哲理就化为具体感人的生活故事。

教师在拓展过程中要把握好角度,避免脱离文本和学生实际。让有效的拓展既服务于文本,又反哺文本。

总之,当学生积累有限,或准备不足,还在无话可说的状态(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时,“回避教师的主体性,等于放弃了教师的职责;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在于提升教师职业主体性的自重和自主”。特别是“在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训练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式主讲,值得大力提倡”。因此,在强调学生学的主体性时,不要忽视我们教的主体性,尤其是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试教通讯(语文专辑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4).

[4]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主体性语文教学中职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