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琪+刘海龙
[摘 要]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我国教育哲学界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思潮萌芽。这种教育观是以批判性的态度来对现代主义知识观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问题,构建出一种后现代方式的知识管理,这给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教育管理;高校
一、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我们要理解后现代主义,那么就要从现代出发,历史学家通常将15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一些列的改革作为现代的开端,这三场运动也通常被称为西方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三部曲。
1、后现代主义的孕育与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晚期的各种矛盾以及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成为风靡欧美的一种文化思潮。根据美国学者贝斯特的考证,在180年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画家查普曼就以“后现代绘画”一词来代指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和前卫绘画作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60、70年代,在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人文科学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到了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全球性灾难,使得人们也开始思考理性的脆弱,甚至开始怀疑理性的权威。人文危机和科学怀疑导致关于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和危机开始在各个菱悦出现,此阶段的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文化现象的一种批判。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繁荣
随着后现代主义观点的迅速发展和深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欧美批评界开始了一系列大讨论,从此,“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处在这一时期的后现代主义充斥着各菱悦各学者的不同观点和争论,同时也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从简单的背离和批判现代性的文学主义倾向转到从理论上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带来的危机和衰落而进行纠偏的倾向,这一倾向的产生是以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衰落,以现象学,新解释学,分析哲学以及解构哲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后现代思想舞台的。
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意义
1、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是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性,认为教育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标准中得到暗示,它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们寻求的是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因此,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以此由引起的教育组织结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会具有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性质。
2、重视“自主性,创造性”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实践过程中成员的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分权并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重视分权冰球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把教育组织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于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观主张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想象,引导他们主动地批判分析与自行建构。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描绘了在教育管理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终极真理。
3、促进教育管理的“正义和平等”
后现代主义宣告了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神话的破灭,教育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正义和平等,以便教育组织中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发挥主体性,教育组织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教育管理知识不是实证的而是情景和价值的。
4、倡导教育管理方法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更加重视民主对话,合理授权,文本结构,意义重建,非线性变革等交往方式解决所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它所倡导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远的,多样化,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对话的基础是理解,通过这样的理解过程,在教育管理实施中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与充分信任。这种教育管理机制打破了原有的工具化的操纵,控制式的实施过程与机制,使学生作为参与的主题投入到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中去,从而实现多种视角的碰撞,多种视界的融合。
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对后现代主义的借鉴
1、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传统的高等教育结构比较单一,倾向于英才式的教育,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无视学生的能力,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遵循差异性管理的原则,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个体并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适合社会需要过程中,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各阶段发掘学生的潜能,另外,后现代主义强调从遗传基因的差异性的角度管理,重视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可能表现出的不同方面,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把个体间的差异可以成为优势,这为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一种可观的资源。
2、构建新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后现代主义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的教育思想,学生的丰富性,多元性,立体型因而凸显出来,强调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天生独特的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重要的目标去探寻追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竞争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规划人生,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
3、推崇新型的教育管理师生关系
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正义和平等”,强调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没有权威,不存在压抑,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管理者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示范者,教育管理的模式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和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后现代主义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心放在分权和授权,合作,交流,对话,个体的差异与平等,男女平等,种族的文化差异等方面。
4、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的“多元化”。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这说明,教育管理理论从单一走向多远;同时多远的教育管理理论又是整合的,具有共同的精神,如强调组织,权力,知识的发展性和多样化,强调对话,理解,交流,解释等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强调管理民主化,分权,公正,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价值和创造等。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M].外国哲学,2001,(7).
[2]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M].改革与开放.2010
[3]赵帝.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影响[M].东京文学.2011
[4]柳虎.大学教育管理对于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意义[M].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
[5]季爱民.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2004
[6]洪柳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
[7]王莉娟.大学生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探.[J].世纪桥,2011(7)
[8]刘志强,山杉.浅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分层次管理和教育.[J].管理学家,2010
作者简介:王诗琪,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刘海龙,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