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刘秀丹
[摘 要]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效仿日本到改学美国,学制几变,以至全国上下广设大学,纷繁杂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整顿,推行大学区制,掀起了一股高校的国立化潮流。各省高校纷纷合并,力争国立。本文力图从高校的历次学制改革入手,探寻民国时期高校国立化潮流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学制改革;国立化;大学热
一、历次学制改革与大学热的出现
清末,在张之洞等人“我取经径于东洋,力省效速”思想的影响下,教育改革师法于日本。1903年所颁布的“癸卯学制”几乎是照搬日本学制系统,其中高等教育体制也不例外。1912年,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在“癸卯学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继而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这个新学制仍然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订的,高等学校以专科学校和师范院校为主。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留日学生担任着教育界的重要职位,他们在知识界和教育界影响甚大。
“五四”时期,中国第一批由“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开始学成归国,并在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的思潮。对教育的取法重心也开始从日本转向美国。这一转变直接促成了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模版的“壬戌学制”的诞生。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在高等教育方面仿照美国,放宽了设置大学的限制,规定“大学校设数科或一科,均可。其单设一科者称某科大学。专门学校如提高程度,改收高级中学毕业生,其修业年限定为四年以上者,得改为单科大学”。(1)在1922年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以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为多,近代大学较少,分科大学仅八所。“新学制”颁布后,各省遍设大学,“国立大学既有增加,私立大学也增加了不少,而各省有各设一省大学的趋势”。同时,还引起了“专门学校的升格运动”。(2)“一时大学之发达,有如经济兴旺时期之股份公司,对于需要及应付需要之最良方法,少有顾及”。当时,有人戏称这一时期为“大学热时期”。这固然使得学校的数量增加较快,但教学质量并无多大提高,不少学校内部组织管理混乱,师资缺泛等种种弊病。三十年代初来华的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曾专门指出:“大学发达之速度,超过其组织,无稳定基础之大学,遂相继以起,因而高等教育所必要之经费,及合格教师之供给,均感不足”。(3)
国内教育界对这一弊端也有认识,全国教育联合会于1924年专门通过议案,指出:“近年以来,公私立大学之分创设,不下数十余处,其中名与实符者固属不少,而设备简陋,宗旨乖异者为数实多。若不切实限制,严格考核,妨碍教育前途,贻害青年学子,实匪浅鲜”。(4)北洋政府虽然采取了一起措施,但效果不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也未注意到这一问题,反而又在武昌、浙江、湖南、南京、河南、兰州、安徽、广西等地设立众多“中山大学”,而各省省立、私立大学也相争改组筹办。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史上最活动、最复杂的一个短时期,比前清光绪二十八年和民国十二年两次的大学运动还要热闹”。(5)
二、大学区制的推行与高校的国立化潮流
为了改变高等教育界的这种混乱状况,教育部于1929年7月,颁布《大学组织法》,着手整理大学教育。《组织法》取消了单科大学的设置,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者,始得称大学。不合上项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6)令出即行,教育部随即就开始对各地国立、省立、私立大学进行裁并重组。经过数年的努力,教育部陆续裁减合并了一批高等院校。这又使得那些“不甘以独立学院自终的”的高等院校都集合起来,“取得大学称号”。(7)在这过程中,很多高等学校因此由省立改为国立。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推行的大学区制也直接推进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国立化进程。1927年,蔡元培鉴于教育行政经常横遭政府干涉,建议仿效法国教育制度,改用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即在中央设立大学院,以代替教育部;在地方实行大学区制,废止各省教育厅,以各省国立大学为教育行政机关,大学校长总理区内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宜。1927年6月大学区制先在浙江省、江苏省、北平市三地试行。1929年宣告失败。虽只试行两年,但在试行区内整理合并了一批高等院校,建立了一批国立大学。在其他省份,各高校也跃跃欲试,准备重组合并,成立国立大学。
大学区制的试行和《大学组织法》的颁布,使全国各省掀起了一股高校国立化的潮流。
1926年7月,合并山东省工业、农业、矿业、商业、医学、法政六个专门学校,改建省立山东大学。1929年5月,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岛大学合并为国立青岛大学,不久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27年,浙江省将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和农业专门学校合组而成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翌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8就在当年内,全国有二十余所国立、省立高校合并重组,改建为国立大学;江苏省将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专门学校等江苏境内九所省立大专院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同年五月又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在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北京农、工、医、法政、艺术专科学校等九所国立大专院校合并建立了中华大学,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湖北省将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与湖北省医科、法政、文科大学等五所省立专科校合并组成武昌第二中山大学,翌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91928年,交通部直属的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合并为国立交通大学。(10)
以上所列尚非完全统计,当时国立化之浪潮势头凶猛,也不难举一隅而知三了。
经过此次的高校合并,大量省立、私立高校转身而成为国立。资源的整合直接提升了高校的教育效能。当时,执教于中央大学的郭廷以曾对此时高等教育评论:“一九三七年前五年,可以说是民国以来教育学术的黄金时代。”(11)不幸的是,抗战爆发,这一“黄金时代”被迫中断。
参考文献:
(1)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97页。
(2)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第268、279页。
(3)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12月第1版影印,第159页。
(4)《请教育部严定大学设立标准》,《教育杂志》,第16卷,第12号,1924年12月20日。
(5)何炳松:《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大学教育》,蔡元培等:《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第122页,转引至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6)《大学组织法》,《国民政府公报》,第227号,1929年7月27日,第1页。
(7)任叔永:《国立大学的合理化问题》,《独立评论》,第158号,北平,1937年7月7日,第4页。
(8)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篇,教育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33、38、51页。
(9)高启圭:《校名之演变与大事纪略》,《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第23-24页,转引自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87页。
(10)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1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36年,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