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建设思考★

2014-11-09 12:14胡中献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住宅区高层绿化

胡中献 黄 威

(郑州市环境艺术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52)

0 引言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以及人类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挑剔,生态景观设计成为了现在住宅区规划和设计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高层住宅建筑在解决城市用地矛盾的背景下产生,在城市房地产行业中越来越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与传统的低层或多层住宅建筑相比较,高层住宅区的景观建设因为其建筑和空间的巨大差异性,其景观设计就会有其自身的结合点和设计方法[1]。生态、宜居的室外景观怎样同高层居住空间合理的结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高层住宅区景观特点分析

1.1 城市生态住宅区发展现状

城市住宅区生态研究在欧美国家及我国也已经有了一定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国外,关于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研究,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都已经有了设计的现实案例[2]。如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其健全的雨水收集设施、高覆盖的太阳能发电设施,这些大众应用显示了西方住宅区的生态建设的积极而显著的效果。

以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城市住宅区的生态建设属于快速起步并发展的时期,其建设比例显著提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地区。国内建立了一些生态住宅区,甚至是生态城市,如中新天津生态城、苏州西部生态城等。但在普遍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其生态景观的理解出现了一些误区和形式主义,认为居住空间内设计有草坪或水池等就是生态景观;废弃物处理方式比较传统,管理方法比较粗放,比如固体垃圾大都选择集中填埋,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管理多见形式;生活污水不经过内部处理利用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虽然这些现象还很多见,但随着城市的改造更新与新城扩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城市住宅区发展成为一个从外在设计到内在运作生态一体化的人类社区。

1.2 高层住宅区出现的景观问题

1.2.1 容积率偏高

居住地块的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FAR)反映了该块土地有限范围内的建筑开发强度,其数值的高低与本身的建筑类型和周边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代表了一种相对概念。由于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口越来越多,导致居住场所供应短缺或房价上涨,从而使得居住建筑不得不向上发展,即提高土地容积率来解决现有状况[3]。但是容积率不是越高越好,居住场所对其的合理区间有自身的控制范围,有关研究表明,最理想的高层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土地容积率是控制在2.5~3.5之间,并且现在国家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容积率都应该控制在3.5以内。而目前我国高层住宅区的容积率普遍都高于3.5(见表1),巨大的开发量带来了住宅区的环境品质下降、交通拥挤、空间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表1 建筑类别和容积率的关系

1.2.2 建筑外观雷同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人口进城不断增多,城市地价不断攀高,国内的高层住宅区处在大量建设的阶段,用来解决现阶段城市内人口多而土地资源少导致的住房相对供应紧张局面。从而住宅建筑大量喷涌,用速度技术来解决数量问题,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早期,外观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甚至建筑图纸重复利用,外观造型更是粗略对待,以至于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及色彩单一雷同。导致了建筑空间的识别性降低,进而影响了生活其中人们的生活归属感与认同感。

1.2.3 光照问题

光照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组成部分,而高层住宅区建筑因其高大体量对户外阳光产生遮挡,成为其住宅区内影响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层居住场所内,建筑高度通常达到80 m~90 m,太阳光在建筑外部环境中导致巨大的阴影面积,甚至会对周围居民建筑造成日照影响,并对植物生长和居民日常户外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其面积大小与建筑体量成正比。例如休闲散步的老人、打闹嬉戏的儿童、久坐床前的病人等都对阳光有迫切的需要。没有阳光的空间场所,特别是在冬日,人们不愿长久停留。因此,住宅区,特别是高层住宅区,其外部空间要想充满生命活力和吸引力,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日照的充足。

1.2.4 风环境影响

在我国高层住宅区的快速发展的时候,空间内的风环境影响也越来越突出[4]。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出现,引起了明显的再生风环境和二次风环境,并危害城市环境。在当今城市建设中,近低风的形成产生一方面受建筑本身的造型、大小和建筑布局(像建筑开口、回廊通道等)的影响,一方面受周边建筑景观的相对位置、造型和周边地形的影响。伴随建筑高度的增加、布局的紧密,贴近地面的大气对建筑周边的环境有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另外,假如因高层建筑的阻碍而导致空气不能流动,常常会造成通风效果差、空气浑浊、空间不能有效散热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会间接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作用。

1.2.5 场所领域感削弱

在高层住宅区景观设计时,在保证通风顺畅、日照充足的情况下,高层建筑不可能和低层或多层建筑类型一样非常容易地分隔空间,或者利用建筑群体围合空间,常常导致外部空间景观松散分布,使得高层住宅区形成大面积的功能不明确的开放空间,空间缺乏认同感,即空间的领域感大大削弱。即使出现高层建筑空间的积极围合,也不能产生具有亲切的人体尺度。高层住宅区室内外环境的交换过渡空间仅仅靠狭窄的电梯通道,虽然为所有人使用,但公共性与私密性模糊混杂,很难产生归宿感。

1.2.6 传统文化缺失

高层住宅区景观在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受到自身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形成。现在越来越浮躁的房地产商业炒作,在环境景观设计上以西方景观为推崇,打造异域风情品牌,忽略本土传统景观文化,形成了许多住宅区环境混乱无章的居住景观,与当地城市的乡土景观无法统一,产生了不土不洋的生活空间场所,让人啼笑。这些照搬的景观最终无法融入地方文化,被淘汰被遗弃,造成了资源和经济的浪费。

1.2.7 绿化意识局限

在居住环境建设的时候,一些高层住宅区机械地、片面地提高绿地面积,仅仅认为是住宅区建设的一个任务指标,是生态景观建设的唯一衡量标准,认为高质量的高层建筑环境、良好的高层建筑生态环境、高效的高层居住生态效益仅仅需要提高绿地率就能做到[5]。其中经常见到的设计就是抛开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不管,毫无变化地采用大草坪上栽植景观效果明显的观赏乔木。完全没有理解植物绿化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的真正含义,绿化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多少不能真正代表生态效益,起真正决定作用的是绿化空间结构的层次、绿地种类的选择和绿化材料的挑选。

2 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设计对策

2.1 生态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高层住宅区其主要的功能跟一般低层、多层住宅区一样,是为了提供人类居住、交往等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所以高层住宅区的总体规划布局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为人们的生活、交往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空间。全面的生态思想不是只要求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而是还要求创造人与人和谐生活的景观环境[6]。所以,高层住宅区的生态景观不仅仅注重和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是要求存在一个多功能混合的“生态居住区”。构成的要素包括工作、教育、商业、娱乐、绿化等,甚至还要考虑农业,通过一个复杂的综合,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用途的生态的综合居住区。一方面,自然条件与人文传统的结合,即高层住宅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建筑位置的摆放要在分析和整理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等)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和具体结合,营造优美的居住景观和宜人的邻里交往空间;另一方面,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的结合,即通过建筑群体、公共空间等基本结构单元的生态系统结构的交错和重叠,即使一个空间相对较小的范围,也能为小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户外活动空间,营造出具备多样性的健康的人居环境。

2.2 生态景观设计基本手法

2.2.1 营造生态性的绿化景观

现代城市内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不仅需要提高城市绿色空间的所占比例和人均绿地面积,而且要形成为现代人类服务并能被人们接受的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环境,具体表现为依据人类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仿造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建成的人居环境,它不仅仅简单的认为是“绿色空间”,其外部生活空间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区的绿地空间是整个生态性空间的核心部分,在景观设计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绿化的层次从单一平面到综合立体发展以最终形成多层次、集中化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层住宅区将其屋顶空间建设成为屋顶花园或者绿地,可以改变原来单一效果的地面绿地景观,增加屋顶绿化就能够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绿化,构架丰富的生态体系。高层的绿地空间的使用会比一般的地面绿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2)衡量绿地多少的规模指标评价(人均绿地面积)对住宅区的绿化指标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绿地多方面的适应能力也很值得注意,就是要求绿地要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性的不同需求来营造出不完全相同的绿化生活环境。

3)绿化景观的艺术内涵和意境表达也受到了高层住宅区居民的重视。人们在享受绿化景观的时候,不仅要在视觉上、嗅觉上等生理上产生美的感受,而且还希望在欣赏景观的时候能得到内心的熏陶和文化的慰藉。

2.2.2 营造生态性的亲和景观

亲和景观是指能够亲切融入并使人们容易接受的人居环境,这种生态景观也一直受到现代城市居民的关注。为了鼓励小区内人们的活动交往,避免高层住宅区日益冷漠的居民交往和人际关系,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环境要重视此类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其景观的优越性来改善这一矛盾。例如在小区人员密集活动的地方,除了设置老人和儿童的专属活动空间外,还可以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及公共景观,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优美的交往活动空间和观赏环境;在小区公共服务建筑底层的主要出入口或居住建筑的底层进出门口等人流交叉口的附近设置开敞空间或半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可以停留休息的空间景观,也为大家交流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场所。

2.2.3 营造生态性的核心景观

高层住宅区内的人口密度高、功能复杂以及用地紧张,其核心景观功能也最为复杂,需要满足绿化、交往、聚会、停车活动的多类型功能。因此,高层住宅区的生态景观中核心景观的建设极为重要,它是服务于整个高层住宅区,特别是公共空间景观部分,用来整体把握和控制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的规划格局。而其对核心景观的地理位置不是固定布置,并非都是地块的中心位置,而是根据住宅区的人口密度而合理设计,以便为周边各个位置方向的居民服务。核心景观位置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多紧邻开放空间,这种的组合形式能够极大的丰富空间景观功能,带来最完善的景观效果。

2.2.4 营造生态性的认知景观

人类对景观空间的认知与成像是大脑视觉系统中一项复杂的工作。高层住宅区内的生态景观如果能够得到人们的视觉认可,形成特殊的认知景观,不仅可以营造特色的生态景观,而且有利于创造居民居住空间的归属感。高层住宅区内的建筑形体大、设计多样,所以该类型住宅区可以形成景观变化丰富、建筑高低起伏的天际线。通过建筑层数的变化和景观的灵活布局,营造出景观的焦点,形成不同层次的多重认知景观。例如,当高层住宅区的建筑采取高层、多层混合布局的方式时,如果将高层建筑放置在地块入口或边缘,建筑景观可以起到标志与分割效果,形成连续街道景观的同时也阻隔外界的不良影响,起到降低噪声、分割空间等效果。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向前推进,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特别是大型城市,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关于指导住宅区景观设计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经脱离了绿地、广场和小品三种形式组合的传统住宅区建设模式,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体系,使住宅区景观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突破:从机械的景观设计要素组合和配比向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设计思想转变,从只重视住宅区绿地指标向强调住宅区整体环境的生态效益转变,从设计只注重单一功能性向全方面服务人与自然的需求转变。研究高层住宅区未来景观的发展趋势,其景观的设计肯定会越来越注重生态效益,所以高层住宅区景观设计应该转换为生态景观设计思想。

[1]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2001(11):33-38.

[2]吴冬蕾.国内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姜梦菲.高密度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健康环境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叶子君.建筑风环境和高层住宅与小区风环境设计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05.

[5]朱小芳.从生态景观的角度看城市立体绿化的新形式[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0.

[6]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住宅区高层绿化
马来西亚捕获闯进住宅区的一头巨型鳄长约5米重约800公斤
高层动态
无限追踪⑧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住宅区景观设计及施工的品质管理思考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