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亚川,东 方
(北京市隆福医院内科,北京,100010)
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临床常见,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状态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1]。目前治疗手段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存在副作用多,安全性小,停药后易反复的缺点。本研究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调脂汤治疗,观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和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遏型及气滞血淤;年龄>60岁。排除标准:近l年内有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大心血管事件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肾病综合征、肝胆疾病、胰腺炎及药物因素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者;近2周接受影响血压及血脂的药物或治疗措施的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未能完成全部治疗的患者。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符合上述标准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35例,其中男80例,女55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1±5.3)岁;按中医辨证分型,痰浊阻遏型70例,气滞血淤型65例。按治疗意向分为2组,A组64例,B组7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医辨证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患者单纯接受西药治疗,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卡托普利、硝苯地平、氢氯噻嗪,降脂药物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其中卡托普利口服12.5mg/次,3次/d,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 mg/次;硝苯地平5~10 mg/次,3次/d;氢氯噻嗪25~100 mg/d,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阿托伐他汀10~20 mg/d,晚餐时服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10 mg/d,晚餐时服用,若需调整剂量则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为40 mg/d。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调脂汤治疗。痰浊阻遏型患者给予半夏、车前子各10 g,白术、泽泻、菖蒲各12 g,钩藤、天麻15 g,白蒺藜、瓜蒌皮、丹参30 g,依病情酌情增减剂量。气滞血淤型患者给予桔梗10 g,当归、泽兰、牛膝、郁金、车前子12 g,生蒲黄、杜仲、黄芪15 g,丹参、益母草、白蒺藜30 g,依病情酌情增减剂量。均用水煎服,早晚2次。2组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2周停用降压、降脂类药物,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清晨空腹检查,检查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EGG等。嘱患者治疗期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健康作息。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压改善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A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43.75%),有效26例(40.63%),无效10例(15.63%),总有效率为84.38%。B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49.30%),有效30例(42.25%),无效6例(8.45%),总有效率为91.55%。2组血压改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前2组患者的SBP、DBP值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 B组患者SBP、DBP值均显著低于A组(P <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mmHg
治疗前2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 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 P<0.01);治疗后,B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HDL-C 水平显著高于 A 组(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 mmHg
A组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52例,B组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53例。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B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5或 P <0.01)。
表3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 mPa/s
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A组见2例胃肠道反应,2例有口干、头痛感;B组见1例胃肠道反应,3例头痛。均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未停药。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已有报道多个发病机制及基因学研究结果均证实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中有着显著的脂质代谢异常的现象[5-8],且血脂升高,常伴随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现象。依据中医理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位均在肝、脾、肾,病因为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异常,情志抑郁,劳逸过度,年老体衰等,病机均为肝失疏泄,肾气不足,脾失健运,痰瘀阻滞等,均可从肝、脾、肾论治[9]。故在治疗上主张中西医结合同时控制这2种疾病,在西药发挥迅速起效的优势的同时,中医发挥个体化、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2种途径优势互补,同时改善多个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老年患者心脏、血管、肾脏、脑等多个靶器官的损伤,为患者在争取更长的生存期的同时能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遏型、气滞血淤型。痰浊阻遏型,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患者主症为体胖、头重如蒙、肢体沉重、胸闷、恶心、肌肤麻木、倦怠、多梦、舌淡、苔白腻、脉弦滑[10]。本组方剂由半夏、车前子、白术、泽泻、菖蒲、钩藤、天麻、白蒺藜、瓜蒌皮、丹参组成。久服可达平肝化痰、和胃降浊之效。气滞血淤型,瘀血内生,涩滞血脉,气滞血瘀,患者主症为头痛日久、头晕阵作、胸肋胀闷、心前区痛、脉细涩、脉沉涩。本组方剂由桔梗、当归、泽兰、牛膝、郁金、车前子、生蒲黄、杜仲、黄芪、丹参、益母草、白蒺藜组成。久服可达活血化瘀,佐以潜镇肝阳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11-13]发现天麻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的作用;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防止脂质的沉积和滞留,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丹参可阻止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吸收;白蒺藜具有改善心血管循环,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半夏、瓜蒌可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益母草、钩藤可扩张血管;杜仲可利尿;当归具有钙拮抗的作用;牛膝有降压、消炎、镇痛、消肿的作用。本研究中B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这与熊原[14]、王金凤[15]等人报道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一致。治疗后B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证实加用中药方剂,对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的帮助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16-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在西医辨病论治的同时,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重视整体调理的重要性,可同时达到起效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减少总心血管病危害,从而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吴寿岭,张颖,阮春雨,等.代谢综合征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97.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胡万华,陈克龙,支英豪,等.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4):250.
[5]刘爱萍,李立明,曹卫华,等.脂蛋白脂酶 S447X及HindⅢ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关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22(2):151.
[6]Schroeder E B,Hanratty R,Beaty B L,et al.Simultaneous control of diabetes mellitus,hypertension,and hyperlipidemia in 2 health systems[J].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2012,5(5):645.
[7]Allen N B,Diez-Roux A,Liu K,et al.Associ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 shortage area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evalence,awareness,and control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MESA)[J].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2011,4(5):565.
[8]Lee M Y,Lin K D,Hsiao P J,et al.The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liver,colon,lung,and prostate cancer is independent of 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and gout in Taiwanese patients[J].Metabolism,2012,61(2):242.
[9]杨永和,刘冬梅,徐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脂代谢紊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313.
[10]王超.老年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及临床经验总结[D].第四军医大学,2009.
[11]高明军.齐波厄贝沙坦及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2.
[12]刘欢,钟健,何洪波,等.原发性高血压24h尿钠与微量白蛋白尿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4):387.
[13]陈三峰.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痛风患者血清脂联素及hs-CRP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07.
[14]熊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6,27(10):751.
[15]王金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98例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2,20(5):16.
[16]黄珮,季红.原发性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2):1688.
[17]余常辉,陈燕,李婷,等.烟熏联合脂多糖气管内滴注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慢性肺阻塞模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9):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