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梅,陶庆春,齐宏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9)
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广泛存在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等部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及泛耐药菌株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国内也有多所医院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病死率高达40%[1],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挑战。本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法,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对耐药菌的作用效果。
标本来自本院临床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敏感性遵照CLSI M100-S20执行,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株(菌株患者信息:男,85岁,老年病科,病案号26495,药敏结果对所选抗生素全部耐药)。
M-H肉汤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英国OXOID公司),双黄连粉针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2∶1,辉瑞制药),质控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药敏纸片(英国OXOID公司)。
ESCO生物安全柜(型号AC2-3S1)﹑BD公司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型号Phoenix100)、电热恒温培养箱,1000μL、200μL微量加样器各1个。
1.4.1 试验菌液配制:取分纯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落用5 mL生理盐水配制成0.5麦氏比浊菌液再用MH肉汤稀释10倍备用,稀释后的菌液应15 min内尽快接种。
1.4.2 配制方法: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头孢哌酮/舒巴坦肉汤加入试管,每管1 mL,然后每管加入上述配制试验菌液50 L,使最终接种量为5×105CFU/mL;同时做空白和阳性对照,37℃培养24h,观察结果,确定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单独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
1.4.3 配制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头孢哌酮/舒巴坦肉汤各0.5 mL加入试管,微量加样器加入上述配制试验菌液50 L,使最终接种量为5×105CFU/mL;同时做空白和阳性对照,37℃培养24h,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作用效果。
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 mg/mL(见表1);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为256 g/mL(见表2);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双黄连浓度7.5 mg/mL时,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浓度64 g/mL可抑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双黄连浓度10 mg/mL时,则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浓度32 g/mL即可抑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与单用双黄连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增强了单独用药的抑菌效果。见表3。
表1 双黄连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
表2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
表3 双黄连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细菌生长抑制情况表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极为复杂,耐药克隆菌株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2-4],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近些年来中药以其低残留、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双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关研究[5-7]证实,黄芩、连翘等中药以及双黄连粉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但是,目前中药仍很少被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药对细菌抑菌作用比常用抗生素要低得多[8]。从表1、表2可看出,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IC为20 mg/mL、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为256 g/mL,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抑菌效果,但不如抗生素明显。很多研究[9]表明,某些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因此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李仲昆等[10]将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噻肟合用,比单用头孢噻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度提高2~8倍,夏美玲等[11]将黄芩、金银花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比单用阿奇霉素抑菌效果显著增强。本试验结果表明: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表3可看出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双黄连浓度7.5 mg/mL时,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浓度64 g/mL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比单独使用双黄连的MIC 20 mg/mL和头孢哌酮/舒巴坦MIC256 g/mL都低;双黄连浓度10 mg/mL时,再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浓度32μg/mL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比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浓度降低了8倍。试验表明: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的抑菌效果大大增强,其抑菌机制有可能与干扰细菌某个组分合成、抑制细菌的外排泵等[12]因素有关,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汪复,朱德姝,胡付品,等.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
[2]王辉,郭萍,孙宏莉,等.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泛耐药的分子机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2):1062.
[3]李丹鹤,马瑞芝.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79.
[4]朱德姝,张婴元,汪复,等.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6):401.
[5]王育红,李凤学.24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临床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J].江苏中医药,2006,27(4):52.
[6]于震,王军,周红艳,等.双黄连粉针剂抑菌、清热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0,13(2):28.
[7]蔡长春,李景苏.中西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理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66.
[8]GeorgeT,FrankR.Mutidrug Pump Inhibitors Uncover Remarkable Activity of Plant Antimicrobials[J].Antimicrobial Agent and Chemotherapy,2002,46(10):3133.
[9]曹翠萍,宁海强,位朋,等.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1):217.
[10]李仲昆,林杉,李海蜀,等.双黄连粉针与4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研究[J].中成药,1999,21(3):137.
[11]夏美玲,冯海英,刘野,等.中西药联合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0):100.
[12]黄瑞玉,穆小萍,柏彩英,等.连翘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adeB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2):111.